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过生日。
尚在实习的女儿虽然工资不高,但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还是省下钱来买了一大束鲜花送给母亲。
大家都夸女儿孝顺。
不料,母亲却劈头盖脸地指责:你倒是挣了不少钱啊,居然买这种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本事没学到,花样倒学了不少。就不能省着点,让我和你爸少为你操点心吗?
原本笑容满面的女儿低下了头,委屈地走进了房间。
回过头来,母亲却喜滋滋地捧着那束花,小心翼翼地插进家里漂亮的花瓶里,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
母亲不是不喜欢那束花,也不是不感激女儿的心意。
只不过,从小到大,母亲都是这样管教女儿的。
外人来家做客,母亲也总是在客人面前数落自己的女儿: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一点也不让人省事!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家长。
他们几乎不会给孩子任何的赞扬和肯定,取而代之的都是打击、挖苦和讽刺。
他们不是不想为孩子好,只是认为多说点让孩子大受刺激的话,就可以催孩子上进。
殊不知,很多孩子就因此受到摧残,慢慢变得自卑、最后不愿与人沟通、甚至疏远父母。
何苦来哉!
为人父母者,虽不需要考试,却需要学习。
好好说话,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妻子生病了,丈夫明明很关心妻子,还专门给妻子熬了一碗汤。
嘴上却说:发烧了吧?穿这么点衣服就出去浪,降温了知不知道?汤放桌子上了,爱喝不喝。
本来,妻子看丈夫帮自己熬汤,心里还挺感激。
现在听丈夫这么一说,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背过气去...
又是何苦来哉!
白忙活了。
有话咱就不能好好说嘛!
外面下雨了,妻子本来只是想提醒丈夫,出门注意带伞。
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准备死哪去,没看到外面下雨了?
丈夫莫名其妙地被骂一通,火了。
说:我想去哪就去哪,就算是出去找小三,你管得着吗?
妻子:有本事你就走,出了门别回来。
丈夫:走就走,谁怕谁,我今天还就真带回个小三给你看看...
这样的奇葩夫妻,也让人服了。
如果这样的日子也能过得圆满,鬼都不信。
所以说,一个家庭的悲剧,往往都是从“不好好说话”开始的。
许多夫妻在一起时间久了,耐心难免会被消磨。对另一半即使是出于好意,说话间也会不顾忌对方的感受。说出的话往往就变成了指责和抱怨,久而久之家庭生活便会出现?;土逊臁?/p>
夫妻之间的隔阂、争吵、冷战,大多是“不会好好说话”造成的。
好好说话,是夫妻生活中最重要的契机。
六十岁的母亲不会用微信,多次向儿子求助。
而工作繁忙的儿子因为没时间与母亲交流,教母亲学微信这事便一直拖着。
有一天,母亲问他如何使用微信。
他正跟同事就一个项目谈得热火朝天,母亲的问话打断了他的思路。
于是他不耐烦起来:妈,你没看到我正跟同事谈工作吗?你的事,等会再说。
母亲不说话了,在他身边坐着。
等儿子忙完了之后。
母亲说:我现在不中用了,凡事都需要人教。你说教我微信,这都拖大半年了,到今天也没教我。你看你刚才的态度,多伤人。我是你母亲,可你这一等让我等了大半年。
听完母亲这番话,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心生愧疚。
我们总是认为,孝顺就是给父母吃好的、穿好的,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
但其实,真正的孝顺是对父母好好说话、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理解他们的不安、安抚他们的情绪。
要知道:每过一天,父母在这世上活着的时间就少一天。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就能对父母多一些耐心和宽容,少一些抱怨和冷漠。
好好说话,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
说话是本能,会说是本事。
一个家庭的和睦,从好好说话开始。
我们却总是把最好的态度留给陌生人,把最坏的态度留给亲人。
我们之所以不能好好地对身边的亲人说话,大概是因为:大家在一起很久了,早已习惯了互相拥有的生活;从未设想过会失去,火气上来了就容易出口伤人。
却不知那些无心或有意的伤人话语,有时比肉体的伤害更让人痛苦。
古语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作家刘震云说:人生在世说白了也就是和七八个人打交道,把这七八个人摆平了,你的生活就会好过起来。而在这七八个人当中,父母、伴侣、孩子就占了一半。
所以,好的人生从家庭开始,好的幸福从说话开始,别让语言暴力破坏了你的幸福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