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无硝烟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轨迹。宅在家,最常听到的是“大人的打骂声”和“孩子的哭喊声”,微信群也常??吹礁改该鞘Э赝虏圩约倚芎⒆拥难月?。我相信,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打骂和溺爱只是无奈之举,出发点是爱,希望孩子能变成更好。然而,以爱之名的打骂和溺爱,却成了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阻碍。
为了帮助父母调整自身行为,摆脱打骂或溺爱的育儿方式,培养出独立、积极、有幸福感的孩子。实战派育儿专家伊丽莎白·克拉里根据自己40年育儿经验,融合行为修正、交互分析以及阿德勒-戴克斯法等多种心理学策略,总结出一套能有效影响孩子行为的具体技巧——《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伊丽莎白·克拉里这一套优雅教养法在美国和日本大受欢迎。
伊丽莎白·克拉里写本书的目的,在于使父母和孩子相处融洽愉快。她说:“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之是,是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儿童教育是一门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更大概率地使孩子表现良好的艺术。”书中有大量的概论、练习、事例和技巧,若要把书中的理论付诸实践,离不开读者的思考与行动。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变得更优秀,却从来不思考何为优秀;父母总是拿自己孩子与别人比较,却忘了自己曾经是多么讨厌被比较。教育焦虑绝大部分来源于父母过高/不恰当的期待。其实,只要父母把注意度稍微调整一下,亲子关系就会有明显的好转。儿童教育“三脚凳”理论中有一条是“尊重自我需求”,若父母自我感觉良好,和孩子的相处就比较轻松愉快。
当父母源源不断地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从孩子身上去寻找存在感和优异感,就会开始失去自我,耐心和理解也会渐渐丧失。只有充实自身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需求和孩子切断关联,才能更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成长。自我感觉良好时 ,父母就有内在的力量和智慧来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当父母做好自我心理建设后,就可以开始“优雅教养法”的实践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教育的必备条件。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时,一定要减少与孩子发生冲突的频率与激烈程度。应该怎么做?——4项基本原则可以帮助父母轻松摆脱抓狂状态。
1、事前考虑周全
孩子和大人一样,总有某些时刻和活动会使他们烦恼、痛苦。有些孩子一到睡觉时常就会哭闹;有些孩子不愿与同伴分享玩具;有些孩子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父母能预料到这些棘手的事情在什么时候会发生,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和孩子发生冲突。
例如:孩子无聊时就容易哼哼唧唧,提出很多要求。这时,父母要先找到孩子无聊的原因,提前为孩子准备他感兴趣的玩具、书籍或活动,一旦孩子感到无聊的时候,就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再比如: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在中午或晚上更容易烦躁。这时父母就应该通过调整家庭日程,以消除或缩短这段烦恼的时间。调整就餐时间、给孩子提供零食玩具、改变睡觉时间等方式都可以试试,总之,目的就是使这段时间更加轻松、愉快。
2、讲明期望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眼中的世界大有不同,想要孩子配合就要降到孩子的高度说话。在与孩子沟通时,请弯下腰或蹲下去,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交流。
不要给孩子提“形式问题”,例如,“吃饭前要不要先洗手?”“现在想回家吗?”“你想睡觉了吗?”,听上去是问题,实质却是命令,问题中的选项根本不存在。这些不具问题属性的疑问句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如果父母担心孩子的自由选择会让超出自己的可接受范围,让自己乱了阵脚,试着给孩子有限的选择,限制可接受的范围。将“早餐想吃什么?”将换成“早晚想吃面包还是面条?”,这样,既能将选项限制在自己准备的食物范围内,也不会让孩子的选择落空。
3、整理情绪
礼貌、听话、懂事是很多父母眼中“好孩子”的标准,因此,很多父母会教育孩子隐藏自己的情绪。然而,孩子外在反应不强烈,并不意味着内心没有强烈的情绪。如果你认为孩子没有愤怒的行为,就表明他不生气,那就是大错特错。孩子和大人一样,都有情绪变化的意识。
当孩子遇到问题,出现情绪波动时,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积极倾听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认真倾听时,让孩子描述当时的情况和感受,既不提问也不提供办法。鼓励孩子自己弄清问题、摸索解决办法。绝不主动帮忙,除非孩子要求帮助。
积极倾听的最大优势在于促使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对父母产生依赖。积极倾听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是长期的。当然,培养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4、订立规则
孩子是依赖个人经验来解释他们的世界,因此,父母与孩子约定规则时,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并且说到做到。巴顿·怀特在他的著作《人生最初的三年》中提到:那些有出息的孩子”的父母几乎不会重复自己的要求。如果说了第一遍孩子没有行动,父母就会起身“帮助”孩子一起完成。
例如,假如一位妈妈想让孩子把手洗干净,但孩子一动不动,这位妈妈就会走过去,牵起孩子去洗手。她不会自己站在一旁,再一次命令孩子去洗手。经常重复命令,会让孩子以为父母的话只是说说而已,只有不断重复才需要去做。协助孩子服从自己的要求,孩子自然明白父母真正想让他干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性,具有独特的发展特点,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或方法可以包治百病,因材施教才是最适合的方法。《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一本除了科学的儿童教育理论、长期的研究结论,以及相关案例分析,附录还有“解决常见问题的150个点子”和“10种方法总结索引”两大版块,这能帮助非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业的父母,更好更快地消化书中的专业知识,快速进入教育实践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