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说到,干尸司马伦集结禁军中下层武官,通过矫诏的手段挟持高层武官,于元康十年四月三日深夜发动兵变,诛杀贾南风及其党羽,迫使白痴皇帝司马衷退位,自己坐到了血淋淋的王座上。
“四三兵变”当晚,闯入后宫收捕贾南风的是司马冏。之前说过,晋武帝司马炎当年确立王位继承人的时候,人选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弟弟司马攸,为了给白痴儿子铺平通往王位之路,司马炎不惜假借太医之手逼死弟弟。
司马冏,就是司马攸的儿子。
司马伦上位,依靠的是禁军,对禁军的威力与可怕有切身体会。登基之后,他在禁军的重要位置上安插的都是自己的儿子和亲信,对于在“四三兵变”当晚表现出色的司马囧,他给予了一些荣誉性的虚名,却用明升暗降的策略把司马囧从禁军中剥离出来,命令他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国。
如果皇权足够强势,能够威慑藩王,这样做未尝不是防止司马冏作乱的方法。司马伦的失误在于,他是在帝位来路不正、藩王跃跃欲试,且皇权正在崩溃的前提下打发司马冏回国的。
虎兕没有入于柙,而是纵虎归山。
司马冏继承的是其父司马攸的爵位,封国是齐国。离开京城,走在回国的路上,嗅着从东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司马冏心潮澎湃,如乱石穿空的海浪。十几年前,父亲司马攸被迫离开京城,死在了回国的路上;十几年后的今天,自己又走了父亲的老路。
如果父亲在十几年前成为皇位继承人,那自己......
司马伦是晋武帝的叔叔,自己是晋武帝的侄子,既然司马伦可以当皇帝,那自己.......
海风,腥如血,残阳,红如血。太平洋之滨,星邪月异。
原先,西晋朝廷对藩王的兵权,以及藩王在本国内部的人事任命权是有限制的。随着司马伦的篡位,朝廷的权威冰消瓦解,对藩王设置的种种限制也开始大面积崩塌。后来,司马冏拥兵数十万杀气腾腾入京,京师震怖,如果不是中央权威崩坏,他充其量也就有几千个兵,哪里能拥兵数十万呢?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各个藩国内部都和藩王是一条心,因为藩国内部大大小小的官员对朝廷态度不一,有的坚决支持朝廷,有的追随藩王作乱,有的摇摆不定。
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中央仍然有威慑力,混乱只是发生在皇城内部,并没有波及地方。等到中央权威崩坏,失去制约的藩王肆无忌惮,直接导致大混乱溢出京城,冲击到地方;同时,藩国内部大小官员对朝廷的态度不一,也不可避免地在八王之外出现了一些割据性军阀,致使局势越发混乱,比如王浚就是军阀之一。
言归正传,接着说司马冏。
一回到齐国,司马冏就开始着手部署率军入京,齐国内部诸多官员对此事的态度很复杂。司马冏一开始并没有把事情搞得太过火,欢迎支持者,也默许反对者的存在。镇守京师的干尸司马伦察觉到他图谋不轨,派了一个间谍打入齐国内部,可是这个间谍被司马冏策反了,反而掉过头来蒙蔽司马伦。
为了进一步麻痹司马伦,司马冏甚至不惜斩杀心腹,并把人头送到京城,表示自己没有反心。与此同时,他还秘密联络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积极扩大统一战线。
司马伦糊涂,但是并没有糊涂到掉以轻心的地步。为了避免战争,和平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冲突,经过与孙秀的一番谋划,他决定空降一批心腹到蠢蠢欲动的藩国,架空藩王的权力。当然,以司马囧为首的藩王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司马伦也没有把这种政策付诸实际的实力,矛盾至此终于全面激化,中央与地方的争端已经没有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的可能,双方的手都不约而同地拉开了弓弦。
永康二年,准备就绪的司马囧肃清藩国内部的敌对势力,广发檄文,号召讨伐司马伦,与司马颖、司马颙、司马乂一起聚兵数十万开赴京城。
自西晋开国以来,规模这么大的战争是第一次,而这时候距离三国时代的终结才二十多年。
