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23号“世界读书日”观看并收听了罗辑思维举办的在线分享会。罗胖邀请了十位行业大咖来做分享。
从晚上6:00到零点过,六个多小时,时间有些长,不同分享中,有印象深刻的,也有感触不深的。对于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方面,想做一些回顾。
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四个人
王潮歌
王潮歌推荐的是《浮士德》,她先是介绍了书中两个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米菲斯特”之间发生的故事,即老年的浮士德请求魔鬼米菲斯特为他达成各种各样的愿望,并且用自己任何拥有的东西来做交换,接着引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随时都在发生的交换。
她说:最后你会发现,你最后交换来的东西是不能和你失去的东西划等号的。商业上经常说一个原则,什么都可以用来买卖,无外乎价钱高低,然而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换的?比如亲情、友情、爱情,或者是柔软的内心。你以为浮士德是谁?是你!你以为米菲斯特是谁?也是你!你想拿什么样的东西去交换呢?这本书已经达到了哲学思辨的层次,可以作为人生的总结,也可以作为年轻人怎么活着的指导。
王潮歌说她读《浮士德》,拿起又放下,第四次才能读下去,这一读就是三十年,让我觉得这本书是非常难读懂的,而且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没办法领悟到其中的精髓。然后正如罗胖对王潮歌的评价,王潮歌的口才真是非常好,她能将一本晦涩难懂的书,用简单的语言,吸引人的故事,从中引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昨晚十位大咖分享的书中,如果非要买一本的话,我觉得就是她介绍的《浮士德》了。
雕爷
雕爷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本是《万万没想到》,我对后者的印象比较深。
《万万没想到》里边有一篇关于方法论的文章,讲了“刻意练习、微小改进、及时反馈,高水平重复一万小时”。这里面的“一万小时”的理论来自《异类》这本书。
先前我们以为的“一万小时”很可能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量的积累,而不是质的提升。而如果要高水平重复一万小时,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我们需要同时具备三个维度,先找出刻意练习的事,将它分解后,针对小区块做微小的改进,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所谓的教练在旁边紧盯。
以前的我特别讨厌重复,但慢慢的我发现,周围的人,甚至是那些成功卓越的人,都无法避免重复做同一件或者同一类事,而普通人和优秀人的区别在于,是否能从重复的事中得到更优秀的结果。人都是有惰性的,能否走出“舒适区”,又需要来自外界的压力或者自身的动力督促自己改进。
王潇
罗胖在介绍王潇时说:王潇本人就是一本书。她太美了,我都不敢看。
这次的读书会,阵容很强大,宣传海报比格也显得很高,无形中增加了我对它的期待。不过,直播中大部分嘉宾的穿着我还是有些意外,前面的几个人穿T恤,还有破洞牛仔裤,以及休闲鞋,让我不得不以互联网公司文化的视角来理解他们的穿着。 ? ?
直到王潇的出现,她穿着一条蓝色的类似丝绸材质的连衣裙,宽松又有质感,搭配浅蓝色的高跟鞋,化着精致的妆容,小巧的耳环是恰到好处的点缀,连用来做广告的效率手册的封皮颜色大概也是精心挑选过的,玫红色和她身上的蓝色也是互相映衬地特别漂亮。她一坐下,我浑身都激灵起来,一边听她说话,时而还微笑一下,特别美。将近四十岁的女人,真是集美貌和智慧、外在美与内涵于一身。
所有人的分享中,她的介绍,我听的是最认真的。如果将昨天所有的嘉宾比作一本书,那么王潇这本“书”,我是愿意第一个去读的。毕竟人是视觉动物,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能吸引别人的,一定先是身形、容貌和精神状态焕发出来的气质或者气场。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觉得她穿得太矫情,别人都那么随意,你非得弄得跟要参加晚宴似得,那么隆重干嘛?就像有人评价我说:你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了吧?周末休闲的时候,干嘛还要化妆?出去买个菜么还擦个口红干嘛?有人看么?
