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整个社会对孩子教育的讨论不断的深入,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影响也不断地被提起。其中一个原因确实是因为,一个系统,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所有的压力最后都会转嫁到系统最底层的人身上,具体到一个家庭,就是最弱势最小的那个人。
但是,一个问题存在的意义是得到解决,而不是不加以辨别的被放大,甚至被误解。
读到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我劝你和原生家庭划清界限?》,我对此做了若干思考。
必须要说的是,这篇文章站在人类的生态系统的视角,从心理学的层面,看待孩子的内心成长的影响来自多个角度,原生家庭的影响只是其中一部分。当具体到家庭这个微观层面,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我一直以来模糊的意识突然变得清晰:由于自己过于放大原生家庭对我性格的塑造,自然我也过于放大了我作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
由于过于放大原生家庭的作用发挥,于是孩子的性格表现就成为了我的晴雨表,这就像注重孩子成绩的家长,分数就成为了晴雨表。然后,我根据晴雨表对自己进行评判打分。
然而,性格只是不同特质的体现,是没有评判标准的,那么我以孩子什么表现为晴天,什么表现为雨天呢,这只能来自于我的认识:我希望看到的和我不希望看到的。所以,评判的标准都出自于我的私心。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存在,我希望能给他一个独立成长的空间,却还是难以避免的伸出手去捏一捏这个我自以为是橡皮泥做成的小人儿。
我在自我评判的焦虑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如果我选择的是麻木或逃避,那么这个问题绝不会浮出水面,我可以暂时欺骗自己一切安好。如果我选择更加客观的认清原生家庭于我,是怎样的关系,那么我会打开一个束缚着我的枷锁。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从内心认清自己的现状:相信自己已经成年,确认自己拥有资源,不需要依赖其他人;确认自己通过交换,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这样一个经过确定的对自己的认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强化独立自主的信念,切断父母现在和今后施加影响,强加于我们想法的途径。这个路径是:
经济独立→个人边界独立→自主决策
其次,认识原生家庭对个体的作用
我们要知道从经济独立实现自主决策的过程是外在条件引发内在动机的过程,在想到与做到之间我们还需要提升认知,了解个体和原生家庭在社会环境下的关系。
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有一个“生态系统理论”:
他把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分成若干层次,每一个层次叫做一个系统:直接影响个体的是微观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和同伴关系,原生家庭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微观系统的交互作用称为“中观系统”比如,我在学校因为同学的言行受到了心里的伤害,回到家告诉父母,不仅没有得到安慰,还以“笨”、不会自己解决问题等为由被批了一顿,这会对我的心理伤害雪上加霜。我在交互作用下被伤害了,可是伤害的源头不是由父母引起的,不是他们的错。
再往外,还有“外部系统”,就是政策、传媒、社会等组成的大环境的影响,还有“宏观系统”,也就是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影响,比如在中国重男轻女的社会价值观。
最后,在“宏观系统”之外,还有“时间系统”,没有什么是恒常不变的。
所以,在系统的全局观下,个体与原生家庭到底责任怎么归属,只能说:我的家庭有病,我是这个病态家庭的一部分,我们都有问题。
父母也是人,是环境的产物,只是他们先被塑造,然后反过来协助塑造了我们的成长环境。
我们要理解自己,就得理解父母,为了理解父母为什么那么做,我们就要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最后要理解这个世界和它背后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
面对这个大的系统,原生家庭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动不动就把责任推给原生家庭和父母是有失偏颇的。
第三,怎样与原生家庭脱离
认知提升后,开始反观自己:我发现自己有一种行为模式,我不喜欢,那我要去看看这是怎么形成的?
基于这样的思路,再来找原因。
分析原因有个二分法:内因——外因,通过分析内因,追溯根源,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如果我的行为模式是因为:“我不知道,我没受过训练,我感到不情愿”导致的,那我自己要承担责任,做出改变,而不是把责任丢给父母。
如果因为父母或他人导致了我不知道,不能够,不愿意,我至少可以了解背后的原因。
怎么看,主动权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一个习惯或行为模式的背后通常有一些情绪或身体感受的,可以说是一个情结。
某个行为模式的形成从表象逐渐深入是这样的:? ? 习惯/行为模式
? ? ? ? ? ? ? ? ? ↑
? ? ? ? ? 情绪/身体感受
? ? ? ? ? ? ? ? ? ↑
? ? ? ? ? 潜在的愿望/情结
? ? ? ? ? ? ? ? ? ↑
? ? ? ? ? 未完成的事件/创伤性事件
比如,我一给自己花钱就感到愧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这样对待,这背后的情结形成于一些创伤性的体验,比如小时候被穷养,长期处于慢性物质匮乏的状态;
比如:我今天能站在台上主持,即使获得了外界很大的认可,我扔习惯性的挑剔自己那些细节没有处理好,无法欣然接受别人的认可,这背后的情结形成于小时候总是被父母苛责,做的再好也很少得到夸赞,他们每次都是总结我还有什么地方做的不足。
这样溯源,就会找到每一个情结或执念背后,有一个深层次的情绪没有消散,或有一个需求长期一直未被满足。
如果意识不到这最底层的情结,很容易流于表面,永远得不到满足,而执着于追求虚幻,虚幻有一天可能会幻灭。
通过反复追溯各种行为模式,最终在此基础上,你才能知道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什么不是。
这时,我们终于具备了选择的能力,当你确定自己不想要什么,才能有意识的脱离对你特定的影响,躲远一点。
可是现实是,到了今天,这个愿望没有办法原样实现了,我自己有钱了,但是永远不可能倒回去满足小时候想买新衣服的愿望,永远不可能回到小时候得到第一个100分时重新被家长认可一次。于是我会忍不住的想把我当年未满足的缺憾弥补到孩子身上,不过这是后话了。
心理学说,这些情结、执念,能看到它,体会到它,觉察到它 本身就具有疗愈的作用,“觉察即是疗愈”。
现在再回头看第一点,我们的现状是什么,我们需要认清一个事实:我们有资源、有能力找到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有资源、有能力去独立自己的人格。这是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事。
至于,为什么总是把个人的性格塑造和原生家庭相提并论,我想可能因为这是最容易看到的原因,也因为找到某个原因我们就会立即允许自己推卸责任,从而逃避自己改造自己(惰性使然)这条正确且艰难的道路。
我在逐渐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于从改变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当我具备能力认清我与原生家庭该以什么原则(相互依存,既不伤害对方又保持情感链接)相处时,我想我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又升级了。
上面所说的整个生态系统是直接作用于他的,他只能对他的生态系统作出反馈,而我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在我的生态系统里改变自己。
这样的思考是对我的释放,我应该可以放下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个枷锁了吧。
看到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的一段话:
“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建筑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p>
为人父母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就自己,因为所有的问题最终都会回归我们本身。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有人选择哀怨
有人选择挣脱
有人甘愿沉溺
有人迎难而上
当表象幻灭之时,你收获恐惧
我则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