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古称交趾,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在历史上从秦汉起就成为中原王朝的属地。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由于中原混战,安南也乘机自立。元朝建立后,蒙古人又再次征服安南并将其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但到了元末天下大乱,安南也再度脱离并自立。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安南虽然名义上奉明朝为宗主,但并未将明朝当回事儿。反而起兵北越二百余里,攻占了丘温、庆远等大明五县。太祖虽然愤怒,但此时明朝的军事重心还是在北方的蒙古,所以对安南以防御和安抚为主。
建文二年,安南国相黎季犛父子谋逆,将国王陈日昆及陈氏一族杀戮殆尽,国王的弟弟陈天平,逃亡哀牢(今老挝)。黎季犛杀死国王后,改名胡一元,让自己的儿子(胡汉苍)做国王,自封“太上皇”,幕后操纵国事。
这场政变明朝并不知情,实际就算是知道也不会有什么动作。因为此时的明朝也在发生政变 --“靖难之役”。
朱棣登基后,胡一元派使臣求见成祖,谎报安南国王陈氏病逝而且无后,让自己的儿子胡汉苍以先王外孙身份登基,请求大明册封。并贿赂了明朝使者,让朱棣信以为真,成功获取明朝册封。
不过好景不长,安南旧臣裴伯耆带着陈天平到南京面圣揭露了真相。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的朱棣大怒,派御史李琦出使安南,申斥胡氏罪行。胡氏父子见到御史随即认错,表示愿意将功折罪,并承诺会将朝政还于陈氏。
永乐四年正月,朱棣命广西副将军黄中,率五千明军护送陈天平归国。但令朱棣没想到的是,黄中一行人刚进入安南境,就被胡氏所派大军包围缴械,陈天平经审讯后,被“处凌迟罪”。
对于朱棣而言这无疑是被臣子当众扇耳光的奇耻大辱,同时对朱棣来说这也是一个收复安南的绝佳机会。
同年七月,朱棣发布诏令,以朱能为征夷将军,沐晟和张辅为左右副将军,统帅三十万大军,从广西和云南兵分两路分头南下,向安南进发。到第二年的五月,明军在富良江会战中彻底歼灭胡氏父子的水师,斩首近四万人。胡氏父子败逃后被捕获,押送京师斩首。
此次明朝南征安南名义上是恢复陈氏王朝,但战后并未采用之前惯用的“以夷制夷”的羁绊统治,册封陈氏后人为国王,而是设置“郡县”直接统治(设置交趾布政使司)。明面上的理由一是陈氏子孙已被杀戮殆尽,无人继承;二是安南当地“百姓”纷纷上疏请求并入明朝。
对于第一个理由,只能说朱棣就不想找出陈氏旧人,因为即便是陈氏真的被杀戮殆尽,想“找”还怕找不出来么?沾亲带故地扯一个出来并不困难。至于第二个理由,看看后面安南不停的叛乱应该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朱棣要郡县安南直接统治,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明朝需要在安南保持军事存在,以便和郑和船队呼应,为其就近提供基地,控制整个中南半岛进而经略南洋。
第二个原因是,安南作为一个肆无忌惮挑战明朝宗主国地位的典型被兴师问罪,并被纳入明朝的直接管辖,这对西洋诸国起到了杀鸡做猴的警示作用。事实上,朱棣在郡县安南后,曾多次以安南之事警诫、震慑不安分的番国。
但是这些理由只是朱棣自己一厢情愿罢了,在安南人的眼里则是大明背信弃义。所以明朝在安南并没有统治基础,民心根本就不顺服明朝。明朝直接统治下,无论做什么都会被安南人视为欺压和压榨,极易被当地豪强煽动叛乱。
永乐六年,朱能刚刚班师回朝。以简定、邓悉、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就起兵叛乱,简定自立为日南王,为招揽人心,又立陈氏后人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
说明:这个陈季扩是真的陈氏后人还是假的实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相对于明朝,安南人还是更眷恋陈氏皇族,实际上跟清初的朱三太子差不多。所以后人评价朱棣对于安南操之过急,反而适得其反不无道理。
陈季扩上位后,以陈氏宗亲的身份向明朝讨封,希望缓和与明朝的关系。但是明朝并不予以承认,朱棣令沐晟领征夷将军印,率军四万再征安南。由于沐晟轻敌致使明军惨败,参赞军务的兵部尚书刘俊突围不成,自尽而死,交趾都司吕毅、参政刘显等人皆战死,安南形势大乱。
永乐七年二月,朱棣启用张辅督师,发兵二十万与云南的沐晟协同,南征安南。安南作为一个小国自然是无法抵抗明朝大军,只能向南退缩。
张辅虽然在军事上节节胜利,并抓获了此次叛乱的元凶简定,但是并不能从政治上真正的慑服安南,所以陈季扩依然可以在安南获取支持,保持抵抗。
同年永乐朝第一次北征蒙古,淇国公丘福率领的十万大军在胪朐河被蒙古军伏击,明军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朱棣被迫从安南召回张辅和明军主力。
