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纪伯伦的这首诗,就被击中了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简直就是对灵魂的拷问,让人心颤,太牛了!
然后我迫不及待找到了原版:
Seven times I have despised my soul:
The first time when I saw her being meek that she might attain height.
The second time when I saw her limping before the crippled.
The third time when she was given to choose between the hard and the easy, and she chose the easy.
The fourth time when she committed a wrong, and comforted herself that others also commit wrong.
The fifth time when she forbode for weakness, and attributed her patience to strength.
The sixth time when she despised the ugliness of a face, and knew not that it was one of her own masks.
And the seventh time when she sang a song of praise, and deemed it a virtue.
细细品读,有点不太对劲,我按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粗浅分析,可能贻笑大方,见谅:
第一次鄙视
原文:我的理解,是看到一个人为了攀高枝,而做出一种唯命是从奴才的嘴脸。
译文: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确是一种错过,本来有一个机会,却因为内心谦卑导致了错失机会。
一种是因追逐名利,而不惜放下身段;一种是本可以得到,却欲拒还迎的娇羞模样,最后没有得到,被人骂成看你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
第二次鄙视
原文:在一个瘸子面前跛行,这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有种幸灾乐祸的嘴脸,
译文:年轻时候,时间那么长,闲的需要杀时间,用生理冲动的来填充空虚的内心;
这个出入很大,我有点不理解,为什么译者要这儿翻译。
第五次鄙视
原文:当一个人表现因软弱而不得不忍耐的时候,却把忍耐说成是坚强;
译文: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好像差不多意思。
第七次鄙视
原文:当他歌唱颂歌,然后心里面觉得自己拥有那些美德。意思有点像电脑里有好几G的电子书,然后就产生自己是学富五车的幻觉;
译文:有一个改变的心,可是内心却是一种瞻前顾后,犹豫不前,畏首畏尾,不够果敢。
不过这句译文我也很喜欢,但是感觉和原文字面意思并不一样。
所有的指示代词‘she ’翻译成 它,或许译者认为,用她就指代女性了,不够全面。但她不是有拟人的效果吗,把灵魂拟人化好像也不耐。
后来在网络上查了下,好像不止我一个人对翻译有想法……
当然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的理解有差异很正常。
翻译其实考验的母语的水平,经常能看到美剧有一些神翻译,不仅做到的信达雅,和原文相互呼应,绝了。
Fool You: 忽悠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 吃一堑,长一智
Fuck the world if you are rich,otherwise fuck yourself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Better to remain silent and be thought a fool, than to speak and remove all doubt. : 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一个彩蛋
有网友把这首诗修改了下,变成了相反的意思,虽不可取,但这种思考方式可取,还挺有趣的:
我曾七次爱上我的灵魂
第一次,它进取时,能显示谦卑;
第二次,它空虚时,能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它在困难和容易之间,会选择容易解决的;
第四次,它觉得有错,会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会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会知道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会不甘心.
一点感悟
这首诗,真的是一首不得了的诗。
苏格拉底说过: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我也不知道怎么审视自己,但看到纪伯伦刻入骨髓般的审视,若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