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高晓松的一句话让许多人振奋,那句话叫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寻找那片海不顾一切?!币蛭苏馐赘杼啾?,歌词就印在了脑海里。我还记得大半夜听高晓松谈论古今,还记得在硬硬的床板上听了这首歌一遍又一遍。梦想着远方的远,还有海子笔下不可捉摸的幻象。
很多人真的走远了,背负着梦想和对远方的期待,或站在三尺讲台,或跻身大城市的大公司,或考上梦寐以求的研究生。似乎只有我,仍停留在原地,仿佛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我对z说,我除了读书,似乎什么也不会。然后z就安慰我。在我看来“这个能走多远”也许并非是一个人能获得怎样的成功,而是他实现了他梦想的几分之几。如果“想走多远”意味着梦想的事物,那“能走多远”就意味着现实的事物。一个人想走得很远很远,却仿佛脚底生根,哪也走不了,这是有问题的。于是我想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走得足够远呢?
我想到一个词,叫做坚定,就是内心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因此就不被世俗所同化,也不至于平庸。可是什么样的人总有坚定的力量呢?这种力量的源泉又从何而来呢?有些人似乎天生坚决,为了远方的一切奋不顾身。有些人犹犹豫豫,患得患失,由此百里者半九十,以至于无功而返。我发现身边一部分坚定的人都拥有自己非常想要实现的东西,暂时称之为梦想,就是“想走多远”的部分。那那个“想”足够得强烈,并且拥有一些与之相称的行为,前进并不是一件难事??傻蹦阌龅阶枇Φ氖焙蚰兀炕蚴羌胰说牟恢С?,或是现实的缺乏,或是世俗的牵绊,或是内心的挣扎,你仍可以跪着坚持吗?或者你决定收拾行囊,安于现实,苟且而活呢?
当我问“你想走多远”的时候,有一个概念是模糊的。“远方”究竟是什么呢?对追求浪漫的人而言,远方是捉摸不定的传说,是“寻他千百度”的爱情,是青荇暖泥里的柔情,是仓央嘉措的“不负如来不负卿”。对追求名利的人而言,远方是“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是“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豪情。对淡泊之人而言,远方是“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的超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对追求佛法的人而言,终有一天六欲皆灭,在红尘中如梦初醒便是远方。人生在世,对自己总有些期待,没有了期待,人生似乎就走入了绝境。因此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我们的内心总有个对远方的憧憬。有些人期待现世,有些人憧憬彼岸。
我想起电影《无问西东》的结尾: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在我看来它的意思很有些像在朋友圈流行的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庇窒衲蔷洹安煌跣?,方得始终。”我想比电影走的更远一点点,当我们听从本心去走远方的路之时,诚然我们从信念中汲取力量,走得越来越远,可有一天若发现自己的本心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自己而行该当如何呢?若发现起初的信念不过是自我私欲的投影罢了该难以自处呢?如果真有一个彼岸的存在,那么此世所有的期待都不过是虚幻的远方罢了。
我走得越来越远,直到走上世俗的巅峰又如何呢?我走得越来越远,直到被古旧的十字架翻转,又会如何呢?原来问题不在“我想走多远,我能走多远”,问题在于“我的远方是什么?我依靠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