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书云:“尝试于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良知一,即罔然消阻,或遏于初,或制于中,或悔于后。然则良知常若居优闲无事之地而为之主,于喜、怒、忧、惧若不与焉者,何欤?”知此,则知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然谓良知常若居于优闲无事之地,语尚有病。盖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
曾经通过张德芬的《遇到未知的自己》学会了一种方法,就是情绪来临时,对自己说“我看到我处于紧张情绪中,我接纳这种情绪”,有曾在其它书中看到“我是我的观察者”,于是在生活中予以实践,发现很是有效,当喜怒哀乐来时,只要“我”看到了,情绪一般就散了,恰如陆原静说“尝试于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良知一,即罔然消阻,或遏于初,或制于中,或悔于后”,更开心的是先生说“知此,则知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如此,能看到喜怒哀乐的“我”这个观察者,便是“良知”??吹阶约翰痪庋Щ崃讼壬姆椒?,甚是开心,以后更要常常练习使用了。
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良知不仅能戒慎恐惧,也能制喜制悲,让我们七情不为过。
有妄、有照,则犹二也,则息矣。无妄、无照则不二,不二则不息矣。
有妄有照是我们心神分离的时候,是我们观察者缺席的状态,无妄无照便是心神合一,物我两忘的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