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到朋友圈的一篇文章《养生骗子,别再祸害我爸妈》。就标题来说,抓人眼球,非常符合微信时代的传播心理,内容亦有精彩之处。但我相信,你就是读十遍,面对养生骗子,还是会上当。因为作者并未厘清养生的来龙去脉。鉴于此,不禁想写上几笔。
先来回顾这篇文章的要点:
中国老年人可能是世界上最迷信养生的群体。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养生,很难在其他语言当中找到相匹配的概念。每当西方人说起要“保持健康”,他们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运动,对中国人而言,基本则是吃点什么来“调理”。正是吃准了这一点,神医们的“养生骗局”,牢牢抓住了中国老年人的心。
此段写的中肯。西方的确没有养生的概念,只有healthcare,而且定义清晰,就是运动、健身、营养学,最多加些心理学,但不至于造成民众误解。而中国就不同了。养生,源自道家,若是追溯历史,何止千年?这一路流变下来,门派众多,莫衷一是。更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道家几乎断流。逢年过节,还能去寺庙烧个香拜个佛。至于道观,还能见着吗?载体不复存在,养生就只能泥沙俱下、骗术横行了。
至于为何“调理食品”火爆。一是缺乏正规正直的养生机构来传播养生之道,二是产品,使用起来简单便捷,更符合快节奏时代人的商业属性,也更容易产生利润。三是,把养生混同于医疗,这是最致命的观念错误,容我随后详述。有时,我常想,倘若人人都能懂些养生的根本理论(绝非朋友圈养生文章),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钱财两空??墒?,路总得一步一步走啊。
就算是目前科学素养远远高于中国的欧洲和美国,在健康领域也未必理智。欧洲人发明了“有机食品”的概念,坑人先坑己,他们简单地把可循环生产等价于食品营养,继续为毫无营养差别的有机食品付出高额代价。根据美国膳食健康委员会的统计,美国服用维生素补充剂的人口占到了美国人口的一半以上。而现代医学则证明,维生素补充只适用于严重缺乏的人群,如此巨量补充反而有害。
说的好!利益集团和媒体的合谋隐隐浮现,继续...
对低受教育人群来说,缺少良好的信息获取途径、缺分辨能力,可能是他们迷信养生的主因;但对于许多高知人群和成功人士来说,既有更好的信息获取渠道,通常也具备更强的分辨能力,但同样很多痴迷于各种不靠谱的养生神论。似乎养生本身的仪式感、归属感,已经超过了是非真伪本身;更何况,他们还有钱。商业精英马云对太极、道士和算命大师的执迷显然不够理性。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乔布斯,长期痴迷于素食主义,而素食主义并不是保持健康的理想方式,甚至《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和美国《癌症研究》都曾经指出,单纯素食可能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而乔布斯最终死于胰腺癌。
文章不惜笔墨,大幅叙述欧美甚至精英人群对养生的盲信。国外的情况,我不多说,单说在养生方面,国内的精英群体其实并没有什么素质优势可言,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根本就没有养生这堂课。恰恰因为有钱,才会更加怕死,才会更加关注健康。又恰恰是不懂养生,反而成为重点目标群。钱,可以买来昂贵的特效新药,但买不来健康。如果真是这样,老天那才是没有天理,须知,福不可享尽,请牢牢记住这句话。
行文至此,一定会有读者问,现在是基因时代,技术拐点即将来临,谷歌首席未来学家还说2029年人类开始实现永生...届时,富人们可以更换器官甚至修补基因从而保持永远健康。我只想说: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人类连婴儿都完全制造不出来,凭什么就奢望永生?连癌症的发病机理都搞不清楚,凭什么就延年益寿?连一个病症都查不出原因,凭什么就长生不老?退一万步说,真若有这个技术,你确信会在这个名单上?这个概率得有多小才能容纳下你的这个大愿望。
后来在科普和科学界的打假之下,除了王林大师这种不走平民路线的漏网之鱼还在以戏法欺世盗名,其余“特异功能”大师们或者原形毕露,或者销声匿迹。但是“养生”这个模糊理念,却因为一时难以证伪而继续留存。对大多数修习者来说,很自然地会这么想:就算我不能练出真气和特异功能,治治病,养养生,总可以吧?
