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年来读《道德经》的人越来越多,发表对《道德经》个人见解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个好现象。由于大家往往按照章节顺序逐篇来谈,因此关于第一章的评说最频繁出现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今天我将谈谈我对这第一章中“玄”的语境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 ? ? 这是我参照的版本。我的理解是对此版本的表义群(此概念意义见鄙文群力并向【和而不同读老子)的一种探索,期待与大家商榷。
? ? ? ? 大家都知道,《道德经》所讲的“道”是有特殊语境含义的,是老子设的一个未知数,是一个难以描述的但指代清晰的指示代词。我提出猜想:《道德经》所讲的“玄”会不会也是一个难以描述但指代词呢?
? ? ? ? 首先看“玄”首次出现的分句:
同谓之玄。
? ? ? ? 我对此分句的理解是:一同把它们称作“玄”。这个句式与“设某某为x”的变式“把某某设为x”的句式是一样的。这可以佐证“玄”在此为名词,并且是老子设的一个“未知数”,即创造的一个带有特殊语境意义的专有名词。
? ? ? ? “玄”是什么?《道德经》文本直接给出: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 ? ? ? 这就是“玄”这个专有名词的官方解释。那这两句话怎么理解呢?单从此句词句来理解,是:所以(对于)平常没有(见过)的(事象),(人类在首次见到它时)想观察它的奥妙;对于平常有(见过)的(事象),(人类)想观察它的边界(即向外拓展、向)。由此观之,“玄”是一个由动词转作的抽象名词。
? ? ? ? 是不是这就是“玄”的意义呢?单看这句话是不能确定的,因为这两句话开头有个“故”字,表示这句与前句或者前几句是因果关系。所以,若这就是“玄”的意义,就必须与前文相承。为此,我们必须从头解释起: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 ? ? ?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可以言说的“道”(这个名字),不是恒常的“道”(这种存在);可以叫出的名字,不是(某种存在)恒常的名字(即可以被替换)。当(“道”)没有名字时,天地开始出现;当(“道”)有名字时,(“道”)成了万物的母亲(即“道”生发出万物)。(后一整句即“道”贯穿天地万物始生;于人之前无名,于人之后有名,其名乃人起也。更广泛地,所有事象在天地开始出现时没有名字,在万物都出现后才有名字,即所有事象的名字都是人给起的。〈注:此处的人不是狭义上灵长类动物、与我们同种的人,而是广义上具有高等智能的生物,甚至非生物?!担?/p>
? ? ? ? 单从这三句解释来看,上下文衔接不上。但从全篇角度来看,老子一开始就提这“道”与“名”问题的原因和文本暗含的老子认识“道”的过程也许能使上下文衔接上。
? ? ? ? 我猜想老子一开始就提这“道”与“名”问题的原因是:人们往往执着于“名”,认为一事象的“名”等同于一事象的存在。而老子要设未知数、创造专有名词,前提就要消除读者原有的潜在错误认识。于是在五千言一开篇便用一整句关于“名”的原认知(此概念意义详见以后文章,在这里简单来说就是事象的原貌)理论指出此错误,才得以同时创造第一个专有名词“道”而不被读者误解为寻常用字道,避免了《道德经》后文对“道”的描述因读者原有概念阻碍而全部无效,并为后文勉强描述“道”提供了一个指代清晰的指示代词。这种方式,现代法国大哲学家德里达在创造“幽灵”这个专有名词、指代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始终存在并起作用的东西时同样用过。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 ? ? ? ? ? ? ? ——韩愈《师说》
? ? ? ? 我推测文本暗含的老子认识“道”的过程是:老子虽是圣人,但也是从小孩长大的;老子虽是《道德经》的著者,但也是从不知有“道”所固定指代的事象到认识“道”的过程中走来的。最初,老子对“道”是陌生的,不知道其存在;然后发现了其存在,为了研究它而给其取了名字,但仍然知之甚少,希望发现其奥妙;最后经过后半生拓展深入的思索写出了《道德经》这部著作。这正是第三整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道”对老子从“常无”到“常有”、老子对“道”从“观其妙”到“观其徼”的过程。
