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网上有一篇爆文流传了很久,题目叫做“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直接百度搜搜看。此文一出,我先是深深赞同,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有做表面工夫的时候,但随后便深感脊背发凉,吓得我浑身都是冷汗。我感觉文中的形象和我完全一样,句句戳中痛点??墒巧钏贾蠓⑾殖俗栽鸷鸵还赡吹娜种尤榷?,我再也找不到其他的感受。我依然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这种情况,一段时间之后又是继续沉沦与挣扎。所以今天,我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一系列的理论解释和解决办法,希望能起到比鸡汤更好的作用。
先看一些例子
1.少时壮志大如天,成年温饱已最甜
小学时总会有老师问,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呀?大家也总是齐刷刷地给出诸如宇航员、科学家、飞行员、富翁、作家等等社会顶级名流之类的答案。那个时候的我们以为一切都是轻松容易,水到渠成的事情,好像没有一点鸿鹄大志都不好意思在班上混下去。
中学时家长再问,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呀?很多人的答案就成了商业精英、技术总监、老师、医生等等较为一般的职业。
而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之间再问起来已经变成了,你工作找到了吗?这个时候的我们看起来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力了,只能同生活苟且在一起为着生活而奔波。曾经的梦想早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账单砸得粉碎。
成功人士都说人要有梦想,为什么我们最后竟然向生活妥协了呢?
2.我的兴趣多如毛,全都学成响叮当
我们家乡有一句俗话,叫做“半瓶水响叮当”,意思是一个人在掌握一种本事只有一点的时候最容易叽叽喳喳到处显摆。
从小到大我的兴趣都非常多,但真正学好了的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的东西都是浅尝辄止,到最后一事无成。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我兴趣那么多还是学不好呢?
3.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的房子在何处
自古人们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我看过那么多的书,知道那么多的道理,为什么我的生活还是没有起色呢?
4.好学积极好少年,思考只到新词典
有人说,学习在于不断地探索新知识。
我们现在拥有了谷歌百度,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可以不用经过大脑思考只要网上搜索一下就能知道答案,但这还不是最糟的,因为从理论上说一直不断的搜索下一个答案也能建立起我们对于新知识的认知。但问题在于有很多人当一个问题的解答中出现一个新名词的时候就以为自己知道了答案,便不再去思考。
既然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为什么我们还是宁愿选择浅尝辄止呢?
5.心有豪情热似火,行动起来温如牛
据统计,拖延症的情况在当今90%的人中都存在。
为什么我们心中明明有那么多宏大的计划、催命的截止日期但我们就是动不起来呢?
6.勤奋不是万金油,思维懒惰蝇无头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为什么我们会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并用一种十分低效的方式事倍功半地艰难地完成了任务还笑嘻嘻地夸自己努力呢?
学习一些理论
(注:以下理论均来自我对学术材料 的理解,不代表严谨学术用语)
爬虫脑:人类大脑中较为久远低级的结构,主管情绪等低级反应
爬虫脑,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低级的属性,因为这一结构可以一直追溯到爬行动物,也就是说它的基本功能在几乎几亿年前就已经固定了,即主管基本的情绪,像愤怒、愉悦、难过等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上至人类,下至各种宠物甚至小动物我们都能对同样的刺激做出类似的情绪反应。
同时,这一结构也因为进化了几亿年的时间,因此在人类的大脑中具有非常强大的决策权。比如被人挑衅产生愤怒之后,我们一般都会立即采取反击措施而不会去理智地分析后果;我们在看电影时被刺激起悲伤情绪之后几乎立刻就会有强烈的反应,比如难过,想哭等等。
