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很长一段的留学生活之后回国,小猫似乎变成了半个客人。
虽然刻在骨子里的乡土气息从来没有离去,但它的变化确实让我惊讶。
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天津吗?
还记得在上次离开之前,夕阳照耀着意风区,宽阔的海河,深邃,优雅,还照着集装箱纷至沓来的港口;
教堂的主楼,巨塔林立,和围绕它们的墙垣一起,沉浸在金黄余晖中,闪闪发光;
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每一寸都在显示这片土地的富饶与幸福。
而如今,“我怀着羞怯的喜悦朝一片宏伟望去,却看到了一堆焦黑”。
不,我并不是说它的风景变了。
这座城市依然美丽,但它所显示出来的只有一片生活的寂寞和经济的凄凉。
以城市的中心、最受欢迎的旅游区——古文化街为例:
距离过年没有几天了,却没有几个人出来逛街、置办年货。
曾经最热闹的商业街,如今已经看不到几个消费者。
在实体经济客户大量转移至电商平台的情况下,多数铺子的经营状况不佳,再加上无法承担中心地段高额的租金,只能倒闭。
一些仍然撑着开下去、过去人来人往的百年老店,即使物价下跌依然空无一人。
以前充满欢声笑语的茶馆冷冷清清,说书人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穿着单薄的长衫,站在路边拼命地吸引着为数不多游客的注意力。
拼多多上有更便宜的物品,何必逛街?视频网站上有免费的相声,又何须花钱到茶馆去听?
电商给客户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是真实的,但它导致的失业、工资下降也是不可忽视的。
新闻联播中,官方给出的年度GDP增长数据是5%,认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会顺利完成。
然而,经济增长所计算的是总量,而其中不同人群所占的比例和份额则是相对模糊的。
相对于电商的高速发展,实体经济反而更好地体现出了大多数人民普遍的生活状况。
由于经济转型的速度过快,许多行业市场被电商所垄断,国内人群的贫富差距悬殊。
80%的收入流向了少数带货的网红,而大部分的居民只能共享剩余的20%。
其中,大部分电商的收入被用于洗钱或投资到境外,导致国内经济节奏出现问题,国民补助减少。
所以说,客观来看,国内电商的高度参与或许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当竞争,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到线上销售的成本能有多低,而官方也并没有做好对网上物品价格的严格把控。
平台经济发展中,平台对商家、对消费者的过度补贴,造成实体经济已无活力,甚至强迫线下经营者做了亏本买卖。
相比较之下,在一些电商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国家,当地居民的平均财富状况反而更加稳定。
例如在新加坡,政府将收入重新分配,并且对实体经济进行投资,并且高度多样化实体店,保证了人们基本的工作需求。
荀子言: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所谓民生福祉,不能仅仅存在于少部分人群。从这方面来说,政府需要认真考虑控制电商在市场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维护实体经济所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