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在一首诗中写道: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欧阳修所说的书,是书信的书而非书籍的书。这个我懂的,不劳大家提醒了。今天想借用一下这句诗,来说一下书这个字的被异化。所以,我这里所说的书,是书籍的书而非书信的书。
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成语故事凿壁借光、映雪囊萤,特别是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所描述的“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让我们倍感有书可读的珍贵。
现代社会,有书可读不再是一件难事,但书也变得鱼龙混杂、良莠难分。满世界书真是不少,但许多都是盯着那些脑残和心残量身定制的书,都是为着赚钱、圈钱、骗钱策划出来的书,都是只要卖得出去、不要传得下去的书。反正脑残和心残多得是,一波又一波的纷至沓来、接踵而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商品化和网络化,这两大力量让书急剧异化。可以说,书这个总是与知识和品味携手共行的字样,现在已经被扔进泔水缸里了,散发着各种难闻的味道??碛幸?,这句曾经激励我们发奋读书的成语,现在已经彻底被打翻在地了,而且可能被踏上了无数只脚。
出现这种状况,无论是读书的还是写书的都不该受到什么指责。改变这种状况,靠行政命令和道德说教都是行不通的。说来说去、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社会不够发达,穷人多了些,特别是精神上的穷人多了些。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总体是对的,人的需求总体上是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先填饱肚子、再填充脑子。但是这句话也有值得推敲之处,仓廪实并不一定就能知礼节,衣食足也并不一定就能知荣辱,看看那些土豪们和土豪二代三代们,不正是如此吗?
精神世界的塑造非一日之功,教养和境界这些精神品质不是填饱肚子后就自然而然产生的,需要家庭的小环境、社区的中环境、社会的大环境三管齐下、日积月累,方有可能收到尺寸之功。而贯穿这三个环境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读书、读好书。书是精神食粮,读书是塑造精神世界的不二法门。
可惜的是,现在我们极目远眺,看到的都是渐行渐远渐无书的征兆和趋势,前路漫漫、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