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人】昝玉姬
【打卡始于】2023年8月28日
【日精进打卡第208天】2024年10月19日
【今日读书】
【书名】《中国国家地理——长江》
【用时】60分钟
2024年10月19日星期二 共读第11天 长江河口。今天阅读最后一章,长江河口,326页-337页。
梳理长江三角洲的前世今生:
在地质学和水文学已经证实,在距今6000年前的冰后期,由于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海侵达到了最大限度。长江在经、镇江一带入海,当地的地貌形态和沉积物特征,至今仍有海侵的痕迹。
河口海岸学家陈吉余先生在《海塘》一书中认为,长江河口在扬州以上束峡成江。海潮上溯至此,加之长江扬州段古有沙洲,造成江行扭曲,加大潮差,枚乘笔下的广陵潮借此形成。
今天,上海所辖的大部分地区是在最近2000年的时间里,托海成陆的,成陆的主要因素及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由于江口地势开阔平坦,水流速度减缓,落潮时泥沙沉积。另一方面,海水涨潮时又将流入大海的部分泥沙返哺回陆地,而后者的泥沙实际上也来源于前者。
南京大学高建华教授解释说,河口三角洲分为水上三角洲和水下三角洲两个部分。目前,长江口南岸滩涂虽然仍处于淤涨状态,但淤积来源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此前主要来源于长江携带至江口的泥沙,而目前的预计来源是海潮对水下三角洲的侵蚀,分析显示,二者的时间节点正在2003年,水下三角洲的消耗积累到一定程度,终会打破水上三角洲现存的淤涨—侵蚀平衡,海岸线的后退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