一夜之间,京城戒严,首都卫戍部队陆续开赴出城。对于生活压力巨大的市井小民,这是一个很有刺激性和挖掘价值的话题,大家都看到了全副武装的军队出城,可是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家并不知道。
事实上,这是以司马伦为首的中央控制舆论的一种策略,目的是安抚人心,使草民以为首都卫戍部队出战只是执行一些常规性的军事任务,对手不过是一帮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除了对外封锁消息,作为天师道的信徒,司马伦还举办了一些豪华的祈福仪式,宣称天神和列祖列宗已经降谕,国家必将长治久安、繁荣安康。
虽然消息是封锁的,中央采取了掩人耳目的舆论控制措施,草民接触到的真相是有限的,可是这并不妨碍谣言的流传,大众的想象力足以弥合真相不能填充的空白。南来北往的行商几乎每天都会带来一些描述得绘声绘色的消息,诸如某地打了一场恶仗,死了多少人之类......然而大多数人只是把这当成谣言,因为朝廷依然在发布中央军势如破竹的捷报。相比较而言,朝廷发布的消息显然比行商的话更有可信度。
同年四月,中央再次发布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叛军首领司马冏已经兵败被擒。
战争即将结束当然是好事,一时间,京城处处欢腾。与此同时,弥漫在皇城里的,却是躁动不安的气氛。
真相其实是反过来的,胜券在握的是司马冏,惨败的是出战的首都卫戍部队。司马伦不仅发布假消息愚弄草民,也极力封锁消息,糊弄帝都高官。市井小民好愚弄,高官可不好蒙蔽,尤其是留守京城的禁军武官。
为了庆祝这次“大捷”,司马伦在皇宫里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庆功”宴会。在宴会上,有些不明真相的官员谈笑风生,禁军武官却脸色阴沉,有些武官甚至拒绝出席晚宴。司马冏此次拥兵入京所为何来,他们心知肚明,当初司马伦发动兵变,无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迫卷入,他们都是脱不了干系的,一旦司马冏攻破京城,结局是不言而喻的。怎么躲过这一劫呢?出席宴会和没有出席宴会的武官都在思考着。
西晋年间,高官的帽子上流行带貂尾为饰,司马伦上台之后,为了笼络人心,滥发官爵,貂尾不够用,只能用狗尾凑数,老百姓戏称“貂不足,狗尾续”(这就是成语狗尾续貂的来源)。
坐在高高的大殿上,看着大殿里的一条条貂尾和狗尾,如坐针毡的司马伦萌生了浓烈的悔意,悔恨当初不应该急不可耐地篡位,以至于今日成为众矢之的,连安享天年都成了一种奢望。他知道禁军有离心迹象,但是在这急需用人的危急关头,搞内部清洗并非明智的选择,因为,貌合神离意味着还有合作的可能——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内部清洗则会激化矛盾,火上浇油。如今,他只能希望禁军出于对司马囧的畏惧而和自己同仇敌忾。
随着藩王军队的步步紧逼,孙秀召集司马伦的心腹多次召开会议,商议对策,有的人认为应该抵抗到底,有的人认为应该搞内部清洗,有人认为应该乘船出海,远遁他乡异域......面临诸多抉择,司马伦迟迟犹豫不决。这时候,留守京城的禁军却抢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大难临头之际,他们决定发动兵变,把司马伦交出去,作为替罪羊。
四月的一夜,禁军当中的七百多个外营兵攻破皇城南门,在内军高层武官的策应下,一起杀向内殿。司马伦与孙秀事先察觉到了禁军的异动,在前几天就住到了内殿,以防不测。兵变当夜,当喊杀声传进来的时候,他们急忙封锁大门,调动部属进行抵抗。禁军无法攻破大门,于是翻墙而入,放火烧屋,与司马伦的部属展开激战。
火光熊熊,王座摇曳的影子扭曲狰狞,刀光剑影明灭不定,当夜,孙秀以及司马伦的党羽或者当场死于殿内,或者沦为阶下囚。在禁军的挟持下,司马伦被迫下诏,宣布自己登基称帝是受到了孙秀的撺掇,如今孙秀已死,司马衷将复位,自己将退位归农。之后,他又请出驺虞幡,号令部属放弃抵抗。
做完这一切,司马伦面如死灰,归农?还有可能吗?结局已经了然。
这个动荡不安的夜里,市井小民望着皇城方向的冲天火光,揣测纷纷?;食抢锓⑸耸裁矗课裁椿嵬蝗环⑸蠡??为什么依稀还有打打杀杀的声音?这一切和刚刚平定的那场叛乱有没有关系?......
