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登
27 条书摘
20200723 开始读
-------------------
社会已经进入指数级增长时代,一个人在学校学的知识往往无法与社会很好地衔接。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学能力,不能快速地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他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直至今日,我仍然信奉“不舒服”的读书原则,一本书读得太舒服了,反而容易故步自封
引言 我是一个用读书改变自己生活的人 | 2021-02-11 12:31:54
-------------------
邓宁-克鲁格效应
对于读书的五大误解 | 2020-07-25 17:46:32
-------------------
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核心就是你经常不知道自己该知道些什么,不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有的人只读自己能“够得着”的书,这样容易只停留在自己认同的那个层面。
对于读书的五大误解 | 2020-07-03 14:11:20
-------------------
除了经典,遇到其他一些读不懂的书,也不要紧。如果一本书中所写的内容都是迎合你的需求、增加你的自我崇拜感、放大你的欲望、跪求你的认同的,你一定要小心,它不只是想赚你的钱,还想让你变得更傻。
读不懂也并非没有收获。这是邓晓芒教授跟我说的。他年少时,用一年读黑格尔的《小逻辑》,虽然读不懂,但是仍然有很多收获。又过了几年,在读了很多别的书以后,他才读懂了《小逻辑》。
遇到读不懂的书,你可以先读一些跟这本书更接近的书。
对于读书的五大误解 | 2020-07-03 14:13:39
-------------------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经常能在各种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样的文章:《我是如何做到一年读300本书的》《怎样才能做到一天读一本书》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竟成了一种竞赛。在盲目看中数量的同时,我们经常也会听到另一种感叹:“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笔导噬希饩褪俏颐浅K档?,从知识到能力会有一个界限,这是一个奇怪的分割。量变势必会产生质变,但前提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是不断进步的。
如果每本书的知识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变为能力,再多的量也是一种沉没的时间成本。最重要的不是读书数量,而是真正把一本书读懂、吃透。大多数人在阅读的时候,或许不认为存在什么看不懂的词句,但是你真的读懂了吗?
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够读懂多难的书 | 2021-03-07 22:47:36
-------------------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科学的心理学能够进入生理层面,从大脑的结构入手,研究神经递质,根据神经递质分泌的不同,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然后能够依此长期跟踪一个群体的行为。
凡是能够用到科学的实验、数据和长期的观测来证明的观点,在我看来,都是具备可以参考的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如果你有一些心理学的基础,你在选书、讲书的时候,就更容易理解它背后的原理和动机。
有一本书我觉得很有意思,叫作《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要知道,心理学当中有很多伪心理学,这本书把所有在心理学研究的过程当中真正有研究意义的那些研究罗列了出来。
阅读心理学书籍的门槛并不高,心理学书籍往往都是面向大众的,都是希望成为畅销书的,所以只要你愿意读,一本本地读下去就好了。
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够读懂多难的书 | 2021-03-07 22:45:05
-------------------
1.读书要建立的底层积累: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国学知识,管理学知识,逻辑学知识,哲学知识,人生经验。2.知识的自我反刍。 阅读时尽量少画重点。 读完后给自己一段时间间隔。 挑战大脑,回忆全书,构思思维导图。 把自己当作传播者,加深理解。
知识的自我反刍 | 2021-03-07 22:47:05
-------------------
现在的互联网学习方式有一个弊端——得不到意外的惊喜。一个学生跑回家问他爸爸:“您知道我今天学到了什么吗?”他爸问:“学到什么?”“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肉食恐龙是什么龙,是霸王龙。”然后他爸爸问:“第二大的是什么呢?”“第二大的不知道?!薄拔裁床恢溃俊薄袄鲜γ蝗梦颐遣?。”老师让查世界上最大的肉食恐龙是什么恐龙时,他只要在谷歌或者百度上一搜,他就能搜到答案是霸王龙。
