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梓晨参加奇葩大会洗白,他说“我们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爱怎么p照片就怎么P照片,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骂我?!?/p>
我想说你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没有错,但碍了我的眼就是错。
第一次在热门上看见刘宝宝时我并不认识他,好奇心驱使下我打开了他的微博。在深夜里翻下去, 恶心到怕自己做噩梦。
第二次看见他是因为他的视频事件,我错过了老司机的夜班车。但无法理解他这样的男孩怎么会有女朋友。后来视频中的恶心化作网友的各种评论,在网络中久久不能散去 。
我也知道发自己认为好看的的照片到社交软件并没有错,但请不要三天两头故意出风头上热门来碍我们的眼。
我点开微博,铺天盖地都是你,无法逃避,无意间点开,却被恶心了一脸。所以我骂你,警告你别再出来碍我的眼。
前两天闺蜜向我吐槽,她有个同学叫小可一旅游就在朋友圈刷屏小视频。闺蜜本来觉得分享好的故事、好的景色在朋友圈是件挺好的事情。
她满怀期待的点开小视频,却发现里面的内容不但毫无美感而且十分无聊,几乎是旅游全纪实。
闺蜜后来熟悉了小可的套路,一看小可要出去旅游就果断屏蔽她的朋友圈,免得让自己心烦。闺蜜也侧面提醒过小可,小可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要记录生活,与好看不好看无关。
其实,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社交软件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社交软件。账号主体虽然是个人,社交软件也确实有记录生活的功能,然而不要忘记它也有“交”的功能。
从个人角度来说,它体现着你的思想与品位,从他人角度来说,它同样体现着阅读者的交友水平、欣赏水准,并影响着阅读者的思想。
朋友圈、微博都是我们生活中碎片化阅读的一部分,它们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阅读者的思想,甚至会左右社会的走向。
我有个同学最近在土耳其旅游,她每天都会发动态到朋友圈。五彩斑斓的热气球,惊险刺激的跳伞,从未体验过的风土人情。
每天看到都觉得身心愉悦、满是享受,然后满怀欣赏地给她点了个赞,期待她能分享更多的美景。并默默许愿自己以后也要去这么美丽的地方看看。
同样是旅游,同样是发朋友圈,却给他人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感受。令人厌恶的从来不是你发布的频率和次数,而是质量。
我关注的一个某宝模特说过这样一段话?!肮刈⑽业某踔猩咧猩?,建议你们好好学习,少刷微博。除了拍的照片是你们喜欢的风格,我身上并无其他闪光点。遇到问题迎难而上,这是我成长以来收获最好的东西?!?/p>
我想每一个关注她的粉丝都是幸运的,有一个偶像不给年少的你种草各种奢侈品,不卖力让你留下来关注她,而是告诫你少刷微博,好好学习。
同样,前不久我心情不好,然后准备了一大段吐槽发到朋友圈。
后来想到我朋友圈里有许多刚刚踏入大学的学弟学妹,觉得不应该把这样的负能量带给他们,便默默删除了那段话。
不知不觉发朋友圈、发微博也变成了一种社会责任。关注你的人越多,这样的责任就越大。我们不仅想要让别人喜欢,更想要给别人带些积极的东西。
我们身处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时代,我们勇于表现自我,展现自我,却遗忘了我们也是身处社会的一个个体。
暴露在大众之下的一举一动,都很可能无心地影响到了他人的生活和思想。就像读了一本书,即使里面全是谬论也很可能被一些读者所相信。
虽然我们很少人像刘梓晨那样恶心,但我们很多人都像他一样以自由的名义任性着。发布、传播谣言、不正当言论,随意辱骂、道德绑架他人。在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言论自由。
却遗忘了公开平台中负能量信息的发布很可能给他人尤其是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影响。
这种负能量的传播使青年人迷失,中年人愤恨,老年人失望。
最后阴霾将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不愿看见这样的网络世界,我知道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