其实我只是认同潇洒姐的价值观。我就是要美美的,这样我自我感觉更好;我把事做得更好一点心里更有成就感;活到淋漓,要么勇猛精进,要么混吃等死。
如同潇洒姐的新书所说: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是一句誓言。
罗胖
罗胖借由推荐金圣叹的书提出一个词:维度。就是从不同于别人甚至别人看不到的角度看问题。
罗胖说:比如现在很火的视频直播现象,其中很多现象我是理解不了的,这就需要我们带着一颗“菩萨心”,努力进化出一个维度,去尝试和理解新事物。
这大概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吧,对新鲜的事物永远抱着好奇、探索和研究的态度。
有趣的视角
除了上面几位嘉宾,有两位是我不太熟悉的,聊的也是我平常不怎么关注的领域,但听完他们的分享,激起我对这些领域的兴趣。
陈晓卿
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大江南北,好多高校甚至模仿它宣传了各自学校的美食。当时的我也特别爱看这个节目,视频中,导演将食物和与食物相关的人物放在一起来讲述,既突出了食物的美妙,也流露出浓浓的情感。由此也对这位导演心生敬佩。
昨天他介绍了两本书,一本是《舌尖上的历史》,一本是《甜与权力》。如果把书名里的关键词提炼出来:食物vs历史,甜vs权力。这两组词,如果不了解书的内容,真的会觉得,它们俩一点都不搭界嘛。简单或者浅薄的食物,怎么能与厚重的“历史”和深邃的“权力”产生联系呢?但是因为有《舌尖上的中国》里将食物当做情感的维系和寄托的铺垫,让我对食物背后的文化意义产生了兴趣。
老六(张立宪)
这是读库的创始人。他介绍的是自己新的读书品牌“读小库”系列,是给孩子们看的书。当然我不是家长么,也不是特合格的受众么,也就比较随意地听他讲。
但当他打开一本童话书,翻到故事中的插画时,我惊呆了,我小时候没有看过印刷那么精美、插画那么大幅还那么好看的书,而且插画翻完一整页,翻过去又是插画,往下翻,足足翻了五六页,都是插画,这就好像给读书的小孩营造了一个梦幻的花园,一个彩色的世界,孩子在里面可以恣意地想象,激发他的审美或者创造力。真希望重回一次童年,沉浸在那么美丽的故事当中,会给将来的自己带来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如果自己有小弟弟小妹妹,或者亲戚家的小孩,送他们礼物的话,这种童话书会是很好的选择。
面容
一个有成就的人,他的长相跟普通人会有什么不一样?这里所谓的“长相”,不一定是长的好看,而是给人感觉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它让人有一种想要靠近而不是疏离的欲望。
以前在微博上有关注一个大V,专门讲面相跟命运之间的关系。刚开始还挺有兴趣的,但慢慢觉得这不是认为人的命运是天生的么?然后任何后天的努力没有任何意义么?那么我认为我眼睛太小、鼻子不挺、颧骨很大、耳垂很小,一副面相不太好的样子,那么我是不是该去shi一shi呢?于是我取关了。
昨天在听这些大咖分享的同时,我也在一边观察他们的容貌。并不是所有嘉宾都那么年轻漂亮、符合大众的审美,但是看他们讲话的样子,他们有时候会笑,这笑里面透着自信、和善、调皮和智慧,他们的眼神很清澈、很深邃、还透着悲悯,他们的神情有的专注、有的放松、有的执着、有的豁达、有的欣喜、有的饱含激情,真是太有魅力了!
我很好奇,是因为他们生来有这么好的面相而使他们成为这么好的人呢,还是因为他们跨过千难险阻成为人中龙凤,因为有好的精神状态而显现出他们好的面相?
我觉得答案应该是后者。不是说一个人吃过的食物、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会变成自己当下的样子么?作为一个“无产者”,鸡血又可以满格了!
读书的态度
罗胖说:读书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无非是穿越到另外一个时空,和一个有趣的人交谈而已,把他的经历变成我们的经验,把他的知识变成我们的见识。
马东说:读书就像穿内裤,是不好拿出来跟人分享的,谁知道你里面穿了还是没穿呢?
王潮歌说:书是必需品,读书是一种生理反应。读书,你会让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潇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肉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老六说:读书需要避免工具性,避免装饰性。自由自在地读书,感受其中的趣味、审美和想象力。
都市的快节奏,让人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其实,也是需要放慢一下脚步,给自己充充电,去书中借鉴他人的智慧,放松一下身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