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然
我的酒量算是比较孬的那种,借用一位"酒侠"朋友的话说“用鼻子喝都可以放倒你”。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酒场上我就是个孙子,也经常装孙子。
我并不以此为耻,也不会以此为荣,技不如人呢,放低调点总是明智的选择。比如我短命的父亲嗜酒如命,为人豪爽,酒场上装大爷,头三杯等不得,后三杯喝不得,逢酒必醉。如此这般,四十多岁就丢了卿卿性命,实在是不划算。
我不会说,如果父亲活着,我是多么的幸福,或者说奢望他能帮我解决多少问题,或者说我结婚时他帮我站个台。他怀着对生的留恋和对亲人的不舍,就那么憋屈地死了。生前他抽着劣质的烟,喝着劣质的酒,当儿子有能力给他买茅台酒时,他却喝不到嘴。至少,从一个酒徒的角度来讲,这应该是不怎么幸福的事情。
无酒不成宴席,在外吃饭总少不了喝酒,说实在话我并不喜欢这劳什子。再说孩子妈的厨艺,若干年后是可以让儿孙们想起“外婆菜”的味道的。她牢牢地锁住了我的胃口,即使是一道家常炒青菜,我都可以吃得津津有味。所以,但凡酒席应酬,能推尽推,惹不起,咱还躲不起?
我在通城工作了六年,这旮旯的人喜欢喝酒,且酒量大,出酒鬼。所以,关于酒鬼的故事多,其中一个故事与“经久不衰“这个词语有关。据说,某人请客喝酒,先拿一瓶白酒放在自己面前,再打开另一瓶倒给客人。众人不解,他却笑着说:自己喝一斤酒,客人分喝一斤,这叫”斤酒不筛“也。
我的祖父是我见到的、唯一喝酒喝出了一点名堂的人。
按照他的说法,大约三四岁时,曾祖父每次在火塘边喝酒,总喜欢用筷子头蘸一点给他尝尝。这样在曾祖父的启蒙及潜移默化下,他养成了一辈子喝酒的习惯。我的印象中他几乎天天喝酒,那种自酿的米酒,从酒瓮舀来倒入小巧的土酒罐,放到火塘边煨热了喝。每天二两的样子,绝不多饮。即使是在做客的酒席上,喝够二两即止,不贪杯,也不斗酒。
这个语讷言拙的老头,曾得意地对我说,喝了一辈子酒,却从未醉过。婆说这是真的,他没有吹嘘。所以,他与酒相安无事,活了八十五岁。
饮酒有度,不醉为乐,这既是祖父喝酒不醉的秘诀,也是他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