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缅族第三帝国---清朝的战争泥潭
八角捋须道:“东吁王朝最终灭于孟族人的起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孟族人接管了缅甸。因为,几乎是马上---缅族人中的第三个大帝就产生了,而且还是个相对最了解现代战争的缅甸国王:雍籍牙。”
“最初时,雍籍牙不过是缅西北瑞波县(今瑞保,Shwebo,亦称贡榜)一个村长的儿子,而且在大家庭中兄弟姐妹众多。据说他长得比较高大,可能有1米8,在缅族人中可说是鹤立鸡群?!?/p>
“瑞波一带的缅族人,都是在抗击曼尼普尔的掸族人(傣族、阿萨姆人)入侵的岁月中长大的,于是雍籍牙在战争中逐渐成长为贡榜的一个武装小土司头领。”
小武点头道:“这个雍籍牙,起点确实挺低呀---看起来比莽应龙还低些?!?/p>
八角抿嘴笑道:“但重要的是能打。缅族的这个新首领比其它武装力量更擅长游击战术和迂回战法?!杭馈ˋung Zeya)也不是他真名,只不过是追随者对他的称呼。按今天的译法,大家应该称他做‘昂胜利’(Aung Zeya),意思是跟着他能打胜仗。”
“最初,孟族人想招降这个小村庄,但‘昂胜利’不答应,还利用自己的威信说服附近的46个村庄联合起来一起抵抗孟人。稍微强大了一些以后,雍籍牙又冒称自家跟久远的蒲甘王朝有点血缘关系,同时与其它缅人土司互相嫁娶、结为姻亲,势力飞速膨胀?!?/p>
“事后来看,孟族人对雍籍牙的轻视才是最大的一个错误。南方的勃固王国(孟族人第N次复辟)派遣大军北上,也攻克了阿瓦城,加上北方孟人起义,东吁王朝终于灰飞烟灭---这种威势是惊人的。就连雍籍牙的村长父亲,也劝他不要顽抗王师、早早投降。但雍籍牙一意孤行,下令将贡榜改造成一个大堡垒,挖掘护城河,砍伐树木,破釜沉舟,聚众死守。”
小武奇怪道:“这么说来,孟族大军轻视了他什么呢?为什么会打不下这小小的村级地方武装呢?”
八角捋须呵呵笑道:“因为孟族大军乐观的太早,只道东吁王朝的覆灭就意味着缅族人的覆灭,剩下的零星抵抗不过是散兵游勇而已---所以其三分之二的主力已经得胜班师,回下缅甸庆功去了?!?/p>
“结果,雍籍牙在贡榜击破了孟族军队的扫荡和围困,这给了其它均处于低潮的缅族土司们很大信心,于是在短短3年中,各路缅族人马都逐渐团结到他的身边,同时兼并了上缅甸的大部分地区。”
小武点了点头,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哦。这个雍籍牙,是打出来的领袖,明显比那些世袭的国王厉害百倍。”
八角笑道:“所以说孟族人有点托大了,一开始也没尽全力---他们完全没有想清楚,等雍籍牙统一上缅甸之后,是肯定会进攻下缅甸的。”
“但是后悔也晚了。于是孟族政权请法国雇佣军帮助镇守丹林(Thanlynin),而本方死守勃固城(Bago),以对抗雍籍牙从卑谬城(Prome)和东吁城(Taungoo)发来的两路南下大军?!?/p>
图表21雍籍牙进军下缅甸路线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诧异道:“孟族人的勃固王国,居然还能请到法国雇佣军帮忙?那么战果如何?雍籍牙能否顶得???”
八角摇头呵呵道:“雍籍牙一直处于攻势,孟族人虽联合法国和英国势力对抗也没有很大效果。而且跟缅甸以往战例都不同的是---雍籍牙直接攻打勃固的军队并非主力,从卑谬城直下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一路人马才是!他的目标是攻克海边的丹林(Thanlyin,又名Syriam)城堡,用大迂回之法断敌退路!”
“此外,雍籍牙跟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取得了联系,答应割让恒枝岛给对方做商馆,以获得英国的大炮。然而英国人并不很看好雍籍牙,只是借此约定暂时置身事外、保持观望而已?!?/p>
小武明白道:“原来还有英国势力可能介入缅甸的内战,只是雍籍牙暂时让他们‘两不相帮’罢了。”
八角点头微笑道:“最终,在围城14个月后,1756年7月海边的丹林城堡在暴风雨中被攻破。法国雇佣军只得投降了雍籍牙,随后被编入了缅甸军队?!?/p>
“这样一来,雍籍牙的两路大军便顺利合围了勃固,然后迅速攻破已经绝望的孟族王城,将勃固的财富洗掠一空而去。如此,复兴了才17年的孟族王国又一次悲惨地消失在了缅甸历史之中。从此以后,下缅甸和清迈、清莱的所有势力都开始向雍籍牙纳贡臣服?!?/p>
小武摇头叹道:“孟族人的勃固王国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他们好不容易才灭了东吁王朝,结果却又造成了贡榜王朝的崛起!”