正因为这样的机制,才使得我们的祖先甚至于远古生物能够在自然法则下生存下来。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机制,我们才有了一旦出现情绪反应就要立即去做的短见。爬虫脑让我们更轻松也更自然地去追求当下的享乐和满足。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明知吃太多高热量的食物会长胖但却依旧控制不住当下的欲望的原因。而这也涉及到了为什么我们理智的大脑如此之弱的原因。
我们可以把爬虫脑理解成一只及时行乐猴。因为它只能看见当前的利益。
前额叶皮质:人类大脑中新进化处的使人区别于其他生物拥有理智思维的结构
我们思考、计算、想象、语言交流的能力正是基于前额叶皮质这一独特的结构,但它的出现的时间相比拥有几亿年的爬虫脑却晚得多,因此虽然它能够让人类拥有理智思维,但它对我们行为的控制力远远不如爬虫脑强大。
前额叶皮质因为拥有思考想象的能力,所以我们能通过它做出一系列的规划,可以通过它去理解未来。
但它和爬虫脑之间的沟通却有问题,因为爬虫脑不具有理解抽象和未来的能力,爬虫脑只能感受情绪。正如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常?;峤嗽谒伎脊讨械哪诓慷氛枋龀梢桓鎏焓购鸵桓龆衲е涞亩氛谎颐窃诮芯霾?,尤其是摇摆不定时往往都是因为无法协调前额叶皮质和爬虫脑的冲突。
可能你会疑问,既然它们都是我大脑里的结构还想的不一样,那我到底是谁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在哲学中早已讨论过,这里只从认知心理学方面做一定的阐释。我们大脑中的两种结构哪个占上风时,我们就是谁?;谎灾?,当前额叶皮质更有精神的时候我们就偏理智,而爬虫脑更有力量的时候我们就更偏情绪。但,大部分时候我们是偏情绪的,因为它们俩在斗争的时候存在用进废退的原则,同时我们的爬虫脑已经进化了亿万年用了无数次。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理智,让自己理智思考的时间慢慢变长,那么你很可能变成一个完全情绪化的只知道及时享乐的原始人。
逆向合理化:我们前额叶皮质中理智的大脑会将我们做的不理智的事编造一个故事让我们相信这是合理的
设想这样一种情景,在你看到自己越来越粗的腰围决定减肥不吃零食的时候,刚坚持了三天,一天晚上,宿舍的室友进来带来了一盒巧克力请你吃。你是吃还是不吃呢?
这个诱惑直接就刺激了爬虫脑的及时行乐猴,它十分迫切并且强势地要求你去吃,但你弱小的前额叶皮质在一旁弱弱的思索:“这个吃下去我估计又要长胖了,那减肥计划就泡汤了吧”。于是他们俩就开始斗争,你显得十分痛苦、纠结。然后慢慢地,你的前额叶皮质在及时行乐猴的诱惑下开始做出了一点让步——就吃一块,一块肯定没多大事的。(这个时候已经在逆向合理化了,因为之前我们的假设是坚决不吃零食。)但事与愿违,在你吃完一块巧克力之后,及时行乐猴受到的刺激更强,它很开心变得很有力量,于是瞬间就让你的前额叶皮质屈服了。这时,你的前额叶皮质只好像一个弱者一样发挥阿Q精神说:就今天吃肯定没多大事的,人总是需要点休息的嘛,以后一定要控制住自己。
所以其实你没有必要自责,因为我们的理智总是这样禁不起诱惑。在最后一部分我会给出一些解决办法来应对这样的问题。
大脑原则:能不用就不用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能获得的热量是非常少的,但偏偏大脑又是一个极其耗能的器官,会消耗身体热量的40%。所以当时我们的祖先的策略就是尽量使用习惯性的动作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重新思考方法,而这个策略也被我们一直继承到了现在,以至于我们用理智思考的时候总会感觉非常困难,因为这是一种?;せ疲苊馕颐枪扔媚远哪芰?。我们能够做一天的体力劳动,但如果高强度的学习2个小时估计很多人就会感觉完全学不进去无法集中精神思考了吧。
此外,我们的原始大脑倾向于知道更多而不是更专业。因为在原始时代,人们知道越多的果实种类、草药类型、食物储藏地点、水源地、狩猎区等等就越能获得生存机会。因此这一特性就一直延续至今,即使当前社会需要更多专业型的人才而不是全知全能的通才,毕竟我们已经有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这样的工具。
最后,强调一下我们的大脑进化了至少几十万年,但我们的文明是最近一万年才有的,尤其是现代信息文明是近几十年才有的,而我们都知道自然进化的速度远远比我们文明发展的速度。因此,我们实际上只是活在21世纪的原始人,拥有21世纪的知识和技术但是只有原始的身体和大脑。
用所学理论理解问题
回到前面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马上投身工作用自己以前的方法和习惯尝试解决新问题而不是先思考新的解决方法。(问题6)
1)以节约能量为目标
2)一旦我们投身到切实的行动中,爬虫脑就会感到快乐和充实
因为大脑并不习惯这样的方式,它还是本能地会以节约能量为目标,这是人类的本性之一。此外,这个问题还涉及到爬虫脑的特性。一旦我们投身到切实的行动中,爬虫脑就会感到快乐和充实,就像一只好动的猴子总想做点什么,虽然这种情况下我们理智会觉得很迷茫,但你总会又转念一想说,我都这样努力了,我都在行动了呢。