? ? ? ? 取名是认识的必经阶段,比如定义一个新概念。老子便做了这个使“道”在成为“万物之母”后“有名”的人。所以第三整句是老子从第一、二整句暗含的老子认识过程的体验中感悟出来的。这样前三整句的逻辑就通顺了,第三整句的释义“所以(对于)平常没有(见过)的(事象),(人类在首次见到它时)想观察它的奥妙;对于平常有(见过)的(事象),(人类)想观察它的边界(即向外拓展、向下深入)”作为“玄”的意义就比较合理了。
? ? ? ? 第三整句直译如此,那描述的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先用感性认识叙述:
? ? ?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 ? ? ? 这就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复前行,欲穷其林。
? ? ? ? 而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在此例中,渔人因遇见陌生的美景感到好奇,所以从头游览桃花源直至“林尽水源”。
? ? ? ? 另一个例子是虚构的:理查德从昏睡中醒来,看见了与往常不同的天花板,听到了与往常不同的声音,顿时冒出了疑问:我在哪里?在意识到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不是自己家的房间时,理查德会尽可能通过感官接受到的信息对你身处之处做出基本的判断,这就是遇见了“常无”,进而“欲以观其妙”;在根据石砌的墙壁、欧洲中世纪风格的家具摆件、窗外连绵平缓覆盖青青绿草坪的丘陵与探出窗外距地甚远,理查德判断出自己身处一座欧洲中世纪城堡中,他镇定了一会儿,接受了这个事实,因不能排除潜藏的危险,希望能找到城堡的出口逃出城堡的范围,于是走出所在的房间,贴着墙壁,一个过道一个过道地探、一个楼梯一个楼梯地寻,这就是在“常有”情况下,进而“欲以观其徼”。在此例中,理查德因遇见陌生的东西感到不安,所以从所在房间四处探索企图找出走出城堡的道路。
? ? ? ? 而老子也可能由于对陌生的“道”所固定指代的事象的好奇与不安,而从发觉到取名再到深入直到写成《道德经》。好奇什么呢?我想老子好奇的也是我们好奇的:世间还有“道”这种贯穿天地、生发万物、调和宇宙的存在!那不安什么呢?“道”存久远、时时存现,可当时统治者却不知晓,弄得天下大乱!这是现实环境与现实需要,对于老子,还有一种超越需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详见以后文章通识指误【马斯洛需求层次,简单来说是一种超越自我、对宇宙真理和人类进步的忘我追求)驱动着他,即解释中的对宇宙真理和人类进步的忘我追求。
? ? ? ? 谈完感性认识,再总结出理性认识:“玄”对于人就是由于对陌生事物的好奇与不安而从初遇到认识,从知少到知多地探索、实践陌生事物两位一体中一步的过程。再抽象其本质,就可以得出:“玄”对于宇宙万物就是一切事象从无到有、逐渐扩展蔓延中一步的过程。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中联系与矛盾的观点对等。
? ? ? ? “玄”这个概念非常抽象,老子担心读者读不懂,于是用了第二章和第三章将“玄”演绎到各种基础概念上具体来谈,来帮助读者理解与印证理解。
? ? ? ? 第二章中,“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高与低的“音声”、“前”与“后”八对相反对立的基础概念显示的都是“玄”——宇宙万物中一切事象从无到有、逐渐扩展蔓延中一步的过程中的一类——“取反”或“正反同生”。这与《周易》中的“阴阳”或“太极生两仪”思想一脉相承,也可以佐证老子与孔子和而不同地继承了《周易》的思想,也可谓《周易》思想的“太极生两仪”。如同牛顿曾言:
? ? ?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blockquote>? ? ? ? 第三章中,隐去的“尚贤”与明存的“不尚贤”、隐去的“贵难得之货”与明存的“不贵难得之货”、隐去的“见可欲”与明存的“不见可欲”三对相反对立的做法及其作用,就是具体讲玄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马克思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结果?!毕嘤Φ?,人类社会比自然世界复杂,“玄”在其中的体现就更进一步:不仅仅是相反对立概念涉及的“取反”与“正反同生”,而且是在“取反”和“正反同生”的必然与可预见下,要不要做出使其“取反”和“正反同生”的行动。老子明示:对于“贤”、“难得之货”、“可欲”,采取不做的做法,能达到或保持“民不争”、“民不为盗”、“民心不乱”的良好状态。这就是“玄”作用原理的应用,是老子应用“玄”作用原理的教例。大家也能体悟到此应用中,为达成良好结果老子依据“玄”作用原理所作的决策——“无为”。所以“无为”不是老子的一厢情愿、独树一帜,而是事实原理如此,老子只是将其推演并忠实记录了下来。正如牛顿临终遗言:
