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认知里,而不自知。在互联网算法横行的今天,尤为突出。
一、手机为牢
以前都说画地为牢,现在成手机为牢了。
你看什么,就推荐什么,你越看,越觉得这就是对的,因为你看到的“所有人”都这么说。
许多人的手机就跟黏在手上了一样,人似乎不需要思想,因为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样子、什么状态,互联网的推荐都会说“你是对的?!?/p>
智能的大数据,总能给到你想要的:
我搜书法帖子,会推荐各种笔法、各种技巧、各种所谓当代名家,然后,再卖个字或书啥的;
我搜音乐,会推荐相关的歌手、同类型歌曲、作词作曲、各种演唱会,当然,还要卖个门票;
我搜文学,会推荐一大堆听都没听过的作者写的莫名其妙的书,还有些危言耸听、哗众取宠的观点;
我搜哲学,会把古今中外的相关的不相关的各位大拿的族谱都推荐出来,当然,花边新闻居多...
更为可怕的是,手机里所有的平台都是联动的,也就是你在这个APP上看了什么,其他平台全都知道。我曾在唯品会看一双鞋子,因为对国外品牌了解不多就百度了一下,好家伙,整整几个月,简书、淘宝、百度各种APP不停的在推荐,令人不胜其扰。
有时跟人家交流的时候,对方会时不时的突然冒出一句,你不上网的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搞清楚这里面的逻辑,就是上不上网跟交流观点有什么关系?我老了?我OUT了?
后来渐渐的发现,当他们每天陷进被推荐给他们的观点、看法里,这个人是出不来的,或者说,很难!根本跟他们说不清楚,因为我只代表了我自己,他们获取的信息来自于他们以为的“全世界”。
以前看电视的时代,广告就是这么玩的,如脑白金、小罐茶、背背佳、还有个什么8848的啥手机来着,等等;现在无非是换成了手机,一样的套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只不过通过大数据变得更加隐蔽了。
在传播学里有一个“信息茧房”的概念,这个名词很形象,把自己封闭在自我认知的“茧房”里。
生活在越来越便利的时代,却让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二、找自己
有时,有的人明明关系也不赖,也就坐在你对面,但就是有种咫尺天涯的感觉。
在我前段时间准备离职的时候,我身边的所有人,甚至连原因都懒得打听一下,就迫不及待地给我讲道理,大环境不好啊,经济形势差啊。我就特别奇怪,我这芸芸众生中的沧海一粟,能决定了经济形势还是能决定了大环境?跟我关系很大么?太抬举我了。
我跟女儿平时相处时间很少,今年赶在暑假带她回东北老家看看爷爷奶奶。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跟她说的最多的就两个字——“知止”,这个止有断舍离、有进退、有无不为很多层意思在里面。以前家里老人教育我要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做不做的问题;现在我告诉她“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这是知不知的问题。
她想看电视了,可以,看多久自己说。
写作业时间长了想玩会,可以,玩多久自己说。
想玩手机了,可以,定个时间。
想钓鱼,可以,但我不会,你有个小哥哥会,但要起得很早,早上就回来,不能影响人家工作(这个她主动放弃了)。
想做什么就去做,只要没有危险,我都会放手让她去尝试,但要知道怎么停下来,什么时候停下来。
小孩如此,大人又何曾例外:有时看到同事顶个黑眼圈上班,不问就知道昨晚不是看电影就是刷视频了。那些在股市赔得底掉的,赌桌上输得倾家荡产的,莫不如此。
所以当我今年以来的状态很差、心态也差、连身体也差了,我就知道是止的时候了。
离职后的那段时间,我处于半闭关半辟谷的状态。我嫂子说你每天吃那一点是续命么!我说我要让自己停一下,想些事情,吃饱了想不出来。我基本停了早餐(午餐跟晚餐加起来一小碗米饭吧),停了连着刷了5年的学习强国,很少与人联系,几乎连楼也不下,一本书、一泡茶、一包烟、几支檀香足已,让自己完全静下来,我才终于看见“自己”了:我看到了10年前那个彻夜写稿第二天还要做其他工作的“我”了,看到了20多年前上小学没书读背字典的“我”了,看见30年前拿个木棍在沙子上学大人写字的“我”了,那个“我”,是快乐的。
而我辞职了的原因,很简单,我不快乐了。
一个很聊得来的朋友,我曾给他发过两次同样的消息,“当来则来,当去则去,见相非相,即见如来”。第一次是我们俩大几十岁的老爷们儿都在追动漫《一人之下》,那天腾讯刚更新完,他给我发消息“陈朵死了,”我回了这句。第二次是他得知我要辞职的时候问我咋了,我同样回了这句。
知本我而达超我。我虽然没见着如来,但佛家说人人皆有佛性,儒家说人人皆可成圣人,如来也好圣人也罢,无非就是“见自己”了,修行修行,知其行,修于止。
三、沧浪水
我一直在减少手机的使用。
我的微信还是14年工作需要申请的号,也是为了申请微信我才用现在这种智能手机,以前我都用的键盘式的老年机;我的支付宝是疫情时为了扫码才下载的;我没有京东,没有拼多多(没事让我砍一刀的就不用再发我了)。前几天去办理银行卡,非让我同时开一张信用卡,耐不住营业员唠叨办了,回头就打电话给银行注销了;今天下午,美团还在打电话说送80元代金券,婉拒。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给我打电话,我不是不参加就是不需要。
《封神》第一部这两天网上刚上线,咬牙充了6块看了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那句“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蔽以诳吹秸饩涮ù适蹦宰永镒远某闪恕?b>你是什么身份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蔽俗印⑽烁?、为人兄(弟)、为人师(徒)、为人友、为人创(守)业...随着年龄增长,身份越多,差点不小心弄丢了自己。
《离骚》中《渔父》篇很有意思,屈原要投江,渔父说你是不是傻了,劝了一番无果,临走时说了这22个字: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沧浪水不正如那些好心人劝我的大环境吗?那借这首《沧浪歌》回答下吧:
大环境好,换个工作;
大环境差,回家种地。
少年意气,是屈原;中年清醒,如渔父。
重要的是人总得选一样,且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妄想脚踩两条船的,可别憋出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