过去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人们是怎么学习的呢?我们得去找一本关于恐龙的书,然后把书拿过来翻。我们会发现,第一大的恐龙是这个,第二大的恐龙是那个,就全知道了。
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开始不要有直奔答案的想法,先积累再精简。目的性太强,就减少了大量的脑力摩擦所带来的意外惊喜。
带着目的阅读vs自由阅读 | 2020-07-03 09:22:57
-------------------
5.当你看出转折关系的时候,要留意转折后的内容
以《苏东坡传》为例。
《苏东坡传》中典型的反转有这么几个。苏东坡一开始顺风顺水,一路走过来非常荣耀。然后第一个转折出现了——乌台诗案。如果没有乌台诗案,苏东坡可能会一辈子轻狂下去,会一直不知天高地厚地讽刺、挖苦别人。
乌台诗案的发生给了他一次人生教训,这才有苏东坡在黄冈的那段生活。他后来从黄冈回到京城当官又是一次转折。
苏东坡的人生当中有几次这样的转折,由顺境到逆境,再到顺境。所以我们从书中看一个人的人生经历的时候,这种转折点一定是精彩所在。人们在转折点上肯定是经受了很多的痛苦,纠结反思后人生才会升华。
如果我们在书中读到了转折点,或者读到了观点上的反转,这部分一定要详细读一读,要分析情节是怎么发生转折的,这是很重要的内容提取点。
图书画线有学问:什么才是精华? | 2021-05-17 19:03:50
-------------------
有些坡道是出其不意的。比如《这书能让你戒烟》。我先不讲内容,而是说为什么今天要讲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戒烟竟然不需要用毅力。我相信你们对这个也会很好奇,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为什么不用毅力就可以戒烟。
讲书最重要的步骤是构建坡道 | 2020-07-05 11:08:39
-------------------
小结1.任何知识传播都不能跑偏,以“一手”知识为指导原则。2.优秀的老师都要二次创作,而不是单纯摘要。3.知识输出的时候,照搬原文的表达不要超过10%。4.能用故事说清楚,就不要枯燥地讲道理。5.解读一本书,重中之重是构建你的认知坡道。6.构建坡道的几个关键步骤。7.选取重要章节,陈述整体结构。8.锻炼自己不要写讲稿。
要不要写讲稿或书摘? | 2020-07-05 11:18:36
-------------------
每次到了讲书的现场,我都会坐在桌前,把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再看一遍。为什么我不在家看呢?其实这来自小时候考试前养成的习惯,都是“发卷子”前再复习一遍要点,这样很有效。
07 开口讲书,还需要做这些准备 | 2020-07-05 11:19:14
-------------------
既然决定要讲一本书,一定是你喜欢这本书,它一定有一个点打动你。那么,仔细地、有针对性地想想:一本书某个点打动了你,那么它是怎么论证这一点的?一共有几个角度?一共有几个递进关系?一共有几个例子?讲了什么故事?援引了什么数字?做了什么实验……在讲书前捋一遍思路,你会发现整本书就浮现在脑子里了。你复盘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你帮助自己由内而外梳理内容的过程,这是讲书前整理思路的一个过程。
复盘思维导图,重新熟悉内容 | 2020-07-05 11:20:53
-------------------
我们没有刻意地取悦过任何人,我们没有说一定要讲到使听众心花怒放。我认为不需要有这种预设。一本书只要值得讲,知识本身就足够支撑起来了。只要听众听到这个,就会喜欢。
调整心态,讲书不为取悦听众 | 2020-07-05 11:21:53
-------------------
一个人私心杂念过多,他做事情的状态一定不正常。我现在回看自己早年间的讲课视频,就发现那时候讲课跟现在的状态不一样。我现在讲课基本上不需要暖场,也不需要刻意让大家高兴,不需要刻意让大家都喜欢自己。
调整心态,讲书不为取悦听众 | 2020-07-05 11:22:11
-------------------
在讲书之前,你只要想清楚第一个环节就好。想好第一句话,就能顺着坡道讲好第一个段落。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始,就会很自然地往下进行。即便紧张,忘记了下面的内容,也没关系,这时你可以看一下思维导图,实在不行查一下书,这都很正常。只要调整好心态,很多小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调整心态,讲书不为取悦听众 | 2020-07-05 11:26:49
-------------------
李中莹有一次上课,开场的第一句是:“我从来都不比任何人差。”第二句紧接着是:“我也不比任何人强,我们大家是平等的。”
聪明地和听众互动 | 2020-07-05 11:29:31
-------------------
至于你讲得好不好,那是另外一回事。任何人都值得被别人尊重,都可以站在讲台上。当然,咱们尽量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要讲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
聪明地和听众互动 | 2020-07-05 11:29:43
-------------------
