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读《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若干学理思考——评作文课<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一节,因为是写作课,多年以来,我对写作课没有一套恰好的教学模式,因此,对于这一章节,我一连读了好几遍而获益匪浅。
教学既需要学理的审视,也需要实操的配合。罗老师首先谈了观课感受与课型定位。赛课是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水平。教师轮流上课成了一种制度,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和团队建设。这是一堂写作课,是训练课的一种,要想上好一节写作课,着实不易,关于这堂写作课,罗老师主要讲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课题自身的逻辑。
这堂课课题很明显: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从“触动心灵”,意外着被感动。从教学流程来讲有几个环节:①召唤出学生被感动的经验②“审视你的感动”③写出你的感动④“检讨你的表达”。据此,我想起我的一节写作课。
课题:窗外,补充要求:1、完成一篇记叙文。2、有真情实感,不套作,不抄袭。3“”学会使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4、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5、不少于600字。教学流程如下:①解题思路②小组讨论,“窗外”的什么是你的写作点?③如果写人,你会写一个怎样的人?她(他)做了什么事?哪方面值得你去写?如果是写物(景),你会写什么?④细节是本次写作的亮点,注意细节描写。⑤分享老师的《窗外》、《一直在路上》。
其实,教学方法千千万万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就是最好的。
二、教学材料的分析
这是材料的分析。本堂课的学案中有两类材料:名作片段两个,下水范文一篇。材料是写作教学的基本依托,在教学设计时,注意材料的典型,能否起到支撑教学的作用。从朱自清《背影》(望父买橘)到毕淑敏《我的五样》(“我”经历的“选”和“弃”的痛苦和艰难),再到教师的下水范文(相濡以沫的老头老太之间的温情),这几个材料都很恰当,因为它们有个共性:这些都能够深刻触动我们的,都带着某种悲剧感,或者有某种悲情色彩。这样看来,本次写作课中更大的教学价值,就是要写的“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就必须真正捕捉住感动点,就必须注意营造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背景和情感基调。
这一点,也触动了我心。但凡文学作品中的事件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把生活中美的事物表现得更美,丑的事物表现得更丑,从而达到启发人、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也大都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契合人情世故,抓住人性的弱点。文学,要是把标签拿掉,还原它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现实。只有直面文本、直面人生、还原生命,这样,才能创造文学价值。
三、本课教学的几点学理讨论。
(一)描写为什么是必要的。“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属于记叙文写作,离不开记叙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 ,叙述是时间性的持续推进,描写则是意味着时间的短暂停留,借此停留以描述景物或人物在空间中的状态,是空间性的。因此,“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需要细节描写,“触动心灵”,就意味着“感动”这种情感体验的完整传达 只有时间性的叙述和空间性的描写,体验才能趋于完整,才能被“感动”,才和写作主题“触动心灵”相契合。
(二)捕捉感动点为什么是重要的。
罗老师说的有道理,“写作要关注生活”,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生活,就像一部小说,再怎么虚构都必须取材于生活,鲁迅笔下的“啊Q”“祥林嫂”“孔乙己”……包括所有原著中的人物,他们都存在于这个这个世界上,都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的小区,我们的村庄里甚至是我们楼下的谁谁谁,因此,我们被感动的往往不是一个个塑造出来的生动的人物,而是他们所做的事。罗老师说“写作不是源于生活”,我却不赞同。因为生活就是活素材,没有活素材,哪有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件。写作不仅仅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是源于对生活的审视、反思和领悟,这样,才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三)技法为什么不可或缺。写作文是一种训练,训练就要讲技法,写作教学就得提供有效的技法。这堂课提供的技法有两个:动词和比喻修辞。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的东西是具象的,属于现象和经验层面,易把握?!靶味稀钡亩魈橄?,属于本质和规律层面,没有智慧是看不见。“道”没那么容易领会,更没那么容易达到。然,学生离“悟道”还相差甚远。罗老师用《庖丁解?!返慕舛?,“坐而论道的人太多了,悬空的理念理论太多了,解决问题反而黔驴技穷”。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望父买橘”这一处细节描写,最能打动人心,扣人心弦,就是因为我“动词的密集使用”,就是因为作者准确聚焦于感动的点位。否则服务不周的话,故事情节就略显“苍白无力”。
(四)教师“下水”为什么是必需的。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得成一碗水、一桶水、水源。因此,写作课教师的下水示范,成了很大的亮点。身为一枚语文老师,不能说的头头是道,甚至是一筐一筐一套一套,那都是在“纸上谈兵”啊,问题是解决不了,那就必须做出示范,只有亲自下水去游,才能知晓理论管不管用。因此,语文老师岂能“纸上谈兵”,要自己读得懂文章,自己做得起题,自己写得出文章,要是教学思想的学习者、践行者,如此,你才是学生爱戴的老师,你才是学生心中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