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2017年春季天使2班(十)
文:小羽老师
当孩子们还沉浸在第一阶段的《小红帽》中,
“漏”的神秘又抓走了孩子的心,
“漏”在孩子们的意犹未尽中暂时告一段落!
一个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现身的“怪物”,
一个自始至终都活在别人嘴里的“怪物”,
一个看似明了却又充满了神秘的故事,
一个让我们啼笑皆非,却又引人深思的故事——
《漏》!
从第一节课的“线索追踪”中,孩子们根据村长提供的只言片语,想像出来的各种各样奇幻无比的“漏”;
从第二节课的“声音合唱团”中,孩子们根据听到的声音片段,想像并表演出来的在做各种事情的可怕的“漏”;
从第三节课的“魔发照片”中,孩子们根据故事内容然后进行分析、选择出来的印象深刻的片段体现“漏”;
从第四节课的“照片长廊”中,孩子们运用连串的定格照片展示整个故事的剧情发展;
从最后第五节课的“场景设计”中,孩子们积极调用生活经验,提升知识经验,创作并设计出的为故事表演增添色彩与细节描述的舞台场景……
每当一个主题完成,我都对孩子们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他们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他们让这些可能化为现实呈现眼前,这些都是专属于孩子们的成就。
一个质朴传统的故事《漏》,在进行故事解析与课程设置之后,以戏剧的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用更贴切,更让孩子喜爱的方式将这样10分钟就能讲完的故事发散并提升到各种层面的学习与提升上,这个过程对于我是一次成长和学习;
一个阶段的戏剧学习,在听、看、想、演、创作、设计等各项技能轮番登场的课堂中,孩子们也在用积极的状态来参与,故事一遍又一遍的穿插其中,不像阅读课程那样每次必讲完,讲完必讨论的老套路,而孩子们却无比享受这种永远有惊喜,一直在推测,总是要火花的感觉,故事成为了他们的附属品,成为了他们创意的平台,戏剧的各种技巧与范式让他们更加从容的感受着每一个片段带来的生活体验、每一个角色带来的人物冲击,每一段剧情带来的思维碰撞,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成长与成就。
“教育戏剧”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作为教育戏剧中的教育者,我们做的是引导、陪伴与辅助,领着孩子们去“in someone's shoes”。
第三阶段 ?生命主题——《别怕,彩虹鱼》
本阶段教学总目标:
1、 知识——从游戏中认识到传言并非事实;
2、 情感——学习面对不同的负面情绪,如:恐惧、紧张及怀疑等;
3、 技能——学习运用说话及肢体语言表达情感。
教学素材:
绘本《别怕!彩虹鱼》、每节课所需要的教学用品
课程总长:
4课时
本阶段教学所涉及的游戏及戏剧技巧:
老师入戏、超级变变变、我话你知、身体砌物、
人生交叉点、请你跟我这样做、角色扮演、音乐舒缓
第一课:《别怕!彩虹鱼》之 海底世界
时间:2017年5月20日
人数:4人
教学目标:
1、能用身体各个部位模仿海底生物的动作;
2、能根据音乐想象海底世界的情景;
3、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给出办法和意见。
教学难点:
能根据音乐进行想象,并用语言简单描述。
戏剧游戏及范式:
想象空间、老师入戏、角色扮演、超级变变变
教学分析:
今天的课堂,我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件事,一个细节,一个想法。
今天的暖身活动是:在音乐中进入想象空间,然后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的“超级变变变”,
在一段大海的背景音乐中,孩子们闭上了眼睛,打开了自己的心,想象我们一起进入了神秘而广阔的海洋中去探险。一路上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海底生物,有珊瑚礁、大海龟、迁徙的鱼群、海豚、可怕的鲨鱼、水母、海星、小丑鱼……
在音乐的背景中,孩子们不断发现新的物种,不断打开内心的眼睛,去感受由自己的想象力创造的那个海底世界。
而后,我们醒过来,睁开眼睛,化身为那些我们看到的生物,将想象融入现实,用身体来呈现那个世界。用肢体动作、拟声模仿来表演各种各样的海底生物。
多多变化多端的演绎着潜水艇、条纹鱼、海豚、海草、泡泡,在各个角色中自由穿梭与表现;
? 汐汐鬼灵精怪的上演着海底世界的一个故事:飞天鱼的一家。一个人分饰3个角色:迷路的仔仔、被抓的妈妈,焦急的爸爸,这演技也是没谁了!