再解释为什么思考深度总是倾向于浅层化。(问题2&3&4)
1)首先我们的用脑策略是能不用就不用,所以我们问题倾向于先去查找资料、问别人而决不会是自己先思考问题的本质。
2)此外我们在思考的时候爬虫脑这只猴子会无事可做而不开心,所以当我们一旦动起来去查找资料时猴子就有动力了从而麻痹了我们理智的前额叶皮质。
3)我们的原始大脑倾向于知道更多而不是更专业。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总是浅尝辄止地知道了一大堆新名词但并不知道这背后更深层的知识体系与逻辑。以至于包括我们的兴趣在内的东西最后都会被本能整理成知识面而不是专业技能。我们的原始大脑依然固执地认为我们知道得越多越有利于我们生存,因此即使你很努力地想深入专研某一爱好,但总是在半路被其他有意思的事所吸引。久而久之自然一事无成,什么东西都只学了个皮毛。
接下来解释关于拖延和壮志难成的问题。(问题1&5)
所谓拖延,不过是我们明明有心按计划完成未来的任务但往往被当下的诱惑所吸引,最后导致工作一拖再拖只能草草了事。拖延放到人生长度上也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壮志难成的问题。所以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人会明知计划在那却不去做呢?
1)我们已经知道,产生理智的前额叶皮质是能够理解未来的,而掌管情绪的爬虫脑则只能感受当下的情感。
2)我们的计划、目标、人生愿景甚至是梦想都是未来的,而我们身边的各种零食、微信消息、同事的问题等等都是当下的。
3)同时,爬虫脑往往对身体的行动拥有更强的控制力。
4)最后,前额叶皮质具有逆向合理化的能力。
基于这三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拖延了。因为爬虫脑一旦看见身边的诱惑或者当下存在的压力就会马上命令你的身体去解决问题,而理智的前额叶皮质往往没有能力来对抗。另外,当我们的身体听命爬虫脑之后就会进一步加强这个过程,使得我们越来越难以从当前的享乐和分心的事中抽身而出。最后还会自己欺骗自己说:这个没有什么,反正未来还长着呢。
正如我之前经常在早上的时候刷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这样的碎片消息,虽然我在前一天已经列好了当天的计划,但常常想毕竟还早,刷一会儿也不会有什么事,结果直到将所有的小红点都看完了,朋友圈也刷到了前一天的信息才结束,而这个时候往往也已经无法再集中精力做事了。
看到这里,好像我们没有办法能够解决好动的爬虫脑猴子了,但其实从我们经常讲的一句“以情动人”就可以窥见端倪。因为未来的计划是只能由理智理解的,而要将这种理智能够理解的东西传递给爬虫脑来说服它我们只能通过调动情绪。这个在最后的解决办法部分会阐述。
(附一点关于大脑喜欢完美的设想:我们小时候是有勇气试错的,所以我们小时候会不懂就学。但成年之后往往会迫于面子或者自我年龄阅历的欺骗而去追求完美,要求自己要在第一次就做到最好,而事实上这是不合理智的。至于具体原因,留待想清楚之后讨论。不过在做事方面的启发就是:放下面子,大胆去做,错了大不了重来,而一直拖着不做期待完美并不能让自己突然就能够完美地完成目标)
给点药方
虽然我们的大脑是如此地不适应当下的信息化社会,但我们强大的文明依然有办法找到解决办法,让我们的理智更多地发挥用处。我们只需要针对大脑的特点对症下药即可。
和猴子妥协——从此和内心斗争说分手
既然我们的猴子好动好玩有脾气,那么我们就顺着它的意思来,先让理智慢慢增长最后达到与自己握手言和的目标。具体的指导思想如下:
1)我们需要训练猴子。
正如我们训练小猫小狗一样,我们要让大脑中的猴子听话就得好好的训练它。先推迟满足让猴子去做自己不情愿的事,直到完成任务后给予奖励。并且慢慢地将这个奖励的时间延长直到自己的理智已经可以完全胜任控制这只猴子。
以健身减肥为例,这件事肯定是和我们的进化是相违背的,因为在原始时代储存热量对人类来说是天大的事,否则很容易就饿死了。所以猴子从一开始肯定不愿意去做这样违反人性的事的。但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先坚持试试,坚持三天之后给自己放一个小假大吃一顿。如果这个时间依然太长的话可以先缩减,然后再慢慢加长。到最后就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这时就再也不需要用理智强迫自己内心的猴子去做它不喜欢的事了,因为此时对它来说减肥是可以得到好处的。
这也就是经常说的习惯的力量,对于治疗拖延症也有奇效。
2)成就感很重要
原理和上一条基本类似,不再赘述。
3)学会用情绪和猴子沟通
既然猴子不懂未来、不理解将来的好处,那么我们就把将来的抽象概念转化为猴子能够理解的情绪和压力。
还是以减肥为例,我们理智知道如果一直肥胖下去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但猴子并不知道。所以我们只需要想象未来我们躺在病床上,浑身上下堆满了脂肪,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因为太胖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吃好吃的自己只能吃没有任何味道的营养餐,同时还需要通过药物、针灸等痛苦的手段来治疗……
