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结语
对于“反升华”这个尚未系统化的西方艺术理论,本文试图运用梳理整合的方式对几个具有研究价值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弗洛伊德、马尔库塞对“反升华”的理解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本身对于丰富这一理论和弥补彼此论述的不足具有一定的价值。
01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升华”理论实质上是关于无产阶级艺术创作和评论的美学评论原则。
它从人类学和社会学客观角度出发,提出了挖掘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秩序的弱点,揭露资产阶级社会本质的要求,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实践实现无产阶级对真理和自身利益的诉求,表现出生活在底层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
同时呼吁艺术去反映占社会绝大多数工人阶级的“贫困”,从而鼓舞他们的革命热情,为实现自身解放而奋斗。
02
弗罗伊德由个体心理结构的角度去研究人类文明。通过在性本能理论、无意识理论、性欲升华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他对文明的看法,表现出了弗洛伊德对人性的关注。
文明是在压抑性本能冲动,追求更崇高道德、伦理等幸福目标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文明的升华方式体现出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和真理追求,是对其本质,也就是人类个体的心理机制——性欲的掩饰。随着文明的不断深入,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和制约愈加明显,对文学艺术进行心理学上的解读,是解读工具理性时代艺术创作实质的有效途径。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反升华”揭示出艺术创作活动的实质:艺术活动是利用一定技巧达到释放内心隐秘思想的行为,是艺术家们满足潜意识中性需求的一种途径。弗洛伊德的性升华理论试图告诉世人,文艺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升华现象昭示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人类必须对自身文明的意义和价值重新思考和定位。
03
马尔库塞将上面两种视角进行了行之有效的融合,运用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和人的解放理论弥补了弗洛伊德爱欲论的不足,也重新在弗洛伊德爱欲论的基础上审视了马克思理论的解放领域,构建起新的“爱欲解放论”。
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重在强调人的感性解放,着眼于挖掘艺术的政治潜能,试图通过艺术——审美之维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这正是艺术“反升华”革命特征的表现,与升华同为艺术的一种特质,共同构成艺术发展的动力。
04
相比较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艺术的建构着眼于体现人们阶级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革命情绪的调动,看到了艺术的社会学价值和意义;
弗洛伊德较为关注艺术领域人的潜意识本能的释放,解读艺术对人性的关注,看到了艺术的人类学价值;
马尔库塞注重通过艺术审美感性形式的重构来解放人的爱欲,看到了艺术审美的政治功能。
尽管对艺术进行解读的角度不同,对艺术“反升华”本性的研究视域各异,但他们都看到了而且肯定了文学艺术所承担的压迫和解放的宏大主题,力图在这一领域建构起对解放人的思想有用的因子。
艺术“反升华”观念对于我们考察当代语境下文学艺术的价值理念、审美感受方式以及思考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重要的价值。
05
当然,对“反升华”本性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综合,限于本人理论和思维水平,对本理论的梳理仍存在非常大的局限,内容构思和表述也比较粗糙,其中许多问题仍需要继续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杨梅林辑注,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4]杨炳编,马克思、恩格斯著.论文艺和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5]弗洛伊德著,杨韶刚等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6][美]艾布拉姆森.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自由及其限度[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7]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8]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9]弗洛伊德著,顾闻译.自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0]弗洛伊德.论文明[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0
[1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2]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1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1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单维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成远镜,朱晶.生活美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18]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ㄉ暇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9][苏]M·M·巴赫金,B·H·沃洛申诺夫.弗洛伊德主义评述[M].沈阳:辽宁出版社出版,1987
[20]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1]张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5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2]成远镜,朱晶.生活美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二、论文类
[23]丁国旗.论马尔库塞与弗洛伊德的学术缘份[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C]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4]吴海庆.技术化现实与中国当下的“反升华”写作[J].文艺争鸣?理论,2008(11)
[25]姚文放.文化传统重建的现实价值本位[J].中国社会科学,2007(6)
[26]徐泽虹,廖辉.弗洛伊德“性力升华说”探微[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7]李直. 鲁迅论文艺批评[J]. 社会科学辑刊,1982(4)
[28]张永清.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批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3)
[29]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0]杨和平,熊元义.关于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几个问题[J].理论与创作,2011(1)
[31]马列主义研究资料[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