? ? ? ?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blockquote>? ? ? ? 关于第二章和第三章的余下部分,那便是我们刚刚谈到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前部分得到的启示和结论,是“玄”作用原理的又进一步,与“玄”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了,我们留到下一个关键概念“无为”来谈,这里我们就不详谈了。
? ? ? ? 接下来我们回扣到文题中“玄之又玄”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 ? 对于人来讲,“玄”是由于对陌生事物的好奇与不安而从初遇到认识,从知少到知多地探索、实践陌生事物两位一体中一步的过程,那么“玄之又玄”就可以是由于对陌生事物的好奇与不安而从初遇到认识,从知少到知多地探索、实践陌生事物两位一体的连续的过程。举概括的历史例子:人类的经济基础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机器生产再到网络交互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不计其数、随时作用的“玄”之一步过程的作用中累计而成的,即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极限的挑战,这些壮美的创举将永远载入人类的史诗画卷:走出森林、播撒草种、建立政权、探索海洋、设计机器、研制电脑、遨游太空、深潜海底、互联网络、知识经济……
? ? ? ? 对于宇宙万物来说,“玄”就是一切事象从无到有、逐渐扩展蔓延中一步的过程,那么“玄之又玄”就可以是一切事象从无到有、逐渐扩展蔓延的连续的过程?!靶中笔恰靶敝徊焦痰姆锤丛俗?,构成在其作用下一切事物的周行不殆,即“周易”(关于“周易”的解释以后文章中会说到,简单地说“周”不是代表周公、周王朝的姓氏),如同发动机,活塞转轴的一个个运动周期构成的连续运动。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中发展的观点对等,并且不仅只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归纳事实得出发展的普遍性,而且作了“玄”的假说,用“玄”的作用原理推导出发展的普遍性。这个问题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逃避了“发生”的问题,仅将其归结为本原的物质、笼统的规律与具体的历史,这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风格特色与卓越之处(关于此以后文章再详谈)。
? ? ? ? “玄之又玄”就是发展的过程。上面讲的第二章的前半部分与第三章的前半部分,就是无数次的“玄”与无数加一次的“玄”,即向前发展了一步。
? ? ? ? “众妙之门”我理解的意译是:(“玄之又玄”)是众多奥秘(像一个四合院的墙外样貌)产生的门径(从里发生,至外显露)。这是老子给我们的提示:“玄之又玄”的结果就是宇宙万物每个时期的状态,所有的奥秘都在“玄之又玄”的过程中,所以我们可以用“玄”的作用原理去探索“众妙”的发生源流与解决办法。
? ? ? ? 在“玄”与“道”的关系方面,既然“道”贯穿天地、生发万物、处于顶端,那么“玄”只会处于“道”的下位?!靶笔欠⒄?,是某种动力的结果,包含于“道”之中。此问题尚待探讨。
? ? ? ? 本文围绕“玄”的核心,从类比猜想,到第一章前半部分的源流,再到第二、第三章的印证,最后回到第一章阐述其延伸“玄之又玄”。其间联系了一些人物、理论和例证,适当拓展引申,并留下了向以后文章的接口。我仅从整体与具体前三章谈“玄”,没有联系具体余下章节,并且只是一人之见,多有偏差,待君商榷。
|关联篇:群力并向【和而不同读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