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人间失格》是在飞机上,我一直追求阅读的时候务必是要在一个完全放松舒适的情况下,很明显飞机上不是。
不过读到后来我才感到庆幸,正是因为周遭状况条件都不是那么好,时不时的会有状况和疲倦来袭,我才不至于完全沉浸在这情景里去。
那段时间整个人都很丧,喜欢听一些迷幻电音,譬如打雷姐的歌,看的电影书籍也通通都是描述人性黑暗面。
人总是这样,对待黑色事物怀有敬而远之的态度,却透过那旁人赘述的呈现瑰丽视角的高脚杯,看见诱人的幻影和自己隐秘的欲望。
心情不好的时候将感官放进这些东西里,反而会使得像呼出了一口浊气,随即焕发新生了起来,大概就是所谓的以毒攻毒。
我一直觉得很容易裁决出一部作品究竟是好是坏,简单的原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势必绑定在一个“爱”字之上,无论是怎样的情感与相处都逃离不开,哪怕是积淀汹涌的恨意,也一定是由爱而生的。
而当你看完一部电影或者一本书,你能从其中微小之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段描写中,感受到磅礴或是隐秘的爱意,无论结果如何,作品的艺术性就是存在的。
我却从来没看过任何一本书像《人间失格》一样,通篇都充溢着要把人淹没的绝望。
主角大庭叶藏从出生起就察觉到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他对于人类之间的行为无法理解,他能轻易的看透并且厌恶相处之间的虚假之意,可是他更为恐惧自己的格格不入,于是他用伪装的搞笑去取悦他人。可在日渐的欺骗中,这样的恐慌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浓重,他惊恐于会被人发现自己的伪装,从而再被抛弃。
他的一生看上去冗长又短暂,短暂是因为他去世于一个尚还算美好的年纪,冗长则是因为不过数十年他已经经历了酗酒,欠债,被包养,被家人和朋友所抛弃,自杀未遂,妻子被强暴,最后被认定为精神病”----丧失为人的资格者。
我并不同情他,作者对于主角的心里描写足够细腻,让他的怯懦自私一览无余,我只是悲戚于他的痛苦如影随形直至死亡。
太宰治对于人物的塑造不需要仔细去猜想就能让人知道这分明是一部“自传”,他在写下这部作品之后不久,随即殉情跳海而死,和书里叶藏做过的事一样,时年39岁。
也因此留下了巨大的疑云,这也是我至今参不透的。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童年经受过的痛苦可谓少之又少,不符合任何一条社会学对于青少年童年创伤所产生的条件,心里承受的痛苦却不比任何一起分析案例中来的少。
这就要归结到一种异常的心里状态,“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的人格的产生与童年深切渴望却没得到满足的安全感与爱有关,于是在成年之后仍旧急切的想从周围寻找而得知,所抱有的心态便是我要拼命对别人讨好,别人才有可能对我友好,即使我并不愿意。我本身是不值得被爱的。但一旦讨好型人格者没有从对方处得到相应的回馈,便会有巨大的痛苦袭来,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事,为什么得不到回报,从而认为自己不配被爱。
太宰治自小就与母亲分离,也许因为年龄小并未体会到痛苦,但他依旧缺失了这一份的关怀。从对叶藏的家庭描述可以看出来,他的家人对他最大限度的给予物质上的满足,但却他的精神状况关心少之又少。
很不巧的是,在结合这学期上的社会心理学课中,我发现自己也具有讨好型人格的特质和轻微的社交恐惧症。
我并不是想要指责谁在我的童年中留下的瞬间在未来十多年里产生的影响,也不想追究究竟是哪些事造就了这种情况,都不重要了。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发的调查问卷ACE( Adverse ChildhoodExperiences) ,名为不利的童年经历研究,被用于美国历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公共健康调查项目之一。其中有18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符合参与调查者的情况,就记一分ACE, 调查结果显示有百分之六十七的人至少有一个童年不利经历,而分数越高,同样意味着得严重疾病的风险增高,4分以上的得分者相较于0分的得分者有高出12倍的自杀欲望。
言语或行为施虐,忽视,家庭环境的巨大变动,都可能成为造成童年阴影,孩童幼年期意识并不明显,潜意识却仍旧在大脑后台高度运作,任何变故都可能在柔软的沙地上留下深深的刻痕。
而这些经历都会在十年以后甚至更短显示出它的威力来,需要修复的漏洞也许就不仅仅是一句话一个拥抱那么简单。
然而现实社会中其实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过去经历造就的创伤,它们或小或大。只是现代社会对于心理问题的态度并不宽容,将其看作一个很严重的病症,即使你清楚自己也许有类似的问题,身边的人也不一定能够理解你。
我们要做的只有自愈。
比如我的社交恐惧症,我的解决方案就是不断的逼迫自己处于一个独自解决问题的状态,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
人的大脑有一个结构叫做杏仁体,是恐惧记忆建立的神经中枢。也就是说,在大脑感到恐惧的情况下,杏仁体会做出任何事来消除恐惧感。
我刚来到美国读书的时候,跟任何一个外国人讲话都会结巴脸红,抗拒以及尽量避免同任何人说话。然而,在经历了几次机场或是关于学业的重要问题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够帮我,出于对更大?;目志甯?,我选择不得不去同他们交流。在不知不觉中,等我注意到的时候,我已经不再害怕了。
这件事足够启发我,尽管现在我仍然对与陌生人的交谈有某种程度的不适应,但至少我知道我能够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不需要依靠任何人,也不再那么需要“讨好”。
其二,不用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我自己注意过我每次面对陌生人时的紧张心态,大多数时候是因为恐惧自己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但事实上,在一生中,我们只会和极少数的人接触,更小的部分才能深入了解。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众人,也许根本未曾记住我们
其三,我们首先得自己明白,从有人无条件爱我们开始,我们就是值得被爱的。我们要首先尊重自己的需求,爱自己,才能祈愿别人爱我们。没有人不配得到别人的爱,我们身上总有那些闪闪发光的地方。
就像后记中提到叶藏死后,小酒馆的老板娘评价他为“我们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幽默风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