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2.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体现了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4.反映资本家对个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m/v)
5.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6.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使剩余劳动时间各延长2小时,则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应分别为(150%,300%)
7.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8.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c/v)
9.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10.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利润率应大体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11.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借贷资本)
1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3.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14.劳动力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
15.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16.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17.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二、主观题
18.简述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答: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起来,并使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19.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资本通过组织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并不断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1)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深刻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趋势。
20.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是怎样在资产阶级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的?
答:剩余价值具体形式包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息、银行利润、农业地租等形式。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表明,资本主义社会所生产出来的全部剩余价值,要在工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等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由他们共同瓜分全社会劳动者所创造出来的全部剩余价值。
(1)产业资本的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生产的,可变资本的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在资本家看来,他的全部预付资本,都参加生产过程,都是获取剩余价值所必须的物质要素,所以,都是他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这样,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2)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导致各部门利润率发生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变化的情况。资本家为了追逐较高利润率,其本又会向相反的放学转移,一直继续到通过不同生产部门价格变动的自发调整,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在各个生产部门投入等量资本都可以获得等量利润。利润的多少。似乎完全取决于预付资本的数量。由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会逐步提高。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铜梁预付资本所获得的利润量会逐渐减少,从而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3)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具体途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商品的购买价格,其间的差额就包含着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职能资本家通过使用借到的货币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以获得平均利润。但是,这个平均利润不能由职能资本家独占,而必须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
(5)银行向外货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
(6)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雇佣农业个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业个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平均利润形式由农业资本家所占有,另一部分以地租形式由农业资本家缴纳给土地所有者。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变化,如美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体。自有自营,农业收入全归农民所有。
21.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后果。
答:一、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夸大对个人的剥削和统治。二、资本积累的后果: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22.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答: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1)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所以叫做可变资本。(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23.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答:(1)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它为一切社会所共有。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的过程,其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2)资本家会迫使个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创造其自身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其创造出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因此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
24.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答:(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来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为了降低个人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25.简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方法。
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营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1)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从而增大或减少市场的货币供给量。(2)最低准备金率政策。提高最低准备金率会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降低最低准备金率则会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3)再贴现利率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向其再贴现的利率,可以相应地减少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
26.简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答:(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个人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从而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27.试述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实质及其后果。
答:一、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由两方面决定:1.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加资本总额,以扩大生产规模。2.竞争——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便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二、资本积累的实质 1.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2.资本规模的扩大,使资本家能够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三、资本积累的后果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相对过剩人口与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和劳动力的供给日益绝对增加有关。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为: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28.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单个企业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吗?
答:(1)超额剩余价值即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等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资本家获得更高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2)由于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个别价值降低,因此单个企业一般不能长期稳定地获得超额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