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论是在大学里,还是工作中,“合群”,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其实很多人本来并没有那么活泼,也不是那么随和,但为了合群,为了所谓的人脉,在积极地参加着各种他并不喜欢的社交活动。
各类成功学的书籍,大谈特谈人脉,说成功一方面靠实力,更重要的,是靠人脉。
其实这些话,本没有错,但最关键的,人脉也是有分类的,低品质的人脉和高品质的人脉,千差万别。
而你刻意迎合的,让你真心觉得累的圈子,一般情况下,对你都没有多大益处。
因为人都是相互吸引的,最终,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进入什么样的圈子,拥有什么样的人脉。
盲目的迎合,刻意的合群,混迹在假面舞会中,真的好累。
02
我个人比较随性,很多事情,多顺着自己的心走,如果真的不喜欢,我不会勉强自己。
交朋友,我相信缘分,坚信“互相吸引”法则,不在乎数量,只看重质量。
这么多年,我的同性朋友,最好的,是小曹。身处天南地北,但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几天一个电话,每次半小时以上,吹牛调侃相互侮辱。
他和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还有钱吗?没钱我给你打。”
刚上大学时,我也参加了一些学生组织,后来被没完没了的例会,和一些无聊的活动搞烦了,申请退出,没有再待下去。
同学劝我:“留下吧,到时候还可以加学分评奖学金呢!”
我坚持退出:“我不想为了几个学分,浪费大把时间,在那里,我并不快乐?!?/p>
我是真的不快乐,可能和性格有关,后来我加入了文学社团,找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兴趣相投,自然而然,关系越来越好。
原来,真正明白,久处不厌,靠的是气质、兴趣、三观、人品,是自然而然得来的,不累人,很舒服。
03
昨天下午和月儿一起吃的饭,她是简书签约作者,擅长韩语,在简书开着韩语班,已经办了好几期了,是很多学员口中的“月儿老师”。
我们在简书上认识,因为同在武汉,约了好久,昨天终于坐在一起吃饭聊天。
聊写作、聊大学、聊简书、聊以后的工作,她很有想法,对自己的将来,有明确的规划。明年毕业的她,目前和一个朋友在外面租房子住,我问她原因,她说自己租房子安静,可以做很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她学习、读书、写作、教课,她的朋友写小说,各有各的事情,各有各的目标。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宿舍,八个人,大家都很好,但很多时候,大家的作息、兴趣和想法,千差万别。
我想法比较多,天马行空,爱玩爱闹,出门旅行时,刚开始我会和舍友说一声,问问有没有同去的,几次没有之后,我就选择一个人出门了。
大家的兴趣不一样,我喜欢早起读书看电影,就一个人傻傻地坚持着,很多时候不被人理解,但我觉得那样很充实,所以没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一个人开心地做着。
有时候也会不说话,有时候很多做法显得不合群,但一个人,真的精力有限,做事情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
说实话,在任何一个小团体里面,不可能和每一个人都相处得很好,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日久见人心,日久也看缘分,能不能相处得好,能不能处得久,归根到底,还得看个人的实力、素质和气质。
也就是本科毕业才真正明白,在大学,早点做一个有想法有原则的人,真的很好,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做成很多事情。
就像我之前所讲的,好的社交,强求不来,需要势均力敌。
04
所以到现在,更多的时间,我放在了提升自身实力上面,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尽量减少低品质的社交,时间有限,做一些适当的减法,留给自己的,才更多。
我不再去刻意合群,认识的人很多,但真正的朋友,虽然少,但我觉得够了。
我的生活越来越平淡,更多的,是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实了,我享受每天忙碌的状态,充实,但不累。想做更多事情,更多体现个人价值的事情。
越努力,才真正发现,当你不再刻意合群,当你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时候,你想要的圈子,慢慢开始主动接纳你了。
原来,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抓主要矛盾。
而人际交往中,主要矛盾,更多的,是我们自己。
怀左正在努力,也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进步~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加油小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