作者认为时下的养生热,源自当年的气功热,可谓一针见血。并因为“难以证伪”,养生成为漏网之鱼,得以苟活现在,与此类似的还有各式各样的灵修班。但是,养生真的是难以证伪吗?非也!而在于养生的宗旨不清晰,和相关科目没有划清界限。一句话,没个标准,谁说都行,咋说都对。
这次气功热对国人思想的影响难以估量。据澎湃新闻统计,八九十年代,全国大约有6000万到2亿的气功练习者。而号称以清教徒立国的美国,2009年清教徒总数也只有1.6亿。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癔症,对刚刚思想解放、头脑空白的中国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精神占据,使得以传统方式追求养生的思想迅速复活,成为中国人独有的一种“信仰”。
气功热,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人为割断传统文化,盲目崇拜唯物主义,这才是根本原因。
如果说,靠气功养生只是思想造势,那么“药食同源”则是真正让中国实现了随时随地全民养生。因为中医与道家同源,所以引入了大量宗教化的概念。比如人体分阴阳,食物分寒凉温热的“四性”,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行”,阴阳五行还能相生相克。这就使得再普通的食物,也具备了很多神奇的功效。其实,“药食同源”只是古人在当时的认识条件下,对营养学的一种粗浅尝试。
作者把药食同源归为古人对营养学的粗浅尝试,那么,作者首先要回答我:为何那些植物熬个汤就能治病呢?在作者眼里,阴阳五行,变成了宗教概念,可见对医、易、道并没有深入钻研。
长此以往,终于使中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三条途径。一是诉之于长远,例如风湿病、高血压等等,治疗周期几年十几年,恐怕到最后你也忘了自己吃过多少药,刘洪斌神医们卖的基本都是这类药。最起码的,也要冬病夏治,每年中医门诊最忙的时候,恐怕就是贴三伏贴。二是诉之于绝症,现代医学也治不好,道理你懂的。三就是诉之于养生。虽然很难治得了病,但不妨碍宣传可以让你长命百岁。
中医的没落,是个嘴官司。就理论而言,中医已经达到极致,因为已经归纳到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零点。就诊断而言,望闻问切受制于五官六根,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就治疗而言,针法失传殆尽,灸法受限颇多,中药效力衰退(人工种植),中医能做的,恐怕只能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这种经验体系的复制和传承,跟西医的一日千里相比,的确是望洋兴叹了。至于中医对慢性病的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靠谱的中医的确少了,开的药方还管用吗?文章攻击中医诉之于绝症,更是有失公允。西医都搞不定了,患者自然要尝试中医甚至其他更玄幻的医术了。
既然养生成为了中医最后的避难所,当然也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市场——它就是保健品市场。不靠谱的概念,在不规范的市场,对不知情的群体,用不道德的手段,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这就是中国养生。
这句话,犀利。但这不是养生或中医之过,究其根源,实乃人性之丑陋所在。
之所以出现上述的乱象,原因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人们不知道,养生到底是干什么的?让我们先看《史记·鹖冠子》的一个记载。
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br>魏文王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p>
翻译成大白话,如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p>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想必大家都听过“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这句千古名言,扁鹊的故事就是最佳的佐证,道出了养生和医疗的定位关系。打个比方,人就如同一个滑块,在最左端,就是健康。当滑到最右端,就是生病。中间的状态,为欲病,现在叫亚健康。所以,医疗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解除痛苦。而养生,则一切围绕健康展开。养生只在乎你的身体是否符合健康的标准,哪里有不足,就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矫正。也许你没有什么不适,也许体检数据都正常,但从健康的角度,可能就不达标。
众所周知,西方医学建立在生理解剖之上,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祖先不懂解剖?!读槭唷ぞ匪担?/p>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脏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
当时的技术并不发达,没有X光、CT、MRI,恰恰是技术的缺失,我们的先人,不得不转而研究病情和内脏的关系。凭借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对各个脏器的功能尤其是连属传变做了深刻的把握。我们归纳出了“有诸内必形诸外”“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比如,人受凉,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从而联想到肺居胸中,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再不断的实践,再不断的夯实,形成了独特的藏象学说。举个例子,中医的某一脏腑,兼具西医多个脏器和其他器官的功能。反过来,西医某个脏器的功能,也分布于多个中医的脏腑之中。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随着科学时代来临,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西医获得了大踏步发展,正因为此,西医的诊疗不得不依赖设备和数据。而以人体的复杂精密程度,仅凭几十组数据断难描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何况还经常出现,指标正常但病情严重。这个月正常,下个月突然就重病等情况。所以,我们的健康,绝不能建立在数字之上。
归根结底一句话,养生以健康为本。医疗,以解除痛苦为要。两者犹如绳之两端,切莫再行混淆。至于健康的判断,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