这本书如果以风格来区分,将与《解忧杂货铺》归为一档,字里行间皆流淌着温情。虽然评分上来看,解忧更受世人喜欢,但就两者而言,我更偏爱时生。
《解忧》关乎世情冷暖,作者站在了更高的层面,用文字描述世间的温情;而《时生》关乎个体命运,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的人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生老病死的意义。
简单地说,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得了不治之症的少年时生,在生命弥留之际,穿越到了过去,去寻找年仅23岁的父亲,并唤起了父亲对生命的敬畏。同时,也用自己在异时空的言行,回答了母亲在病床上的那个问题:
“真想问问孩子:到世上走一回是什么感觉?他感到幸福吗?他恨不恨我们将他带到人间?”
母亲之所以会有这番疑惑与自责,是因为在时生出生前,便已经有很高的患病几率。母亲患有格雷伐里综合征,属于家族遗传,若是这条有病的基因传给了女儿倒不至死,但若传给了儿子,就必定在少年时因身体机能的逐渐衰竭而死亡。
投射到现实中,很多患有概率性遗传疾病的人,都会在是否要孩子上纠结,因为这不仅仅是赌博拼概率,而是关乎了孩子的人生。也正因如此,很多准妈妈会选择忍痛割舍,不愿让孩子来人世遭受折磨。
记得《朗读者》栏目里曾出现过一对夫妻,妻子赖敏患有遗传疾病,且已怀有4月身孕,孩子患上“企鹅病”的概率是50%。她在节目上明确表示,如果宝宝健康就一定会生下来,如果不幸也得上这种病,那也只能认命了。
最后,她的乐观与坚强还是感动不了上天,她仅仅当了几个月的母亲,就与腹中孩子永别了。引产时,她一定也很想问问孩子,没经过他的同意就剥夺了他出生的权利,他会不会因此恨自己呢?
很显然,赖敏得不到孩子的回答,正如文中的丽子永远也听不到时生的回应一样,她们与孩子的联系,在一方生命结束的那一刻起,就彻底断开了。虽然丽子听不见时生的回答,但千万读者都替她见证了时生的回应,他感激母亲,17年前顶住了压力,让自己有幸来人间走了一趟,感受了一回这个世界片刻的美好。
如果要论命运不公,相信时生绝对是不被上苍眷顾的那一个,他是被死神从腹中拖出的孩子。相比于时生的境遇,那些生来就拥有健康的器官,成长之路虽然艰苦但也有家人护着的人,有什么资格去抱怨父母的无能,去将人生的无为归咎于家庭的贫寒啊。
要知道,能活在这个世上,就是最大的幸运。我们现在度过的每一秒,是某些人一辈子都不曾拥有的。
只有即将经历死亡的人,才懂得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事。而时生穿越到过去,也正是为了改变父亲年轻时的错误观念,帮他从怨天尤人中走出来,正视自己的生命,感恩那位将自己带来人生的孤苦老人。
拓实在遇到时生之前,总是对被生母当成猫狗一样随意送人的做法耿耿于怀,进而将遇到的所有不顺,都归咎于出生的环境不好,怪父母给自己发了一副烂牌。
在时生两个月的陪伴劝说下,拓实渐渐对生命怀有敬畏,尤其当他得知,自己被送人的缘由时,更是涌出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五味陈杂,不得不感叹,或许母亲给自己发的牌,已经是她所能给出的最好的一副了。
心上人因为双脚残疾而命丧火场,自己营养不良无法产奶,而家里更是穷得没法给孩子买营养品,加之世人对未成年少女未婚先孕的种种歧视。这些所有的不幸聚成了一座大山,无情地压在了这个少女身上,尽管她想死守着孩子,但无疑这座山会将她和孩子都压死。
将孩子送人,是一个无助的女孩,所能想到的唯一出路,也是一个母亲,所要遭受的最痛的选择。
从时生到拓实,他们作为两代人的孩子,都在最后对生命回以敬意,对那个将自己带来人世的人,心怀感激。这也是东野圭吾写这部小说的目的,他不知道孩子在父母问及“作为我们的孩子,你觉得高兴吗?”时会有怎样的回应,但他用这部作品表达了自己所期待的回答。
这部小说真的是看着看着笑了,然后笑着笑着就哭了。父子俩以相仿的年纪,在同一个时空说着各种怪趣的话,画面既有趣又感人。而其中穿插的千鹤与拓实的爱情悲剧,更是令人深思,一个女孩对男孩的守诺底线,究竟在哪儿?是他一无所有,还是他无心进?。?/p>
尽管最后千鹤离开了拓实,但她在最后喊的那句“拓实哥”,真的足以让人心酸。曾经,在面临比拓实优秀上百倍的男人的追求时,她也仅是以“他”来形容,而尽管拓实一无所有,她也愿意幸福地喊他一句“拓实哥”。
有时候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对于一切珍贵的东西,不论时间还是人情,拥有时觉得一切尚早,失去时才发现再怎么拼命也追赶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