另外,我还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真正听过很多课的人,在听课的时候,他反而会找到新的灵感和收获。越爱学习的人,越不会说他全部都掌握了,他们一定是虚怀若谷的。渐渐地,实践的次数多了以后,我们对内容会建立起敏感性,会大概知道用户对哪一块内容比较关心,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你逐渐会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预判效果,这就是同理心。
对方比你认知水平高,你该如何讲书? | 2020-07-05 11:33:42
-------------------
有的读者会说,我教的方法他都学会了,他知道如何解读一本书,也能绘制出思维导图,但是他讲的书为什么别人就不爱听呢?听众听着容易走神,或者连他自己都觉得没信心,这怎么办呢?我只能跟大家说说我自己是怎么做的。
我的训练方法是,首先要看很多优秀的电影,从那些电影里面去学习人物讲话的节奏。
如何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 2020-07-05 11:35:50
-------------------
小结1.复盘思维导图,拯救人类记忆曲线。2.去除私心,沟通的控场能力从调整心态开始。3.善用“知识的诅咒”,给比你厉害的人讲课。4.语言能力靠积累,多看电影、演讲和相声。5.小心存量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书单。
不断地拓展认知的边界 | 2020-07-05 11:39:11
-------------------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内化,让知识和自己融为一体。任何所谓的框架都只是建立在对学习者的臆测之上。
后记 给未来讲书人的一封信 | 2020-07-18 08:10:06
-------------------
学习者之间的差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只有学习者自己最有可能知道自己渴望知道的和已经知道的。在求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摩擦和痛苦都是有价值的。这时候,只有一本本的好书,能构成一阶阶歪七扭八的楼梯,让一个人快速走着“弯路”成长。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修养不是靠着外在的体系训练出来的。牛顿、爱因斯坦、霍金也不是被逼迫成为科学家的。甚至史蒂夫·乔布斯和埃隆·马斯克,也并不是某种体系的执行者。相反,他们都是某种体系的缔造者。所以,重要的一点是,重拾书本,就是重新接受教育。这所学校最慈悲、最平等、最廉价。不需要学区房,不需要找关系,更不需要一对一的天价课时费。一本再高贵的书,往往都是以它的纸张而不是以它的价值来定价的。这是留给每一个人的救赎机会。你错过了著名小学,不要紧;你错过了重点中学,没关系;你因这辈子没有上大学而感到遗憾,没关系。只要你依然有坚持读书的习惯。这家永不打烊的学校,只需要几十块钱就可以入学,永远向所有人敞开大门。读书,可以比上学更有效!
后记 给未来讲书人的一封信 | 2020-07-18 08:11:07
-------------------
但是,很多人会选择上学而不是读书。也许人们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么有效的一本书只卖几十块钱,不可靠?;故侨ヂ蚋?6万元一平方米的天价学区房吧!到最后,孩子就算变成了一个模子里的产品,家长也可以说:“至少我尽力了!”
后记 给未来讲书人的一封信 | 2020-07-05 12:20:14
-------------------
更重要的是,书籍是有个性的,文字是有门槛的。一本有价值的名著对一个看不懂的人来说与辍学无异。所以,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害怕文字会戕害真理,因为文字真的高傲、冷漠,像密码——想要引起共鸣,意解心开,需要有能解开密码的人。小孩子是最懂这个道理的。你见过哪个小学生是靠自己读数学书学习的?他们一定要听一位解密者讲解这些书,才能一步步具备解密的能力。
后记 给未来讲书人的一封信 | 2020-07-18 08:11:45
-------------------
老师们总是高估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如果你非要完全读懂一本书,自己理解没有瑕疵之后,才敢讲给别人听,那就干脆别讲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理解是不可以辩论的。教师的作用不是不犯错,而是让学生知道即便犯错,也不能停止求知。你能通过自己的讲解,让一个人爱上一本书或对一个话题产生兴趣,剩下的事,就交给他(她)自己吧。你的体系是只有你自己能爬上去的歪七扭八的脚手架,而学生们的未来,也只能走在他们自己搭建的脚手架上。
后记 给未来讲书人的一封信 | 2020-07-18 08:12:31
-------------------
他们挑选书籍,传播知识,使得人和人之间讨论最多的是有趣有用的知识和美好共通的价值,让各种各样的知识进入千家万户,武装每个人的头脑……求知的渴望必将引领我们共同进步,每个人都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进步阶梯!
后记 给未来讲书人的一封信 | 2020-07-18 08: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