八角捋须道:“雍籍牙得胜之后,马上掉头北上、攻打西北方的世仇曼尼普尔。不过短短半个月时间,曼尼普尔土邦已被扫平。随后,雍籍牙任命了新的曼尼普尔土司,并且将当地著名的克锡骑兵(Cassay Horseman)编入了自己的军队。”
“不久,雍籍牙再次掉头南下,镇压孟族人的反叛、并且进攻泰国。他再次使用了大迂回战术---先顺着印度洋的安达曼海岸一路南下,攻取丹那沙林(Tanintharyi、今德林达依),然后翻过山脊夺取泰国的巴蜀(Kui Buri、今班武里),再顺着太平洋的南中国海岸一路北上,去包抄攻击暹罗的首都大城。”
图表22雍籍牙进攻泰国路线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看着雍籍牙进攻泰国的路线图,叹道:“‘昂胜利’此人是真能打呀!他竟然如此辛苦地大迂回,又率领大军翻过缅、泰南端交界的高山---此举显然是要避开泰国人长期建立的抗缅防线和要塞,然后直插对方要害、一击致命。那么泰国如何抵挡呢?”
八角捋须笑道:“1760年4月,缅军合围泰国的都城后仅5天,发生了怪事---雍籍牙突然病重!缅甸只得于4月17日退兵,然后不到一个月国王就病死了(5月11日)?!?/p>
“雍籍牙前后仅仅打了8年仗,死的时候才46岁---但是他已经统一了缅甸,建立起了号称‘缅族第三帝国’的贡榜王朝?!?/p>
小武大震道:“什么?泰国的运气未免太好了吧?‘昂胜利’怎么会在阵前得急病的?”
八角摇头笑道:“缅甸书上都说他是得了急性痢疾---但是泰国书上说的不一样。当时雍籍牙应该是去视察准备攻城的火炮部队了,结果在试射的时候、新从英国人那里弄来的加农炮发生了炸膛,炮弹碎片伤到了他。”
小武点头道:“好吧,这个说法比较合理。泰国逃过了一劫呀!如果像‘昂胜利’这么好战又能战的国王多活个几十年,他不知道能打下多大的地盘!”
八角大笑道:“从雍籍牙开始,贡榜王朝的战斗力一直很强大,所以中南半岛的这个劫也是躲不过去的。他死后长子莽纪觉继位,从‘莽’这个姓你就知道清朝正式册封了他为缅甸国王。然而不过两三年以后,国王之位又传到了雍籍牙次子孟驳(辛标信)那里。”
“新的白象王又将缅甸都城迁去了阿瓦城(Ava)。不久后缅甸和清朝的摩擦剧增,原因是缅甸国王的排场加大,要求所有百濮土司(包括云南境内的)必须向贡榜政权进献‘花马礼’、如同给清朝进贡的一样。”
小武大奇道:“也就是说,缅甸打算跟宗主国清朝平起平坐了?对于广大中小土司来说,每年必须准备两份同样的贡品,一份给清朝,一份给贡榜王朝?”
八角点头笑道:“不错,这还算是客气的。另一方面缅甸决定再征泰国,但不同于上次逆时针大迂回的是、这次是顺时针大迂回---贡榜军队打算取道老挝而去,所以云南车里(西双版纳)一带在其行进路线上的土司都得出人、出钱、出力,必须替缅军提供后勤保障?!?/p>
小武讶异道:“贡榜王朝的打仗,真是习惯了长距离翻山越岭的迂回呀!而且他们竟敢对云南的土司发号施令?大清朝还要不要面子的呀?”
“不过,我也知道清缅之间也发生过战争,大约是在乾隆朝吧?而大清朝应该至少是没赢---乾隆皇帝虽号称‘十全武功’,但其实最多也只有‘9.5全’吧,因为拿缅甸没有办法……”
图表23清朝与缅甸版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呵呵大笑,道:“清缅之间矛盾激化了以后,从1765年到1769年,5年间清军四次伐缅甸---最多时出兵约3万余人,满汉兵按1:3的比例,但都未能取胜,反而损兵折将?!?/p>
“清军越败,乾隆帝越是怒火不止---总督以下的官员包括战死、处死、自杀的,损失相当多。四次征缅的清军主将都因此而死,然而最后也只能接受缅甸议和。”
小武皱眉道:“何以每次清朝都不能取胜,你觉得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八角捋须道:“几乎每次讨伐,清军都是先胜后败---这是因为清朝不了解缅甸此时的特点,不知己知彼,从上到下、盲目乐观而导致的?!?/p>
“首先,缅甸军队的数量不定。他们对乾隆帝的决心也把握不清,往往调集了大部分兵力去暹罗。于是当云南军队来袭之时,因为可用于抗清的兵太少、故缅甸不得不主动撤军,造成了清兵以为己方已经获胜的假像?!?/p>
“然而,等到缅甸将讨伐泰国的军队调回之时,已经追击很深的清兵又赫然发现、对方的军力其实很强!这样一来,先前‘虚报’胜利的官员甚至会因为‘欺君之罪’而被处死?!?/p>
小武惊叹道:“缅甸竟然打算同时在两个战场上取胜!同时打赢泰国和中国?不得不说,他们的军事自信心真强!”
