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新事物教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3.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5.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
6.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统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7.以下可以体现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关系的是(生产中包含着消费的因素)
8.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10.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粱之间的关系属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问题)
12.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13.“针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和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闭馐且恢郑ㄎㄎ锉缰しǖ墓鄣悖?/p>
14.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辩证否定的原理)
15.循环论的错误在于(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16.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17.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8.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粱、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20.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辩证否定的原理)
2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发展的观点)
24.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仿真的理论基础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25.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注意分寸)
26.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28.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
29.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30.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31.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限制)
32.下列范畴属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有(ABCD)
A.内容和形式
B.必然性和偶然性
C.本质和现象
D.可能性和现实性
33.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还有(AC)
A.质量互变规律
B.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
34.简述联系的含义记忆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解析】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管意志为转移的。(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35.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解析】
(1)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到。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货在哪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2)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1.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把我事物的各种联系。2.必须抓住事物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避免出现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的倾向。
36.简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原因。
【解析】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啧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具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37.简述矛盾的特殊性的情况及其方法论意义。
【解析】
(1)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况:1.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8.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解析】
(1)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在分析问题,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相互转化。
39.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解析】
(1)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2)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物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40.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解析】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表现为根本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41.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解析】
(1)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否定也没有肯定。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42.简述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解析】
(1)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2)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43.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解析】
(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1.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3.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的(2)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44.论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解析】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1)机械性,它把一切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也称机械唯物主义(2)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做事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3)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4)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45.试述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解析】
(1)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仿真的重要理论基?。?)我过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46.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解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3)矛盾的跑步鞋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意义:坚持门口这样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7.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解析】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3.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2)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别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拍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3)对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对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
48.试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使事物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否定之否定规律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由于某些偶然原因的出现,事物的发展还可能有暂时的倒退(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要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接论的错误。
49.试述原因和结果统一关系的原理及其辩证关系的意义。
【解析】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统一的,表现在:1.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2.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原因并引起原因的变化(2)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1.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50.试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解析】
(1)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同时,内容与形式又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某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
(2)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1.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2.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3.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知道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
(3)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1.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2.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
(4)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杀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51.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
【解析】
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1)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赡苄允悄壳吧胁淮嬖诘?,它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决不要把二者想等同。(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1.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2.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中实现的。
52.试述掌握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解析】
(1)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所以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因而就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上。(2)因为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只有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我们绝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53.试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并说明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怎样才能坚持唯物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
【解析】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的观点的对立。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结合本人或他人工作学习生活实际,说明坚持用联系的、发展变化的、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静止的、抹杀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54.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解析】
(1)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2.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2.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服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2)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1.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山岷细鋈耸导驶蚪岷仙缁峋?、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实际,说明内因外因的关系。
55.说明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解析】
(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主要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首先,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次,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2)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把握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2.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要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暂时的挫折而动摇。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56.举例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
【解析】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统一的关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1.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以科学研究通过大量的偶然现象,解释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为例,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2)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a.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本质是事物内在的联系,深藏与事物内部,不能直接感知。
b.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c.本质不能脱离现象,必须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为例,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
57.简述垄断阶段竞争依然存在的原因。
【解析】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但这并不是说,垄断产生后,竞争就不存在了。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58.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解析】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5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解析】
(1)劳动过程是人民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它为一切社会所共有。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的过程,其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就成为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资本家会迫使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创造其自身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其创造出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因此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
6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试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解析】
(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注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就是坚持两点了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式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
6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解析】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它们的区别表现在: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它们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以来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作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把理论当成教条,到处生搬硬套。
62.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解析】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质变必须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在新质的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二、现实意义: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既要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又要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63.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解析】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同意。1.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2.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是,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有不忽略支流,认识解决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