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命,是上天赐给你的,而运,是你自己走出来的。但从你一出生开始,你的一生便从此注定。
《人生七年》是BBC的一部纪录片,它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记录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从7岁开始,每七年记录一次,一直到他们的56岁。
这项历时49年的研究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上流社会: John成为了企业家并致力于慈善事业,Andrew成为了律所合伙人,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着精英教育。
中产阶层: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是中产,也会有个别滑落到了社会的底层。
底层社会: Paul成为了泥瓦工,Symon则成为了司机,他们生的儿女大部分人继续在底层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不管你是否愿意相信,事实就是如此。从出生开始,每个人的起点就不一样了。
当然,你可以反驳我,说谁谁谁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从社会的底层摸爬滚打上来,成为社会的精英,颠覆了自己的命运。
可是精英哪有那么好当,一所大学里能有几个人能成为精英?你拿什么和那些从小生活优越、视野开阔的人去比?
拿你的坚持不懈?拿你的刻苦努力?对不起,没有人在乎过程,只有人在乎结果。拼命努力给你带来的或许不是所谓的成功,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
一个人,打眼一看,就可以看出他的家庭状况,不是通过衣服的品牌,而是通过他的眼神,穷人家的孩子眼里多是自卑和迷茫。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的负担,即便他再优秀,他也会觉得在别人面前矮一截。
鲁迅先生说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一个人,从出生到大学,经历了这么多年,心里的勇气早就被磨平了吧,对不起,不是我们不想争,是我们没有勇气争。
举个最最普遍的例子,你可以去看一下每个班的贫困生档案,在那个班里绝对有比那些在列的贫困生家庭条件更差的人,不是他们不屑申请,而是他们不好意思甚至不敢申请。
假如你去采访他们,他们一定会义正言辞地告诉你有人比他更需要那些钱。穷人家的孩子多数是善良的,也可能是因为太善良了,所以才甘愿接受贫穷。
你可能会说,人生就是如此,可这样的人生你愿意接受吗?凭什么付出最多的人,得到的却是最少的?
其实,穷人和富人,可能只是差了一代人的努力,或因机遇,或因巧合,有的人先发展起来,并收获了自己的小天地,这就有了第一代富人。财产和经验不断传承,富人的家族也就不断壮大,更加富裕。
约翰亚当斯道: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因此我的孩子们能够学习数学和哲学。我的孩子们应该学习数学、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使得她们的孩子们可以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物和瓷器。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