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吃了不到一两的盐水鸭,齁住了,到晚上还觉得嘴里发咸。
春节到南京旅游,感觉金陵人民的口味真重,严重颠覆了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认知,品尝了有名的鸭血粉丝汤,别的味道没记住,就记住了一个字,咸!
到饭店吃饭,第一件事,交待别放太多盐,可不管那个菜上来都一样,好像无咸不叫菜。
另一个金陵的名菜盐水鸭,当时尝了一点觉得还行,虽然有点咸,还能接受,买了半只,让孩子尝尝鲜,可吃了一顿,孩子就不爱吃了,太咸、太腻,切的时候满手油,吃的时候满嘴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京口味重可能有各种原因造成,但作为一个品牌,想在全国或全球销售,怎样才算正宗?坚持自己的口味,还是适应不同消费者的口味,有了互联网,地球成了地球村,为什么在当地有名的品牌,在其他地方很难见到?坚持正宗的同时,也失去了其他地方的用户。
如今提倡养生、健康饮食,还抱着你咸、腻的正宗品味不变,怎么能赢得更多的用户?
十几年前到天津,吃了一顿正宗的狗不理包子,当时桌上10个人来自全国各地,第一盘包子上来,吃完,第二盘上来,消灭了一半,第三盘上来,没一个人动,大家都是一个感觉:腻!另一桌有天津当地的,最后把桌上剩下的包子全部打包带走,还有一个印象深的记忆,晚上8点多,服务员通知我们,下班了。
天津其他几个名吃,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也是一个腻字概括(当年的感觉,现在不清楚有没改进)。
以前生活困难时,油水大能解馋,偶尔吃顿大餐,改善改善伙食可以理解,在生活丰富以后,还用油水大当正宗,能维持多久,当时就有预感,要滋味没滋味,要服务没服务,这家店长不了,果不其然,不到3年,2005年同仁堂收购狗不理。
麦当劳全球一个口味,可到了中国不也开始卖豆浆、油条了,正宗通过改变、适应各地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好发展,西安的羊肉泡在河南各地也有门店,可到西安正宗的羊肉泡感觉还不如河南的口感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根据当地的口味进行改良,才在当地生存下来。
何谓正宗,变还是不变,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