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盛名已久的书,我慕名去阅读了后,留下了一些感叹和质疑。起初阅读前面几章内容的时候,一直不知道这本书到底要说什么?当看到斯特里克兰德去巴黎后,故事进入了本书真正想要表达的“月亮与六便士”。
前期斯特里克兰德作为一个证券经纪人,工作稳定,家庭和睦,突然抛妻弃子,只是因为想喜欢画画的时候,我并没觉他这种做法非常自私。大概是还不知道故事的我,仅凭名字就认为这是一个讲述梦想和现实的书籍,所以对此,我没有太多的情绪。
但是随着故事越来越深入,斯特里克兰德为了画画,不在乎住宿环境,不在乎钱财身外物时,他的生活也越来越窘迫,几次险些因为饥饿和疾病而死亡。而帮助他几次度过这些问题是他的朋友叫施特略夫,一个性格软弱,善良但是又令人讽刺的人。施特略夫追捧斯特里克兰德,认为他的画充满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即使自己一次次被羞辱,被忽视,也一直毫无保留的帮助他。甚至在斯特里克兰德病入膏肓之际,不顾妻子勃朗什的强烈反对,坚决想把他接回家照顾,而这个节点,也造就了另一个悲惨故事的发生,也改变了施特略夫夫妻两的命运,也是我对笔下斯特里克兰德这个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反感的开始。
勃朗什一个早期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被贵族抛弃后才和施特略夫结婚。是施特略夫在她痛苦落魄之时帮助了她,而这个背景也造成了勃朗什最后的悲剧。从开始她就没有喜欢过对自己非常好的丈夫,仅仅是因为生活妥协和感激对方的付出,所以她扮好一个好妻子的人设,把家里照顾的井井有条。在她第一次见到斯特里克兰德时,她强烈表示对他的厌弃和讨厌。而恰恰相反的是她最开始就被斯特里克兰德所吸引了,她害怕自己出轨,害怕做出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所以在丈夫坚决要求收留斯特里克兰德时,她说了一句:他会给我们带来灾祸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她在日日夜夜照顾斯特里克兰德的时,慢慢爱上了他,即使明知道对方对自己只是因为身体的性需求,只是因为想画一幅裸体画,也疯狂地想要得到对方。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丈夫,追随斯特里克兰德。她陷入了爱情的沼泽里,不管不顾,明知对方不爱自己,迟早会离开,也还是跟从了自己的内心。这种飞蛾扑火,往往只会得到尸骨无存的下场。当最后斯特里克兰德画好画,不再需要她时,她以为可以把这个男人留在身边,但是现实却恰恰相反,她崩溃了,失望了。最终选择了喝下草酸自杀身亡。
我对这个从头到尾篇幅不太多的勃朗什印象非常深刻,她简直把斯特里克兰德自私的形象塑造地更立体。斯特里克兰德从他追求画画开始,他把一切都好放弃了,包括世俗的责任,众人的道德情操……他只在乎自身的想法,他嫌弃女人,认为女人一旦恋爱就是自私又愚蠢的人,他觉得爱情就是阻碍,任何需求都比不上画画,但是又妥协于男人身体的性需求。当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他就又回归于那个只想画画的画家。
简单来说,毫无疑问,从现在世人的角度他就是个渣男,他所做的事情无疑是在挑战大众的三观。他明明可以有很多方式去做画画这件事,但是他更想做那个自由的自己。你说他冷血自私,但是即使这样的他,最后也被爱塔那无私奉献,宽容体贴的精神所打动。爱塔她不求任何回报,本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毫无保留地爱着斯特里克兰德。即使微乎其微,斯特里克兰德也做出了自己的回应。真的就像是铁树开花一样,日复一日的浇灌才能得到这些许的灿烂。
读完全本,我不太认同这本书的价值,它传达的三观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如果说中心是为了告诉大众,追求自己的路上,就是专注自己,不在乎外界看法,那么不需要做那些三观炸裂的事情。真正束缚自己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心。很多人说不要在意外界的看法,要学会做到内心强大。这不是一句鸡汤喊喊就行的。
如果说像斯特里克兰德那样抛弃了最基本的道德感,才做到无视一切,我认为这很极端。
如果说这是在告诉大众人性的弱点,那么很显然是正常的。男人在追求自由的路上,也还是不能控制对性的渴望,说明这就是他们的本能。对他们来说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而恋爱脑的女人,在生活中容易迷失自我,自我感动,试图通过捆绑和无下限的付出,去追求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结局往往很难堪。
在我看来,真正的月亮是在为人处世的准则内,遵从你的本心,而那些六便士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丛丛杂草,你想要看到心中的月亮,就应该去拨开眼前的草堆。不被眼前所迷惑,坚定的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所谓诗和远方,不过是你心境的选择。它不一定需要你放下一切才能看到,你缺的是对自己的肯定和发现。斯特里克兰德在这方面有着无穷的勇气和执念,他通过抛弃一切去完成心中的理想,孤注一掷,生死不论。在这方面,我认为很少有人能做到,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有羁绊,你的羁绊是可以取舍的,而不是放弃一切。生活的主动权在于自己,你所困扰的问题是你自己选择的。
综上,这算是自己对这本的一点理解。有很多方面想去说,但还是就此打住。碎碎念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啰嗦,到时候都忘了前面写了啥。等下次有机会再说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