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俩小时速读完这本郭德纲写于2013年的271页的书,回过头来再看书名,过得刚好,这不是郭德纲好的谐音么,老郭这家伙真够自恋的。整本书可以读的养分不多,用一两页简单介绍一下相声是个什么,介绍自己年轻时候闯荡北京的不易,大篇幅说的是德云社遭遇的同行的打击,还有重复内容,语言形式用的押韵四字词非常多,可能是郭德纲喜欢读古书的原因,收集有他写过的诗和相声小段。作者本人也说此书是收集多年来写的笔记,看样子的确像是笔记编撰到了一起。谈几点体会:
1.关于教育。郭德纲浸染相声也算是有三十多年了吧,他没上过大学,是社会大学毕业,曾为了谋生还唱了三年京剧。他本人喜欢看书,不喜喝酒应酬,回家就是看书练字。他儿子郭麒麟最近为大家所熟悉,因演《庆余年》中范思辙而出名,这孩子的成长得益于家庭的教育,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这父母得有多大的底气啊,郭德纲的话就是,可以不上学但不能不读书,听说他对孩子的管教是很严的,零花钱不多给,教孩子礼仪道德,小小年纪就不靠父母,自己租住房子自力更生了。小胖墩很有志气,11个月减肥六十斤成了小帅哥,相声没听过他多少,看电视剧,他的演出倒是胜出了他父亲。学历是人的一个标签,但最重要的还是社会大学的后期再学习。有人感慨,有父当如郭德纲。
2.关于相声。作者多次在书中提到各界尤其是同行对他及德云社的攻击。说他的相声庸俗,低俗,媚俗。个人认为相声这种形式本来就是来源于民众,本来也不是多雅之物,没必要太过较真,用通俗易懂语言逗大家一乐而已。但的确近些年来有些相声段子语言过于损人,走了极端。记得看《笑林广记》,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秀,有很多俗段子也有黄段子,但不觉得有何不妥,一笑而过,因为他讽刺或笑话的都是大家熟悉的生活或官场上的俗事。最近新闻报道某相声拿一个老女戏曲家开黄涮,是有些过份啊,虽然我们大家不懂戏曲不知道这老人是谁,这编段子的不知道吗?书中,老郭关于雅这个名词,大怼。他这观点倒是解气,假雅,马路边说话一半汉语一半英语,买个洗发水也得跟人说去香港买,戴个表显摆是劳斯莱斯,做作的要命,这种人我们也不喜欢。需要反思的是,相声,在文艺形式媒体形式多样的今天,如何传承下去,如何做到雅俗共赏,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