八角微笑道:“其次,缅甸贡榜王朝的军队惯常使用迂回包抄的战术---雍籍牙一脉嫡传的战法精髓。由于战事起自车里(西双版纳、云南的最南端),所以清兵常从这里南下。但当缅甸反攻时,不仅有军队从正面北上迎敌,还?;岱直硪宦?、从伊洛瓦底江西岸逆流而上,再从侧面进入云南---屡屡截断了清军的粮道和退路,造成清兵大败?!?/p>
“为了解决‘后路总是被包抄’这个难题,第四次伐缅战役中、清军吸取了教训,兵分三路、并肩南下。左、右两路分从伊洛瓦底江的两岸向南推进,中路是水师、直接在伊洛瓦底江中行进?!?/p>
“不过,由于对伊洛瓦底江的西岸不熟,西路的清军等于是被放在了战场之外,于是他们还是回到了东岸进军。好在此次有水师同来,于是控制了大盈江至伊洛瓦底江的主要水域,击沉了缅甸水军的大多数船只。这样一来就可进可退、可左可右,结果也就好过前三次?!?/p>
听到这里,小武叹道:“不错,知己知彼之后,清缅之间才能打个平手?!?/p>
八角呵呵笑道:“当然,乾隆还是太乐观了。他是靠观看《明史?云南土司传》来了解缅甸的---觉得连明将刘綎都能降服缅甸,清军最多只须3万兵肯定能解决问题?!?/p>
“然而,清军虽然野战能力要强一些,缅军的城寨攻防战却更加出色---原因是缅军的枪械火力很强。在法国人的帮助下,缅军的燧发枪(Flintlock)早已取代了佛郎机时代的火绳枪(Matchlock)---清军的许多总兵、把总都是在完全意料不到的情况下,被对方枪手给远距离射杀了?!?/p>
“而缅军本身早已习惯了战场上有许多先进火枪存在---为了防备被突然狙杀,他们往往在丛林中挖掘很多土洞,没事就躲在洞里面。这还造成了意外效果---清军斥候瞭望了半天缅军所处丛林,得出结论是‘对方营寨中人数很少,几乎没有人’,结果甫一进攻就吃了大亏!”
小武点了点头,叹道:“原来雍籍牙以后的缅军,已经成为近现代化的军队了!居然还会使用‘猫耳洞’战术进行山地枪击战,难怪清军对他们无可奈何?!?/p>
八角点头捋须笑道:“不过对于缅甸来说,孟驳国王也是着实有些膨胀,过于托大了---一边同清朝大战,也不肯放松对云南、寮北土司的控制;另一边又不肯放弃泰国战场。他真的是全部都想要?。 ?/p>
“就连泰王主动要求投降缅甸,孟驳也不肯接受;硬是一定要攻破大城、抢掠一空才肯罢休。结果泰国果然被灭了,但民间却在不停地造反。如此一来,那一批能征惯战的贡榜朝将士、只得来回不停地在两条战线上打硬仗,最后也吃不消了?!?/p>
小武叹道:“原来如此!估计缅甸国王也误判了乾隆的决心,居然会连续攻伐缅甸四次!或许他以为一两次战役就会让中国知难而退!”
“孟驳肯定认为:清军退了、说明同中国的战争已经结束,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彻底剿灭泰国。然而没过多久,那边的清兵居然又来了?如此看来,虽然清朝最终没有荡平缅甸,但最低限度还是帮助泰国翻了身。”
八角微笑道:“不错。事实上第四次清缅战争能够顺利结束,只因清缅双方的前线兵将都已经疲惫至极,遂决定火线议和。在双方最高统治者并未授权的情况下,和平就已经谈妥(事实上乾隆帝和孟驳均未批准合议)?!?/p>
“1769年11月16日,缅军14名将领与清军12名将领一同在‘合约’上画押,并且互赠礼物。随后清军北撤,同时融掉了带来的大炮。缅甸将领觉得非??上?,又想讨要伊洛瓦底江上的清军水师大船---但是清军马上放了把火,直接把船给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