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姑娘在群里爱特我说:“姐,我今天气死了?!比靡幌蛭峦竦难┝媚锷囟ㄊ谴笫?。她给我发了截屏:原来在3月5日她发了条朋友圈“今天雷锋日看到一个视频,一个男的在地铁上对着两个女生破口大骂!骂的非常难听!威胁要打女生!抢了女生的手机!最后还用力把女生推下地铁!男生实在渣!行为实在让人反胃!地铁上那么多男人,没有一个站出来帮助两个女生,实在令人心寒!”结果被朋友嘲笑,说她背时,雷锋早过时了,现在不需要见义勇为,助人并不为乐。原来我等屁民,不是薛之谦这样的明星大V,说下真话都得被键盘侠嘲讽。
怕新闻会反转,我连看了三遍视频。我也看了微博网络大V的评论。就如男子推人下车是一步步发展的,网络的评论也是一步步的推进,第一是:群情激奋,呈现“一边倒”的谴责之声,称其为“渣男”者,欲“打之而后快者”甚众。随着事件持续发酵,舆论关注更深入,但对当事男子行为的谴责仍占据主流。第二:地铁“扫码”起因被爆出和做实后,网友关注和讨论迅速增多,形成了对“扫码族”的集体吐槽,和负面观感的聚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当事男子的舆论压力。第三“围观者”的沉默引争议,网友将其比喻为“好人的沉默”。结论是因此,改变这种现象,做一个不再沉默的“围观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在这事件中,我听到了一个心理学的词语,旁观者心理。果然心理学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只要加上一个心理学的的词汇,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问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安心地码字去。所谓旁观者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在这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紧急情况,一个是担责。而这个视频中,开始根本只是平常的争吵,也没有动刀动拳的会误伤的紧急情况。
这个17岁的男孩仿佛是车厢里的表演者,而周围的人就是看客,或者说是群众演员。他们冷漠地看着这场戏的上演,看到剧情慢慢地发展。当男孩在用脏话辱骂两个姑娘的时候。哪怕有一个人站出来吼一声,有一个人站出来挡一下,有一个人站到姑娘的身前,甚至哪怕只是用眼神狠狠地盯着他,此人也不至这么猖狂。可一车厢的人们在干什么呢?有的在假装看手机;有的避之惟恐不及,躲得远远地看着;有的故意把身子转过去,假装没看到;有的坐一边面无表情地看着,像看空气;有的在踹人时探出头去看,等此人返回时又赶紧假装低头看手机。他们是看客,在偷窥着男孩的表演,保持着事不关已的姿态。
17岁的男生自我表演因为无人喝彩,就越演越嗨,以至于最后抢手机踹人下地铁后,然后扬长而回旁若无人,好像来一个谢幕。说不定他还在为自己的表演而得意洋洋呢,请看他的微博
一点都没有歉意,而是你们把前因后果搞清楚了再来碰我的嚣张。
真是因为冷漠的社会才造成了我行我素的年轻人,是武侠小说还是网络游戏让他们有了“挡我者去死?!钡男睦怼I缁嵩诜⒄?,科学在进步。人类可以上天入地,心灵却回到了原始的丛林法则,对于同类的痛苦麻木不仁,仿佛与己无关。更多的还有看一场好戏的猎奇心理??墒钦馐澜缱苁腔ハ喙亓模绻扛鋈硕甲运嚼淠?,每个人都不再助人为乐,谁说你不是下一个受害者呢?
对了,你们会说:”如果你碰到这情况会站出来吗?!案嫠吣?,年轻人,姐虽然是老了,但是会站出来的。
说个小故事,去年夏天街上有卖西瓜,说不红包退。有个姑娘挑了西瓜,打开白籽,姑娘说要换个,摊主欺负她是个小姑娘,不但不给换,还把西瓜砸向小姑娘。小姑娘的衣服上一下子染上了西瓜汁,小姑娘脸红红的抽泣着。我看到了就大声说:”你怎么这样欺负小姑娘,你得陪她衣服的钱。”以我多年管闲事的经验,肯定会有人站出来,果然旁人都指责摊主,西瓜摊主无奈给了小姑娘50元钱。
站出来,说句话,人家不会一个耳光打过来的,从现在起不做“吃瓜群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