很快,答案揭晓了。
张贴在城门上的榜文宣告了司马伦的退位,以及司马衷的复出。必然的,皇位易手的具体过程和细节用不着让市井小民知道。
其后,被幽禁达一年之久的白痴皇帝司马衷复出,乘坐御辇驶往皇宫。虽然草民不知道这一切变故的细微之处,但是大家都很清楚,所有的争端都是围绕着皇位展开的,如今,既然正统皇帝复出,那么一切就尘埃落定了,战争可以因此结束,洛阳城可以躲过战火的洗劫,安定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至于战争、政变、兵变,那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当司马衷的御辇驶过街道的时候,满街都是山呼海啸的万岁声。
对于烽火连城的三国时代,许多老辈人仍然保留着鲜活而血腥的记忆。作为市井小民,大家期待的只是和平,其实并不在乎坐在皇位上的是谁,与其说满街的呼声是为复出的司马衷而发,不如说是为了和平。
然而,庆祝和平的呼声还没有散尽,一起不祥的事件又发生了。
司马衷复出没几天,禁军大开城门,司马冏率领几十万浩浩荡荡的军队,如同一条巨大的蟒蛇,进入洛阳,缓缓穿过街道,锃亮铠甲闪闪烁烁如蛇鳞,蔽空旌旗舒舒展展如蛇芯。
皇帝不是已经复出了吗?这些人还来京城做什么?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军队,站在街边的市井小民揣测着。与司马衷复出不同的是,司马囧入京的时候没有欢呼声,笼罩着洛阳城的,是惶恐不安的气息。
司马囧察觉到了气氛的冷落,但是与近在咫尺的皇宫相比,这无关紧要。为了进入京城,他在战场上奋战了两个多月,折损了好几万人,再加上折损的敌军,被这一轮权力游戏的转盘绞死的士兵有将近十万人。对于他,这只是一串数字,并没有什么可惜的,这只是参与权力游戏的必然代价。或许,在他看来,站在街边不敢喘气的这些草民,与战场上那些已经不会喘气的死尸并没有什么区别,就像任由宰割的牛羊。如今他最想做的,就是进入皇宫,享受成为帝国执剑人的快感,唯有权力,不容他人染指的权力,才能带给他这种快感。
几天之后,司马伦被迫服毒自尽,权力格局再一次洗牌,凡是被他起用的人,一律被斥退;凡是曾助他为逆的人,除不久前发动兵变、迎立司马衷的几个禁军武官,其他人一律被处死。
司马伦——八王之乱的第三个牺牲品。
临死之际,司马伦意识到了自己的罪孽,饮下毒酒之后以巾蒙面,只是不知道他这样做是无颜见祖宗,还是预料到自己死后,帝国将会发生更大的祸乱,怕自己的鬼魂看到这人间惨剧。
至此,八王之中的三王已经成为权力游戏的祭品,即司马亮、司马玮、司马伦。接下来,剩余的五王又将如何继续更为残酷的角逐呢?
敬请关注下一期,《权力的游戏(五):冰与火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