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某些人来说,写作是镌刻在血液中的基因。
对于我来说,写作是基因,是观照,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了解自己的方法——
因此,当我谈起“写作”,得编年体式地回忆起往昔岁月。
1999年,那一年我读幼儿园。
我哥读……三年级。
后来我哥成了学校的焦点,因为写了一封荡气回肠文采风流的情书给他隔壁隔壁班的女孩。
那时候村里刚通电,电视还没普及,于是上学放学路上,大家都谈论他,一方面是因为这事情太牛逼了,另一方面,三四年级亟需一个孩子王,于是必须商业吹捧唯二的候选人,我哥。
直到后来我接触新媒体接触文案我才明白,我哥那时候就是所谓的“流量”明星,虽然是村子里的,缺了点意思,但是待遇不减,确实是走到哪,哪特么是流量。
那一年他确实如愿封王,成了村里新一届的孩子王;我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他有多伟大,别人刀光剑影,用钱、辣条、鞭炮都炸不出来的王,被他一封情书搞定了。
那时候,我觉得,文化人真的了不起。
转眼千禧年过了,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离家很远很远很远的沿海小镇。每天除了和小盆友们玩捉迷藏跳方格跳皮筋摸鱼爬树就是看动画片。
时间缓慢,有条不紊地走着。
三年级的时候,民办的小学不知道哪里来了许多书。一到大晴天就摆在外面,所有的书浸着悠远古朴的香,旁边的老师告诉我们,这些书都一元钱一本。
那一天的阳光很诱人,颜色没那么耀眼,像淡黄色的龙须酥。
那应该是一个春天。
我清晰地记得那些书中有有关科学的,诸如地球、生命缘起、自然界;有文学的,名人趣事、成语故事、民间习俗;有休闲的,笑话三百则,趣味对联,民间探案;有动物的,南北极生物,濒临灭绝的生物,史前生物…….
那之后,只要手里有钱,我都会安静地蹲在地上,淘一两本书。这么克制,当然只是因为手里的钱不多。
因此以后游戏也罢动画片也罢,我都会临睡前看看书?;蛘咧苣┑南挛缗吭诼サ劳饷娴难籼?。
阳台下面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当太阳慢慢偏西,当蓝天白云幻化紫霞,我就下楼,绕过那个池塘,再穿过两条小巷,就到了孩子们的“游乐场”。
我小学作文并不算好?;旧弦部肯胂罄创兆质?。但是有一个原则,不抄作文。哪怕我自己编的故事是假的,我也不抄。这就好比是一个执念,年幼时候的我尚未察觉,长大后才慢慢回味起当时的心绪:那些作文我看不上(课外书提高了审美阈值);抄作文说到底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做一些毫无意识的抄字游戏。
所以我现在执教作文的时候也有两个原则给学生:
1 不许抄,必须自己想,哪怕故事中有虚构也不要抄。
2 不许背作文、作文套路、作文模板。背这种东西,无异于饮鸩止渴,愚蠢至极。
说到了——
初中。转眼就到初中。我又回了老家。
2006,那一年12岁;跟着疼爱我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小时候我一直叫他们爷爷奶奶,我们这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不用分这么清,何况叫“外婆”显得不够亲;叫“姥姥”,我“n”和“l”的发音舌头有时候捋不过来。这里补充说明,如果下文有笔误,还请见谅。
爷爷很爱我。我周末不知道去哪玩,就去新华书店,他每每都陪着我,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有一年中秋节,我和爷爷去商场,考虑到奶奶不能吃含糖食物,于是就买了一些牛肉月饼;回来后奶奶十分感动,也时常念叨着我的好:君会心疼奶奶了,知道我不能吃甜的。
初一,语文老师是杨老师,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年轻的语文老师,或许是年幼时候的记性好,或许是这个语文老师在我记忆中太重要,我还记得她的名字。
那时候我们语文课不时有小练笔,老师会布置一个主题,就这个主题写100-200字的小片段。
一般星期一有两节语文课,我们讲新课;星期三也有两节,其中有一节课会花20分钟评讲作文。
杨老师时常拿出我的文章(或者叫“片段”),当做范文,当然——不止我一个,一起当范文的还有徐珩等其他同学的文章。徐珩是我初中的好朋友,这个朋友下次专门开个专题聊。
杨老师点我名字的时候,我会激动,然后期待——我就像是小木箱里的一只小白猫——说实话还挺期待被人发现揉捏和评价的。
于是,和我哥一样,我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流量。
一时风光无俩。
那时候,和阅读一起,写作也慢慢在一个十四岁少年的心中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