明军北上之后,留守的沐晟兵力不足,不但无法讨平陈季扩,陈季扩反而一点点地扩大着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就是明朝在安南的困境,虽然征讨安南叛乱对大明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南北两线同时用兵以及大军的消耗,让明朝的大军无法长期驻扎。结果就是大军一撤,安南就复叛,白耗巨额钱粮。
永乐九年,二征蒙古获胜后的朱棣,令张辅率大军三征安南。此次征讨安南虽然依然抵挡不住,但是明军的进展也不顺利,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才彻底击败陈季扩。永乐十二年一月,明军连破老挝三关,终于将陈季扩活捉,并押送京师。
至此,安南全部平定,张辅以叛军所占城地,设升、华、思、义四州,增置卫所,留军镇守而还。
三征安南虽然军事上大获全胜,但是安南民心不附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因为明军诛灭了陈氏后人,让安南人更加的仇视明朝。
永乐十六年正月,清化梁江蓝山乡的豪族黎利发动起义,自称“平定王”,盘踞该地与明军对抗。驻守安南的明军数年都无法剿灭,反而让黎利在越中地区日渐坐大。
由于顾忌派遣大军征讨的巨额军事消耗,同时还需要大军北征蒙古,明朝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在安南明军力量不足时,只派遣小股明军前往安南支援,这种添油战术非但不能剿灭黎利,自身反而落入了战争的泥潭。
永乐二十二年十月(此时永乐皇帝已驾崩,仁宗继位),实力不断壮大的黎利在崒洞伏击了征夷将军王通率领的十万明军。明军惨败,阵亡者有五万余人,被俘者万余人(《大越史记全书》)。
不到一年时间,继位的仁宗皇帝也驾崩了。朝廷的剧烈动荡,导致明朝暂时无法支援安南。黎利乘机将安南的明军压缩并包围在东都(今河内市)。
宣德二年正月,朝局稳定后的明朝,派遣柳升率兵十万增援安南,黎利军则采取诱敌深入的方法,九月在支棱之役中再次击败明军并击杀柳升。
说明:柳升也算是明朝名将了,多次跟随朱棣北征,颇有战功。明军在忽兰忽失温大胜瓦剌骑兵时,中军神机营的统帅正是柳升。明军在安南屡屡被叛军伏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心不附,根本就找不到可靠的向导以及当地斥候。
此役宣告,明朝用时二十年历经三帝,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的征剿以彻底失败告终。明军在安南有全面溃败的趋势。
明朝方面不得不重新审视如何对待安南的问题。长年的事实表明,不派遣大军就无法弹压安南。而明朝由于成祖长年的南北两线同时开战,营建北京,带来的巨额消耗已经让大明不堪重负,已有崩溃的迹象。
仁宗继位之后就开始息兵止戈,让大明休养生息。宣宗即位后也基本认同这个策略,并想从安南撤退,丢掉这个包袱。宣德元年宣宗在与内阁商议时就表露了他的想法:
“反复思之,只欲如洪武中、永乐初,使(安南)自为一国,岁奉常贡,以全一方民命,亦以休息中土之人”
只是顾及皇朝的颜面和一些朝臣的反对,一时无法决定罢了。例如内阁的杨溥就反对:
“若以二十年之勤力,一旦弃之,岂不上损威望,愿更思之”
似乎是心有灵犀,很快安南的黎利就给明朝送来一个台阶。自觉已经掌控安南的黎利也希望尽快息兵,他上疏朝廷,声称找到了陈氏后人,请求罢兵,并册立陈氏后人为君。
宣宗召集朝臣商议,认为这是体恤民情,不算示弱。在杨士奇等人的支持下,欣然同意,并派特使恢复陈氏政权,宣布撤兵。特使到达安南后,黎利又推说陈氏后裔已病故,请求朝廷册立自己。
宣宗没有表态,只是传令安南继续寻找陈氏后人。不过明军的撤退并没有因此而耽搁。黎利应该也是明白了这其中不便明言的意思,随后黎利多次向明朝纳贡并请求册封。
到了正统二年,朝廷也觉得酝酿得差不多了,遂以这么多年未能找到陈氏后人,而黎利署理国事已成事实为由,正式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
此次册封后安南虽然仍奉明朝为正朔,但是事实上已经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黎利在其《平吴大诰》中也明确指出,安南和明朝是“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风俗亦异”,因此必须脱离明朝,自立建国(被称为后黎朝)。
究其原因,唐末安南脱离中原皇朝后,几百年的事实割裂,已经让安南成为事实上的独立国家(元朝的恢复其实也只是名义上的)。成祖打着恢复陈氏的旗号收复安南后,却操之过急,在民心未附时就直接郡县统治,人为地制造了对立。
结果就是白耗了明朝二十余年时间和海量的人力、物力,也浪费了收复安南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