琛琛看似个子娇小,可是内心却是渴望强大,一上来就表演着海底最大的一条鲨鱼,而且是一条让所有小鱼都害怕的鲨鱼,同时又演绎着看到鲨鱼出现后大喊“鲨鱼来啦鲨鱼来啦”的小鱼们;
安安则更全面的赋予了这个海底世界完整的场景建立,有宫殿、有美人鱼、有海底垃圾,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了她想像世界中的海底。
多让我们惊艳的想象力啊,多震撼我们的知识经验啊,多专业的表演技巧啊,而这一切出现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家呀!
But~
------------------我是画风急转的分割线-----------------
然而,新主题第一课的这个开始,并不是像我说描述的那样都是愉悦而顺利的,真正的问题出现在我们并没有意料的细节之处,而正是这个看似细微的地方,我似乎看到了孩子们内心,那一点点对自我的畏惧与担忧,对自我的不确定与不自信?!跋附谥嬲隆?,我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与思考。
小羽老师的话:
在初期预设课程时,我自信的认为孩子们对于“倾听音乐,进入想像世界”这个环节应该是比较顺利的,因为前期对于音乐的赏析和感受都有做过学习铺垫,而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能力孩子们已经完全具备了,因此这个环节从能力、技巧和知识层面上来说,孩子们是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在教学的引领中,我发现,孩子们依然有着需要我们去关注的细节。当我用“今天我们一起到海底世界去探险,去和神秘的海底生物做好朋友”的引言来引入活动时,孩子们的真实反映让我猝不及防,促使我更深入的思考除了能力与技巧培养之外更多的东西。
我看到,孩子们对于这个“进入想象空间”的环节表现各有不同。有的充满期待,眼神中闪闪发光;有的则开始感到害怕,对未知世界的畏惧之心开始出现;有的则不停的提问要怎样做,期待老师给予标准模式;有些始终不愿意闭上眼睛,左看看右瞅瞅;有些直接问“是真的去海底世界还是就在这个教室里啊”;有的表现得很聪明,说这一切都是假象……当这些声音出现,作为引领老师的我们绝对是心里开始翻滚,然后迅速的进行判断和思考:是忽略孩子的提问,自行进入原先设计的环节?还是利用老师的权威压倒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想好的方式来进行活动?抑或是停下来跟孩子作解释然后再继续?——作为老师的你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留给想一起探讨教学方式的朋友)
就这个细节我个人的感受——
从不同孩子的反应呈现出来的对于“进入想象空间”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这未知的“想象空间”带给孩子们的感受。年龄越小的孩子,呈现出来的参与感越高,他们对于想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分还没有那么的强烈,因此很容易进入到幻想世界,也就是我们说的“童心未泯”;社会经验越丰富、或者说相对知识经验越丰富的孩子对想像世界的质疑越强烈,他们开始不太相信这个世界的存在,这会不会就是的“成长的代价”呢;对于想像世界表现出畏惧的孩子,从眼神中散发出来的求助信息特别强烈,不愿意闭眼,左顾右盼是比较明显的特征,不愿意去尝试,源于内心对自己的不信任,不相信自己可以面对这一切,不确定自己能掌控那个世界的元素,于是选择“睁着眼”来暂避。
从孩子的反应,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透过孩子看到他们背后的育儿理念与育儿方式。在育儿理念众说纷纭的如今社会,我不能断言哪种就最好,那种就不好,我始终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最棒的父母,大家选择的每一种育儿理念都是很棒的。
但作为父母与教育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您选择的育儿理念,是促使他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还是在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呢?抑或是打着“我是为你好”旗帜的独裁者?
在这个细节,在这个出现了碰撞的节骨眼,
我想说,亲爱的们——
永远不要让孩子失去童心与童真!
让孩子成为孩子!
现实很残酷,那我们就好好保护他们的想像世界,
让他们永远都拥有自己的世界真的很重要。
要知道,拥有这些的人更需要勇气!也更具幸福感!
爸爸妈妈们肯定有些着急:“小羽老师,孩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我们要怎么办呢?”没怎么办,接纳孩子的当下,尊重他的发展,用他喜欢的方式来陪伴,理解他只是个孩子这个现实!然后耐心的等待他的长大,无需揠苗助长。我能感受到看到文章后父母心中燃起的焦虑。可,我挺想问问:亲爱的们,孩子们什么状况您不焦虑呢?学习不好,咱们焦虑;技能不行,咱们焦虑;习惯不好,咱们焦虑;态度不正,咱们焦虑;太爱玩,焦虑;不爱玩,焦虑;闹腾,焦虑;太静,焦虑……孩子们始终被周围焦虑的情绪影响,他们如何正确的看待自己?如何建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除了焦虑我们可以做什么?
爱、陪伴、尊重、等待。
这次课,我想说的就是这些了,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の闯赡耆硕杂谙胂笫澜绲你裤?,你愿意吗?
2017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