这个想象越是有画面感越好,当自己真的为之震惊和难过的时候说明这个时候效果就达到了。同样的方法也能用来治疗拖延症,只需要将肥胖的自己想象成被工作缠身的自己即可。
如何让拖延症不再来
这个有两部分和上面关于内心斗争的完全一样,此处不赘述,只列出基本原理。
1)习惯的力量
2)想象未来的紧迫感
3)蕃茄工作法——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们已经知道猴子喜欢动起来的感觉,而对于将来的结果并没有直观感受。所以我们只需将未来的结果分解为一个个小的过程,让自己在每一个过程中专注做事。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我们内心的猴子不再抵触,因此能够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二是当每一个小的过程完成之后我们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成就感,这样的正向刺激会让我们更有动力完成剩下的工作。
关于蕃茄工作法可以在网上搜索原文,这里贴出我的理解和使用方法。
1)将大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可以直接上手的目标,并给每个小目标预估蕃茄时间(一般为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列在本子上。
2)开启蕃茄计时器,推荐智能手机的软件(能够断网的),我使用爱今天
3)在25分钟的工作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工作,并记录自己所受到的外部干扰(如同事请教,短信,电话,微信消息等)和内部干扰(如走神、脑中冒出的奇思妙想等)
4)25分钟之后休息5分钟,停止一切工作相关的事情,让大脑处于放空的状态,可以四处走走,稍微整理一下桌子,喝口水等等。休息结束之后再开始下一个蕃茄
5)在4~5个蕃茄之后休息15~20分钟,可以将前面积累的干扰分类看看哪些需要做,哪些不需要做,哪些可以在2分钟之内完成等等(这种小任务需要马上解决)之后再开始下一轮的蕃茄。
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时间管理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关于时间管理会在另一个系列里给出,敬请期待。
合理运用大脑
大脑作为我们最有力的武器和最宝贵的器官,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使用它呢?
1)不熬夜,不过度用脑
老生常谈,不多说。唯一一点:当前额叶皮质疲劳时,爬虫脑就会占上风,那时我们做的事几乎都是本能反应。所以,很危险。
2)不要把大脑当成记忆工具
虽然人类大脑的记忆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但我们如果不用正确的方法去记忆而只知道勤奋地机械记忆,只会让它越来越疲劳,越来越记不进去。因为大脑,此处特指前额叶皮质,是用来思考和推理的结构而不是用于记忆的。因此,实际上高效记忆法也是需要我们的理解的参与,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知识我们理解之后相比机械重复更容易记住的原因。
在这个方面,其实大多数人做得都很差。尤其是在高效学习时更是如此,我们脑子里总是想着上一步的解法而不是将其写下来,结果导致我们的思维一直在原地打转。但一旦将其呈现于纸上,就能大大拓宽我们的思路。这个在时间管理方面也有应用。当我们使用宝贵的工作记忆去记住自己要做的杂事时就必然占用了可以用于思考的工作记忆,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将脑子里出现的想法及时落实在纸上或其他媒介上,并且这个时间不能等待太长,太长则会忘记。
以上,完结。
总结一下观点
本文主要探讨了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爬虫脑和前额叶皮质的特性,并将其用于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最后基于我的已有认知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其中,关于爬虫脑和前额叶皮质结构、起源、性质的知识来源于《自私的基因》、《怪诞行为学》、《拖延心理学》、《超越智商》、《暗时间》以及刘轩的线上心理课堂;
关于记忆原理的知识来源于《如何高效学习》、《学习的本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关于时间管理的知识来源于《小强升职记》、《拖延心理学》、《蕃茄工作法》、《尽管去做》、《与时间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