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学的认识,最早源于1990年大四选修课《犯罪心理学》,当时觉得心理学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学科,在中国定会有大发展,也畅想着能做为一名咨询师能倾听陪伴那些需求帮助的人。但这与很多美好的念头一样,很快她就跌落潜意识的大海,在经20多年的沉淀之后,因为侄女的问题重新又勾起了对这一学科兴趣和执着。
2015年下半年,在与侄女相处的那些日子,纯粹是更年期与青春期的大碰撞,半年之内我体重速降20斤,就像大多数更年期综合征经历者一样,鬼知道这中间都经历过什么样的煎熬与难过,经历过多少食不知味、寝不安眠的滋味!但正是这份经历,最终促成了我与心理学的真正结缘,促成了我原来的向外投,转向内求的自我心灵成长之旅。
这得感谢我生命中的贵人李三玲老师,正是这位珍珠级意象对话心理师给到我大量的支持和帮助,才使我渐渐度过心理的难关,知道了我的过度越位和透支其实并给不了孩子想要的爱和家的感觉,知道了自我边界与他人边界的界限。
2016年9月有幸进入网校。2017年3月份在东莞参加广州市心丝带志愿者培训与大型地面同学会,在这次培训会上我从一个只会在旁边观望的观察者,逐渐加入场内体验,最终站在场中间韦老师的身边,分享我的“石头的故事”。三天的培训好像带着我走过了几十年的旅程,从幼时的混沌到青春期的迷惘,再到成人长大后的心理成长的停滞,我似乎觉得那个场域就是我的青春课堂,内心的那份自我在渐渐苏醒,边界逐渐变得清晰。
我曾经是“心里只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人”,原来曾觉得这是一个很高尚的品质,后来才知道这哪里是”高尚”,这纯粹是没有自我的“讨好”!所以,在自己不断地付出之后就会有种种的委屈。“委屈”啊,一度不能听这个词,听到就会勾起自己的“委屈”而泪水涟涟。这段从“讨好”到真正发自内心的“乐助”,走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就像韦老师说的:自我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有走三步退两步的时候,但终归是“进了一步”。一步步走来,量变就达到了质变。
相比于照顾自己,我一向更善于照顾别人,在学习心理学这几年我有了一些进步。记得2017年“小满”那次校长时间,韦老师让写“自己心理的成长计划”,我写的就是“先照顾好自己,把约束自己的枷锁一一解开,实现真正的绽放自己”。我一直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就像照顾侄女一样,边界不清地把他人的责任都担在肩上,现在这种情形基本不再有,那种被压抑的委屈的灵魂终于被解放出来,在摸索和尝试满足自己的需求中,越来越会寻求别人的帮助,这也开启了自我人生意义的新探索。
我想到了韦老师的那句话“要想做个好的助人者就必先能做求助者(只有做一个求助者,你才能真正体验到求助者心理,进而有效地帮助到他(她))”——我原来总能非??犊匕镏鹑?,但却羞于向他人求助,不愿意去“麻烦别人”。在东莞志愿者培训工作坊中韦老师带领我们体验的“求助者与助人者”技术,我当时是作为观察者的身份在场内(300多人的场,参与体验者60人,其中30位求助者,30名助人者,其余是观察者),当听到求助者大声喊出自己内心的声音“我遇到xx困难,我需要帮助,请帮助我啊”,我的泪水顿时哗哗往下流,那一刻,我体验到求助者的弱小与无力,还有不甘放弃自己的那份满满的渴望——那份挣扎与痛苦、那份决绝和勇敢!这份经历让我明白:我为什么那么愿意助人而害怕求助,原来,这与道德无关,皆因害怕在他人面前显露自己的“不够好”、自己的“弱小”。能够示弱原来就是一份强大??!
韦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充满魔力,我在这里一待就是4年——有跟我一样在网校学习4年的校友曾说“我是网校的本科生”,是的,我也是网校的本科生。
我进入网校学习的第一门课程是《绘画心理治疗技术》开始很为自己不会画画而感到为难,老师说:这个课程不是绘画课,而是一个心理体验课,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选什么颜色就选什么颜色画。你不会画人,可以画个火柴人,你认为他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等到把这个课学完,有一次在跟一个画家朋友在聊到我学的这门课程时,我拿出我的一张涂鸦画给朋友看,这位画家朋友居然说:嗯,有点意思呢!我就在想,一副画它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生命力?不在于画者的画法技巧,而在于画的上面附着着画者的灵魂?;婊睦碇瘟莆裁从杏??就在于在画这些画时,我内心的一些情绪、情感所走过的万水千山,都在这个画面里得到了呈现。就在这样的画画、写写中,内心世界也不断地得到呈现、转换、表达和整合。矛盾的心理慢慢捋顺了,模糊的边界渐渐清晰了。
一颗种子种下地,要经过时间的洗礼,经过老农辛勤的浇水、施肥和拔草、除虫,才能发出嫩芽,慢慢开花结果。韦老师曾把自己比作农夫,我就是许多种子中的一颗,经过这样慢慢的浸泡:听课(也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作业(也有偷懒,但为拿学分,不得不逼自己去写),参加地面录课和社会实践(建立读书群线上线下体验、“2018重阳敬老·关爱长者”计划,地面同学会等),这些韦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六位一体”成长经:“学、做、教、研、写与心理成长”;这些听课“向内装”和在事上练“向外掏”的独家秘笈……诸如此类的“理论与实践”,在入学之初,我是深不以为然的,但就是这样被韦老师的“阳谋”逼迫着,成长着,蜕变着……我现在才觉得我能有这样的心力、愿力和能力做一个真正的助人者,完全得益于韦老师这样的“威逼利诱”!
我是一位因心理学而受益的人,因为受益才乐分享,才愿意把“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作为自己目前的目标与方向,做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
国家倡导“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之间有啥联系?如何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一个良好的社会心态,必然有利于社会治理的深入推进,有助于社会的和谐有序、人民的安居乐业。
当前,从个人层面看,由于工作压力、生活矛盾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一些人的心理疾患增多,影响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甚至出现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从社会层面上看,一些人不能理性分析和科学对待当前国家治理和公共生活中的一些事,总是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和形式,以粗暴、激愤的态度去渲染负能量,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剧矛盾冲突。
目前,为使专业的心理学服务延伸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及时帮助一些人疏导情绪、端正认知,韦老师亲自带领我们开始在社会基层做“心理茶馆”的实践,试图找出一条心理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普通民众的有益探索。倘若我原来的“助人”是“小我”的“示好”与“讨巧”,而现在我才真正感觉到“助人自助”是我服务于家国社会的“大情怀”。
感恩所有的遇见,让我在探索自我、完善自我的路上,对自己的认知越来越清晰,步子迈得越来越坚实,投身于“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的职业理想,我义无反顾!
让我们各自努力,顶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