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毕业到现在,一直保持记账,这是我坚持得最久的习惯了。当然我也和许多人一样,想要养成诸如,日记周记,早睡早起,每周锻炼,定期护肤之类的好习惯,不过都在失败中,嗯,是进行时不是完成时,我还会继续尝试的。
说起护肤,突然想到至今我敷面膜的频率还赶不上姨妈的按月到访。刚刚起身把面膜和姨妈巾(当然是崭崭新未用哒)放到了一处,以示提醒~
最耿耿于怀的还是写作习惯的培养。翻看小学毕业时启用的日记本,到现在各种word、印象笔记等电子文档,会发现让我自己都惊讶的“断片”,有时前一页日记和后一页之间竟然时隔一年之久。
因此,这篇文字我不但想总结自己是如何做到坚持记账的,也想将其复制到自己的其他习惯养成上,尤其是写作。
一毕业就不得不向父母要钱,羞愧!
回想起来,这就是我当初开始记账的诱因。毕业虽然不意味着失业,却要麻溜地从学校打包走人。我和室友两人,网上网下搜着房源,跟着中介一顿奔走,最后实在不堪折腾,定下了一套80年代两室老房,月租4200元,押二付二一共16800元。完全超出预计的房价和出租房脏乱差的惨状,加上毕业季的旺盛需求,让我们不断刷新三观、降低要求,还要很快做决定,以防稍满意的房子在去看下一个房的路上就被抢先租走,从最初一人一间房的打算到最后变成,赶紧整租下这套两室再多找朋友一起住或转租次卧分担房租。
签合同交钱,远超我的预算,我只能打电话找爸妈打钱,记得应该是开口要了五千吧,爸爸给我转了一万块钱。
一毕业就啃老,而且我们学校新闻专业大四并没有排课,我已经实习了大半年了也有工资还没月光有积蓄,哎,钱到用时才恨少,都花到哪去了呢?
好像人人都在谈钱,就这样不断记下来了
交完房租,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这套始于2012年7月6日的账本中第一笔支出是网费、路由器,然后油米酱醋……租房生活开始了。
几乎每天都在花钱,觉得贵是经常性体会,身边人、工作上、新闻里,都在谈钱,而且越来越频繁。可以说,环境在不断督促、提醒着我记账。
从自身来看,清楚手里有多少钱,成了我很在意的事,成了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成了在这都市固守的支点之一。大开支、发工资之后,总会促使我打开账本记账。
而要记下最近这一笔账,哪怕之前已经有段时间漏记,为了保证账目余额的正确,我也会尝试回忆补充,至少添上一条账目的大致日期说明抹平金额。这样看,记账本身的连续性要求,帮助我养成了习惯。
有意无意从开始就用了适合自己的方案
2012年
最初目的,我想知道钱花哪了,还有多少。
刚刚搬过一次家,扔了不少东西,搬家费也贵。我选择了用Excel表格记账,开始只有5列:时间、支出、收入、余额(用公式自动计算)、说明。并没有天天都记,也不是每笔都记录,数字只精确到5元,保证账面余额和实际误差在3元以内。那时只有一张银行卡,年底的时候余额过万,我把5000元转存成了定期。
2013年
加了一列“分类”,开始有预算、总结的意识。在同一个Excel文档里另加了一张“总结”表格,从衣食住行等几个分类来每月汇总,但这一项并没有坚持下来。一方面我给自己找了理由和借口:除了必需品囤货、旅游、回家、朋友交往等正当理由我已经很少超预算了。另一方面,之后我也算找到了替代办法,下文再说。
另外,这一年我尝试了余额宝、万能险,开通了股票账户,算是开始投资了。
2014年
我把表格的名称改为了“攒钱”,我的目的变成了攒下更多钱,让钱生钱,支出明细反而成了次要的。
