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南京,想三言两语说说说对南京的感受。
南京是个历史年代感强,文化底蕴浓,但也到处充斥商业气息的城市。
首先秒杀我的是那些又高又壮的树,那让我一个从繁华都市来的游客受到的震撼感超级强。梧桐树和水杉树,估计都有百年的历史,粗的树干需两三个人合抱,树木棵棵笔直插入云霄,或者枝杈在空中合围,深冬严寒里,更能读出它们的萧索落寞,暮气沉沉。
其次南京的城墙古老厚重,旅行时也去过长城,还有玉门关雁门关之类的,因为都是后期重修的,都比不上南京的城墙会说话。那些劳工留下的印记经过风吹雨打,还深刻在砖头缝里,留存下来给后世的子孙们看它们的血泪史。
再就是各个展馆的宝贝,虽不能说是旷世绝伦,但主打一个数量多,像摆地摊一样吆喝,谁叫它历史长远呢!
随后说说南京的地铁,地铁很方便,我总共乘过三条线,每条线都有值得游览的景点,而且优点是下车后走几步就是景点,对游客来说非常贴心。
有些站点的装饰很有城市特色,比如三号线有9个“红楼梦”元素站点;夫子庙站主题是“除夕夜宴灯谜”;五塘广场站是“太虚幻境”;南京站是“元春省亲”;大行宫站的艺术墙呈现“金陵十二钗”。但我也要吐槽,报站实在过于商业了,不时打广告:“南京银行提醒您,工商银行三山街站到了…”这使我联想起“江南贡院”牌匾上这四个大字是灰暗的,底下“工商银行”四字却是亮如白昼。
看来,这是个一手裹挟文化,一手大搞商业的城市。
比如我来南京旅行打卡,几乎每到一个景点就得花29.9,39.9…诸如此类去完成敲章任务,有些展馆更恶心,需要专门的打卡纸,专门锁起来的盖章机…
还有能说明商业化的是:有品牌实体店的云锦博物馆比公家的江宁织造博物馆的云锦牛逼多了,你不得不佩服资本加入的力量;
还有能说明问题的德基艺术博物馆一百八十元的门票,你敢说付了钱的体验感不好吗?那些大师的花卉油画简直亮瞎了我的眼睛,你在大上海哪里能亲密接触,只能人挤人,背贴背。
一边是德基天价土豪厕所让游客免费参观体验,一边是夫子庙里孔圣人张灯结彩当售票大神拉动旅游经济…
这样的既宣传文化又不忘揽钱的例子不胜枚举。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南京城里内秀明艳的一面,我想到的,不是玄武湖或者莫愁湖,那个和西湖没得比,天实在冷到不行哦!
我想到的是它的小巷子,名字让我想到温婉娴雅的江南女子,比如“小百花巷”,“璇子巷”,“乌衣巷”,“纱帽巷”,“王府巷”…听上去雅致又悠远,好像还蕴藏许多凄凄艳艳的动人传说…
再说说南京人,她们所操口音,也有点京韵味,不过,那是属于南方的,又和吴侬暖语不一样。
其他留有印象的是南京的老大爷,几乎每到一个景点,都能看见一二位老人拿起毛笔蘸清水挥毫,写的都是名碑名帖吧!哎,这个看上去很有文化哦,比拿着长枪短炮摄影器材,跟在老年妇女团后面打杂的老男人们强多了。
忘了提南京的美食,因为我是急行军,吃得并不讲究。我记得的是鼎泰丰的左宗棠鸡,小厨娘的盐水鸽,许阿姨的咸蛋黄青团,藕韵的藕圆藕糕,让人回味无穷…
总之,南京这座城,我整整待了五天,有机会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