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一物之兴起,必有随之而起者,及其败也,亦必有随之倾颓者。
上回说到王莽篡汉,立新政,在他及其徒党的垂青下,古文之学走上了政治舞台。本来自汉武帝隆儒定下官方所学为今文之后,古文的兴起也只是在民间有了研究者,二者虽有争端,大体却还是相安的。直到王莽这么一推崇古学,有了政治支持,社会必然跟风,于是乎研究古文的学者就争相而出了,古文虽未被明确定为官学,但学术之趋势已经大变。
新政很快败覆,王莽集团倒下了,后汉继兴。朝代之更迭通常连带政治方向之变化,以前所从者,皆今日所反者,古学虽有可取处,却是在今日仍不能立为官学的。于是后汉所立十四博士,皆为今学?!逗菏椤と辶执芳锹际牟┦糠直鹗牵骸妒氛咂?、鲁、韩,同前汉;《书》则欧阳生、大小夏侯(夏侯胜、夏侯建)三家;《礼》则大小戴(戴德、戴圣);《易》则施、孟、梁丘、京(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四家;《春秋》分严彭祖、颜安乐两家。于是今文又重为官家所重,古文终归民间也。
然而,经王莽集团的推崇之后,整个社会的学术风气已经发生了改变,民间之学已经发展壮大,而天下治学的风气已经慢慢脱离了官方的控制,开始趋向于自由研究了。而这个时候经学已经不限于只是学习单单几部经典书籍了,一门学问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不断有不同的解释,欲以此学问为大宗的人总是会不断地研究阐发其间义理,追溯其学之根柢。按《汉书·艺文志》所述,则是“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经,三十而五经立,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自幼而学的孩童,也得到老才算学之大成,这是儒学初兴时的情况,彼时学者多是孤寒之士。到东汉时则不然,儒学到此时作为官学已经近二百年,儒学学者已经渐渐以有闲阶级为主,这部分人则是非富即贵,按《后汉书·徐防传》所说,学问到了这些人手里,未有不流于繁碎者,并且此阶级之人多数实为挂名读书,认真研读的人极少,于是又有了以意说经的风气。
一是繁碎,二是以意说经,此二种风气遂使汉之经学渐渐失去了原本通经致用的目的,最终成为繁碎之考据学。治学而重于考据者,于学问处,辄好繁征博引,而失其义理也。
此即两汉之儒学终成为考据之经学始末。
按此前我们说过的中国学术分期来看,下一时期则是魏晋儒道合和之玄学,然而一种学术的兴起,必定是前有所承的,徒独以经学而言,必然不致玄学的兴起,一定是有其他原因的。这就涉及到一种神秘的学说——谶纬。
谶者,先知也,纬者,以辅经之名而假造之说也。谶原本是现在所说的预言一类,即《左传》所说:“卜筮言论之有验于将来者”,《释名》所说“义谶微而有验效”者也。简单来说,谶就是对未来有一定预言作用的短句。人所最不能知者即是将来,而人之最所欲知者亦是未来之事,谶被人所信、所造也就不难理解。始皇帝时就有天降陨石,上有“亡秦者胡”四字的传闻,此事不知真假,不过同是《史记》记载的秦末农民起义的故事其中就有陈胜、吴广造谶,把写有“大楚兴,陈胜王”的白绢塞在鱼肚子里面的情节,这就是明显的造谶了。
而纬之一物,说起来还跟孔夫子有些关系。古时候的人认识水平有限,一切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就被理解为神明所造。到了两汉之世,人民依旧很迷信,当时儒学盛行,人们便把儒家的圣人渐渐与神明挂钩,孔夫子则被附会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问而知、不学而能的神仙人物。造纬的人就利用《春秋》家所说的“孔子作《春秋》,有不便明言褒贬者,弟子口受其传旨”,而捏造孔子作六经时另有六纬一事。上一章时我们说过儒家的书分为经、传、说、记四类,纬是没有的,但当时之人却不知,于是信者甚众。
因为人们多把谶语夹杂在纬书当中,所以并称二者为谶纬。汉时,造谶信谶之人甚众,帝王将相、贩夫走卒皆有之,一时之风气使然。终后汉之世,称纬为内学、经为外学。
两汉儒学的大致发展到这就说完了,开篇我们说过,一种学术的兴起必然前有所承,或者前有所反,而汉时的迷信及学术考据的琐碎激起了一部分思想者的反动,玄学兴起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事物的发展不过是新事物的不断诞生,旧事物的不断消亡。不合现在的终将逝去以迎接新的未来。下一篇我们开始说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