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几个最近的职场感悟:
不要太专注
第一,千万不要太专注。
这一个月都在抖音开直播荐书,由此接触了十多家出版社。
其中有个出版社的编辑,积极、勤奋,每天都会联系我们运营小哥,问,媛媛姐有没有看上我们家的书。
很抱歉,每次都没看上。
但是我看上她了。
我跟运营小哥说,这个女孩太努力了,晚上12点还不睡觉,还在为公司的事儿上蹿下跳,活力四射。
能不能把这个女孩挖过来?
后来聊上天了,姑娘告诉我说,她只能做文学类的书,其他的不懂,能不能行?
不太行,我们直播间推荐的社科心理类更多。
由此我感慨起出版社的体制,其实是所有大公司的体制来。
文艺的话说,这叫“工人的悲歌和后工业时代的苍凉”,简单的话来说,现代企业管理带来的工作细分。
没有哪个大CEO是不懂点财务、人力、管理,甚至法律的。
但是大CEO都把公司的岗位划分得很细致,一个人只做一个环节的小事,做很多次,这样就能够节省培训的费用,避免出错的几率。
而在员工身上的副作用就是,他们的路,越走越窄。
我接触的出版社,有按照书的类别分工的,可以细致到:名人传记类、儿童科幻类,也有按照年龄段划分的。
年纪轻轻的时候走入这种划分,会导致换工作艰难,别的公司未必有匹配的细分岗位,二来职业风险大。
个人成长也有边际效应递减,越熟练的时候,成长的速度越慢。
资历增加,薪酬变高,对公司来说,成本变大,很容易被后浪淘汰。
所以年纪轻的时候,还是不要过早地跨入细分,最好还是摸索出一个值得进入的细分领域。
别向下行
第二,别向下行。
以下这段话来自饭否的一位网友:
“我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我以为往下走工作比较轻松,实际往上走反而比较轻松,因为层次高的人脑子比较清楚,做事讲道理。小地方很多人脑子转不开,你每天去跟他们吵吵,时间精力都浪费在这上面了?!?/p>
这句话,我又想起来,是因为几个事儿。
一个是我最近面试的童书编辑。
当时她来公司面试的时候,手上有两份offer。
她问我,应该选哪个?
我很坦诚地说,我们公司做的是直播,属于销售里节奏最快、最极致的形式,相对来讲,比较难。
但我内心想的是,如果是我,我肯定选择媛创。
正是因为难,做了这个,再做其他的,就绝对不会有问题了。
年龄越大,越不敢去挑战难的工作,人生越容易向下了。
像之前我合作过的一个做营销的大哥,一直蠢蠢欲动想跳到游戏行业,但是始终没有动。
他跟我说,媛媛,我37岁了,我如果向上选择,风险太大了,搞不定怎么办呢?我还有两个孩子。
所以,只能趁年轻,向上行。
另外,容易的事情,未必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最近打算和当当搞合作,我找了朋友直接帮我问了俞渝总,很爽快地就推进了事情。
反而到下面,会有一堆的事情,他们其实也不是思路僵硬,是权限太少,容易内耗。
放弃一些需求
第三,放弃一些需求。
用百度搜索资料,往往输入一两个关键词,就能搜到既全面又准确的内容。
但添加到四五个关键词后,搜到的内容可能更加精准,但同时也变得非常狭隘。
找工作也是这样。
以前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就是有人会按照距离选择工作。
租的房子在燕郊,就只找国贸这一片了。
于是可选范围就变成了,国贸这一片的,喜欢的工作,且薪资不错。
在我心里,工作的行业、公司的性质、职位、发展前景是第一位的,然后是薪资。
一个决定未来的发展,一个决定眼下的钱。
其他的,我都不在意,所以我住哪里,跟着工作走。
哪怕工作好出一点点,我也愿意走得远一点。
但后来也明白了,很多人并不认为工作是第一位的。
我们这种人,都有些事业狂。
前路漫漫,生活很难。我们确实需要对工作提一些要求,才能够让自己不那么难过。
但要求越多,走的路口就越窄。
所以不要去吐槽某个工作有缺陷,没有哪个工作是没有缺陷的,你得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去容忍一些缺陷。
如果把我们内心的愿望全部说出来,其实很多人想要一个钱多事少的工作,可这两个条件一卡,抱歉,世界上没有这个工作。
所以要从各个条件中找出自己最在意的那个,把其他的条件都放宽,未来的路就能够走得更宽。
写在最后
这是最近在频繁面试中得出的几个启示,分享给年轻的你们。
想要告诉你们,职场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重点的任务。
一定要学会从自己的工作当中跳出来,学会俯瞰,这样你才能看到自己的人生路径上存在的问题。
另外,一定要提前做设计,人生如果不设计,就会瞎走一通,不知道走到哪里去。
如果你能够提前给人生设计好,并且不只设计一条路径,就会发现,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