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在看《奇葩说》,今天有一期特别观众赛,50个子女50个父母。其中有一点很特别,跟之前完全不同,那就是这一半的父母观众们特别硬,只有两三位父母改换立场。往期观众都是年轻人,极其容易改换立场,而父母们大部分人都未曾改换过立场。
辩题是:“离婚该等到孩子高考后吗?”
50位父母基本都选了“该等”,不能影响孩子学习。而50子女在两个立场里各占一些。
即使是辩题很有偏向性,但这种强烈对比确实是体现了父母子女的差异。
我想有两个方向理解:
第一个是从不同年龄的人群特征来说明:
父母也是中年人了,他们年轻时,也像我们一样汲取各种价值观和观点,并且有着许多尝试行动,最终形成稳定稳固的价值观。
所以年轻人,更容易吸收同化新的价值观和观点知识。而父母,反而建立了稳固的价值观体系,则不容易被影响。
在这个层面来讲,父母可能是更加自由的,年轻人更加不自由。
因为年轻人会吸收比较各种输入,更容易被商家塑造的“品牌”“人设”“圈子文化”所影响。
父母反倒按照自己的体系来思考行动,按自己的生活哲学来思考和行动。
第二个是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李诞提出来,年轻人的价值排序是:开心>责任,个人>家庭,而父母正相反。父母是创建家庭的人,他们要一直兜底,要负责任,但是负责任就很难,他们也不能做到责任与开心兼顾,责任与自由兼顾。
其实自由也是相对的。某个经济学家说过,为了自由而付出的代价,就是我们甘愿被法律束缚。没有完全的自由。
美国当代哲学家—哈里法兰克福,写过《论扯淡》奇书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教授,说:“自由这个概念关心的,仅仅是一个人有没有充分的理性能力自愿地做出选择”。
认知学家平克,在《启蒙此时》应用了Amartya Sen对自由的定义:自由分两种,正的自由,是生活中有多个选项,而负的自由是,是说别人不能强迫你做你不想做的事儿。前者是经济上的,后者是政治上的。
万维刚老师猜测,康德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康德会认为:“只要是为了自己的某种需求,不管是好的需求还是免于恐惧的需求去做事,就都是不自由的”。及
而万维刚老师自己的观点是,积极主动的时候你就感到自由,消极被动的时候你就感到不自由。自由是一种主观体验。
比如在战略上是自由的,那哪怕在执行过程中有各种不自由,我们通常都忍受,做一些必须做的事;而在战术上,哪怕这件事是必须做的,是不自由的,我们也可以积极主动,时刻提醒自己做这件事还有别的选项,并大胆采用不寻常做法。
父母一般都了解这种人生智慧,而比较直的年轻人,都比较关注自己被要求的不自由,自然消极被动,也感到不自由。
Keep的slogan:自律给我自由。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褂幸痪涞览恚骸白月删褪亲畲蟮淖杂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