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囗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髋,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b>
“砉”音花指割开声音,“騞”音豁指用刀割牛声音,“桑林”殷商乐曲,“经首”尧帝时代乐曲,“郤”通隙指缝隙,“肯綮”音庆指骨头上的肉和筋骨连接处引申关键,“軱”音骨指大骨头,“硎”音型指磨刀石,“謋”音豁指骨肉分离声音。
本段大意:庖丁给文惠君杀牛,手拿肩扛,脚踩腿顶,分解牛的骨肉声音如同乐曲般有节奏。文惠君赞叹好厉害,问如何学到呢?庖丁回答自己杀牛作为道来实践,超越了技术,刚开始学习杀??吹降氖且煌吠暾?,三年出师只看到骨肉组合的整牛结构,现在则是熟视无睹不用眼睛看牛,而是心理洞察,按照牛体结构规律,沿着骨肉结构空隙处解牛,经脉筋骨毫无妨碍。优秀解牛者每年换把刀,因为割筋骨,普通解牛者每月换把刀,因为砍骨头,庖丁杀牛上千头,已经19年之久,一直没有换过刀,好像刚从磨刀石磨过一样,因为牛关节之间有空隙,而刀几乎没有厚度,这样很宽阔自然游刃有余。但是,解牛遇到骨肉关节困难处,还是小心谨慎,慢慢分解,随着骨肉分离声音,整头牛轰然散开,如同泥土般堆在地上,这时候庖丁才拿着刀站立好,环顾四周颇为轻松,擦拭好刀收藏起来。文惠君赞叹说,听了庖丁解牛故事,自己懂得了养生道理。
庖丁解牛,“恢恢乎游刃有余也”,庄子讲的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说明为人处世淡定从容处理难题,需要真本领。
为何庖丁解牛如何神奇,答案在原文“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把解牛作为道来应对,而非仅仅技术,假设我们凡事都是这个觉悟,何愁做不好人事呢?
道就是规律,庖丁解牛的道就是遵循牛体结构规律,道法自然,游刃有余,多么形象。
做到游刃有余并非易事,因为这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目中全牛、目无全牛、目中无牛,当下说的“1万小时理论”,成为某领域专家需要1万小时专业训练,非常契合。
成为庖丁这样目中无牛最高水平者,则需要更多时间和实践,更多人只能靠近无法到达,这就是个人能力天花板问题了。
学习养生或者做人做事,都是一个理儿,谁也无法跨越庖丁解牛三阶段,先是目中全牛,看懂表面,掌握皮毛,再是目无全牛,看到本质,找到规律,最后是目中无牛,用心为之,心领神会,理论实践完美结合,看和干,浑然一体。
联系到学习技术,人际交流,训练炒股,哪一个不是如此?又能处于哪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