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开会讨论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有点儿类似头脑风暴的意思,把把相关的各个部门人员组织到一块儿,看看能不能尽快的整理出一个思路。
我发现自己在表达的时候,更多时候考虑到的是“自己有什么贡献”?而不完全是“怎么才能把问题更快的解决”。因为过多的想到“自我”的概念。就存在两种情况。
第1种在没什么可说的情况下,担心自己没有什么贡献。非想说点什么。
第2种在有,有价值的线索。但是,说的时候很犹豫。因为总想让自己说出来有建设性的观点,非常正确的观点。所以在阐述的时候,左思右想,贻误战机。
如果把“解决问题”作为主要的目标,产生上面两种情况的概率,就小很多。“与周围休戚与共”的感觉,我一直努力。什么时候更少的想到自己,更多的想到目标,不怕丢面子,不通过优越感来代偿自卑,就好了。
晚上又去了一个传说中的热盘。(这次行动力很强,鼓励一下)
看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了解情况也了解的七七八八。带着一肚子信息回到了家。跟老公汇报的时候,老公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一个卧室太小了,只有7个平方,对于我们要住人来说,实在是不实用,至少要10个平方。有了这一条标准,很实用。很容易来检测适不适合。
这让我想到李老师举的那个例子。站在3楼可能看到的都是垃圾。站在30楼看到的就是无限风光。站的位置不够高的话,经??吹降亩际窍附凇?/p>
对于蓝色完美性格和事物型的我来说,擅长的就是采集信息了。所以要和大线条的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