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几段金庸老爷子的描写:
只见那人一身白衣,轻裘缓带,神态甚是滞洒,看来三十五六岁年纪,双目斜飞,【面目俊雅】,却又英气逼人。
————这是杨逍吗?不好意思,这是欧阳克。
那男子约莫四十岁上下,【相貌俊雅】,穿着书生衣巾。
————这是杨逍吗?不好意思,这是慕容博。
但见他五十岁上下年纪,【相貌俊雅】,只双眉略向下垂,嘴边露出几条深深的皱纹,不免略带衰老凄苦之相。
————这是杨逍吗?是的,这是杨逍。
如果这样看来,其实最符合杨逍形象的应该是吴晓东老师。
所以我觉得,很多我们喜欢的人物都是经过艺术的加工、甚至再加工的。很多时候当我们说“某某某饰演的某某某才是真正的某某某”时,其实说的也依旧不过是我们主观上更愿意去接受的那个形象罢了。也许只是因为这个形象正好就戳中了你内心的某个点罢了。
同一个编剧,从孙版到林版,我能感觉得出来编剧的笔法在成熟,他塑造的杨逍已经从当初那个琼瑶式的言情男孩成长为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成熟男人。
若干年前当我还是小女孩时,我可能更倾向于对一个会给我念诗、带我看星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充满幻想。然后我看到了孙兴版的杨逍,甚至一度认为孙兴的杨逍是不可取代的唯一。
而现在,我发现自己可能更会被一个尊重女性、爱护孩子、心怀大义的人物所吸引。
于是,我很愉快很开心地接受了林雨申版的杨逍。
其实后者也没有取代前者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我觉得他们更像是两个平行世界的同名人物,互不干涉地各自在我心目中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所以,在这件事上没有什么绝对的“除却巫山不是云”,毛爷爷说过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所以,突然有一天,你接受了一件新事物,说不定就是意味着你又长大了呢。
至少对我而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