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们老家现在的居所,是在一处祖传老宅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原先是大伯的居所,大伯是跟随傅作义起义的国民党军人,后来转业到兰州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遣散城市人口的时候,大伯母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女儿回到老家,在这儿住了十几年,最小的一个一直是跟着大伯。1977年,除了已经在邹平安置工作的大姐,伯母和二姐三姐都回了兰州,宅子归属父亲。1984年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 ? ? 东面还有一处祖传的老宅,很小很小的,东头是三小间坐东朝西的老屋,房子是土坯的,很是老旧。至于啥时候建的,即便出生于1902年,一直居于这处局促老宅的伯祖父也不清楚,推测房龄比他的年龄还大,应该是1900年之前所建。
? ? ? 我家搬到目前的这处老宅后,伯祖父也从居住了几十年的小宅子搬到我们家的旧居,二伯母和她的小儿子(按家族排行,是我的二哥)又搬入小宅住了十多年,伯父在济南工作,除非逢年过节,很少回来。
? ? ? 还有一处祖传老宅在北面,紧挨着我们家的旧居。过去,3处老宅虽里出外拐,却相互贯通。父亲兄弟几个分家时,这处老宅分给了二伯,后来二伯传给了其长子,也就是我们堂弟兄们中的老大。我们家的旧居紧靠这处老宅,早年是家里的磨坊,父母成家后,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大约1971年建成的。
? ? ? 1987年,居住在我们家旧居的祖父和伯祖父先后去世。又过了大约十年,二伯另购了一处街坊闲置的宅基地,新建了住房,乔迁以后,因为原来的南北4处房产都是两两紧紧相连,二伯与父亲又一向兄弟情深,稍经商议,便彼此搭换,自此4处宅子合成了2处。
? ? ? 南面靠东的这处小小的老宅再没人居住,尽管曾为我们家好几代人遮风挡雨,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历经百年,已是千疮百孔、老旧不堪,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在2006年我们家再次翻盖新居时,就彻底拆除了,在南侧留了一个宽约两米的通道,北面形成了长约15米、宽约6米的一小片空地。在黄土地里刨食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不忍荒废。于是费心劳力,靠着锄镰掀撅等原始工具,挖出表层乱七八糟的砖头瓦块,一点一点松土、整平,又适当填上一些新土,开辟为一方小菜园。
? ? ? 斗转星移,18年悄然过去,父母都已是八十岁的人了。小菜园依然弄得很整饬,除了冬季,小菜园总是生机勃勃。园龄较长的是几畦韭菜,还有一些固定的传统项目,比如,南侧矮墙边的丝瓜,东侧的扁豆。其余的五六畦是都是根据季节,种一些时令性蔬菜,诸如黄瓜、小白菜、油菜、香菜、生菜、豆角、菠菜、大葱等,品类繁盛,三季常绿,郁郁葱葱的,街坊邻居无不艳羡,也经常分享成果。
? ? ? 我们兄妹三个都在县城工作,觉得父母年事已高,为了方便照顾,想让父母到县城来住,他们却说啥也不肯,大约是故土难离。因此,几乎每个周末,我们兄妹都会相约回趟老家,陪父母吃顿饭、聊聊天?;胤档氖焙颍改付蓟岬讲嗽袄锊烧?,大包小包,各种菜都是每人一份,车上装得满满。年近花甲,还能吃上父母亲手种的蔬菜,实乃人生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