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的前提假设可知,“自我关系身心疗法 ”假设的是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与躯体的感觉中心失联而导致自我存在性的否定、怀疑或失去。在“场”中,基于归属感的需求而过度关注外界需求而和自己内在需求失联而导致自我完整性的缺失,继而导致自我关系的疏离。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和躯体失联,和自我失联而最终导致一种建立在对自我忽视上的和世界的关系。
一、关于以上自我关系的原则,和认知发展理论是一致的,0-2岁,是感知运算阶段,婴幼儿通过感知觉与运动的关系获得对这个世界的经验,躯体的感觉是他的全部,也是他的整个世界。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就是对躯体的认知。如果躯体不能得到充分的照顾和发展,对自我的认知会出现偏差,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会受到障碍,在哪里有障碍,就和哪里的爱和资源失去连接。
越小的儿童越需要基于生存、安全需求而需要的归属感。如果场是安全的,儿童可以更完整的和自己在一起,若在场中感受不到归属,儿童为适应场而让渡自己,失去和自我的连接。
如果躯体感受到的不是舒适而是痛苦,不是场共振我而是我以场为中心,自我存在性和完整性因此减弱、消失。
基于自恋理论,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先有自己,再有世界。当世界大于自己时,和自恋理论相悖,潜意识不会接纳,内耗产生,分裂产生,痛苦产生。
二、“自我关系身心疗法”认为,我们的痛苦看起来是我和“非我”(世界)的关系导致,源头其实是自我关系。先疗愈自我关系,也就是先达到躯体自我,关系自我和认知自我的和谐。自我和谐方能独立,互相独立方能互相依存。
原教旨主义、消费主义是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是在发展中,和自我失联、和爱和资源失联后的非理性选择(情感满足了,理性才会发挥作用)。这个世界最深层的真相是一元统一的,就像我们都能看到的:每个人只有一个躯体,无论他有多少种主义。
三、“自我关系身心疗法”帮助成人的我们重新回到生命最初一元统一的世界,通过重新和躯体自我建立连接,找到存在感。重建关系自我,建立归属感?;谝陨希匦氯现晕?。
从此,对世界的认知将建立在自我和谐自我完整的基础上,世界也和谐而完整,和世界的关系也因此而和谐。
分裂瓦解,痛苦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