一大变化是增加了“账户”的概念。因为这一年我开了信用卡,多了银行卡,开始投资股票、基金、P2P。我把这些账户随手加在表格的右下方,和原有的记账明细列错开,选中各账户金额这列就能看到Excel自动计算出的总数,再对下余额,看两者是否相等。
这样每次记笔账,我在原有的收支明细之外,还得看这笔钱是从哪个账户出入来修改相应的账户金额,更费事了。而且因为两部分在一张表格的左上和右下,新记账我需要“插入行”,而不是自然使用往下的表格。
我做了几个衡量,1,需要分账户吗?要。2,收支明细,和账户,继续放同一张表吗?是的,我需要每笔账后都保证明细中的余额和各账户总数一致,同张表看更方便。3,不用Excel使用其他工具吗?其实自己公司有一款记账app,是时间轴记录重明细,我体验后发现非常适合自己在旅行类似情况下使用,回来再汇总到表格。但是没有我想要的分账户概念,产品也不往这个方向发展,为了不给竞品舔砖同时也考虑到这类产品的安全稳定性数据可迁移性,我还是觉得用Excel更安心。
14年尾到15年
我做了一些调整,精简记账明细,来解决越记越费事费时的问题。
我发现交通通讯上是一次充值分次消费,所以很自然每月只记一笔明细,比如某时间,100元,交通卡充值(Excel文字可以参照已有的自动补充这点也很方便)。几乎没人会每天去分次记:4元,上班地铁。没啥意义。同样的,我吃了早餐包子、快餐711、外卖、买菜买水果、网购牛奶等分开记也没啥意义。于是,现在我会把一个月日常吃分类的合并记成一笔账,大概每周改下金额就行。其他的分类甚至会刻意削减频率,比如买过一次衣服后,等下个月再买。
这样,基本每个月衣食住行等各分类下只有1、2笔明细,合起来一个月就10来笔账。再在月初加一笔金额为0的明细说明里填上月总结、这月预算,总结的问题也不用另外列表了。
2016年
去年我觉得记账表格用起来已经很顺手了,特别对我这种工薪单身狗来说,工作日每天开电脑用Excel方便,有时候一周三四天都只有吃饭消费,集中改动一次金额就行。也不担心不及时记录忘记,因为基本都用手机支付。在已经养成记账惯性、预算消费控制力的情况下,简单省时成了重点。
没错,时间就是金钱,我另外列了一张购物清单,不同一般只列待买的东西,我列了所有日常会多次购买的东西,并加上了参考价格,待买的标记个不同颜色就行。这张表有效减少了我购物比价、关注各种促销优惠的时间。一般每月我会网购1次,待买物品及价格我都心中有数,没用的优惠一律不关注。
回忆下来,发现我在不断调整以满足自己的真正需求,优化了记账习惯的养成。
明确、细化、降低目标
看来一开始我只想清楚自己的财务状况,如果是想财务自由,估计就会觉得记账没用坚持不下来。
而回想我写作最初的目标,是写一部不少人喜欢的小说。于我而言太难了,现在我需要把目标调整为写完一篇中短篇小说,并每周坚持文字分享。
环境、工具、催化、暗示
目前找到的就是简书,希望自己能在一群热爱文字的人中养成写作的习惯。收获灵感,不断分享。
执行方案
以写小说为目的,进行刻意练习。学习毛姆的《作家笔记》,每天注意记录素材,不止是摘记,更多是观察身边人事的见闻感想写成一个个片断。学习如何写小说,列大纲,组织素材等方法论,并实践练习。1个月内完成目前已开头发布的《卖爱情魔药的狗仔》,短篇就好。
在故事性文字功力不足之际,做其他有意义有逻辑的分享也不错,保持每周都在简书上有输出。
用心生活,好好读书,以此获得更多素材。
反馈正循环
相比金钱上数字积累的意义,我对于写作的数量原来并不看重,应该适当改变,然后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再去追求其他人的认可,写出一部很多人喜欢的作品,或许都算得上终极目标了。当然,如果读到这的你现在就能喜欢我的文字,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