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总是在惯性中生活,在教导下学习,在成规中思考,在劝解中决定,并在无助的结果中自责。我们着实需要一种智识和能力,去观察、反思自己被局限的生活,去发现和实践更多成长和成才的路径??晌侍馐牵蠖嗍焙?,当我们对眼前的一切习以为常时,我们连这种“需要”都没有意识到。?
2. 经历和学习,经验和知识,实践和理论,这些都并非是截然两分的,而是应该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的。更进一步,阅读、思考、写作和生活本身也应是浑然一体的,见解并非存在于僵固的教条里,而是鲜活地生长在流动的生命中。?
3. 成功是一个让人爱恨交织的字眼,无数人为了所谓的成功变成了他们原本讨厌的人,而我更相信,只有坚持做一个你所喜欢的自己,你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4.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每个人每天拥有相同的时间,可对待时间的方式却千差万别。而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5.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6. 在工作场景中以未来视角为主是合适的,因为大多数的工作强调计划性、执行度和效率,未来视角使工作有条不紊,让当下的行动更好地满足工作目标,时间利用更有效率。所以当你坐在办公室里时,采用未来视角是合适的。但是反过来,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是不是仍旧要为明天还要开什么会、写什么报告而操心,甚至寝食难安呢?大可不必。在非工作时间,你就应该放下工作,专心享受工作之余的闲暇。这个时候考虑未来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有害,转而采用享乐主义视角更为合适。 积极过去视角适合在与家人一起时引发。很多人逢年过节才有难得的机会与父母长辈团聚,这时不必急着去想新一年的计划,而是应该多想想曾经与家人一起走过的时光,这样才更有意义。?
7. “想想五年后你会干些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
8. 如果把五年作为做成一件事的时间跨度,那么也意味着你需要忍受头几年的挫败、煎熬和孤独,乃至别人的误解、嘲笑和攻击。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而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去做后一种事的必要。?
9. 简单地说,“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10.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但是长半衰期的事件就不一样,它的效益可以累积和叠加。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奠定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的基石。?
11.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所谓经典作品,就是具有超长半衰期的作品。?
12. 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所以世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因此一部经典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都会被这道光源照见内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被照亮内心中不同的地方。?
13. 向那些伟大的智者看齐”,并非是要亦步亦趋地重走那些先贤的道路,毕竟时代已经全然不同,而是要选择像他们那样,走一条自主选择并且可以一往无前的道路。?
14. 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15. 用平衡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未来。 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 使用“时间之尺”,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 让“远期未来”更加具体,为“近期未来”增加挑战。 把握好做事的节奏,区分“求快”的事件和“求慢”的事件。 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16. 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17. 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很可能在所有选项中并不优越;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
18.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19.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20. 要能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得有“价值意识”,也就是要搞清楚“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21.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22. 说到“格局为何”,电影《一代宗师》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即“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
23. 怎么判断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你可以想想最近两周、一个月或者半年,你所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然后,你可以再回忆一下,你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以及完成之后你内心的感受。然后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件事对你如此重要,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它让你感受到了难得的愉悦,还是因为内心的充盈,或者是一种平静,还是难以自抑的激动?这些最有意义的事带来的感受,很可能就是你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东西,由此你可以去思考,以什么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可以让你长期地、持续地获得这种感觉。?
24.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25.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26. 只有当你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时,你才会渐渐发现以前没有窥见的门径,发现之前未见的妙处。?
27. 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在更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创造。?
28. 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追寻“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
29. 在东方文化下,“身份”更多是作为社会和外部的期望加之于个人身上的,而不是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于是它就成了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框框,限定、阻碍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可能更多地会想“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们只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擅长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现在是谁,已经是谁”,而不是“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是谁”……于是虽然我们在做选择,但又好像我们只是在做一些注定要做的事罢了。?
30. 内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一般来说它是连续发展着的,绵延在人的一生之中。而外职业生涯包括人的职位、社会角色等,往往会受外部机遇、生存境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化和转折。人的许多选择往往是在外职业生涯层面发生的,当我们准备做出这类选择时,可能会因为害怕选错而患得患失,却没有意识到,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而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31. 在做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32.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33.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 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34. 各种小事的堆积可以把人的心理成本撑得很大,而当这些小事被基本消除后,人就可以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