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一位朋友曾经这样苦笑着告诉我:“不相信吗?你会在孩子的吵闹中度过每一天,最后你会在吵闹重复的每一天放弃这份工作。”
我当时非常困惑与迷茫。当我信心百倍地踏上这个岗位时,同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面对孩子们的嬉笑打闹,顽皮捣蛋,我真的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幸运的是,我没有轻言放弃。
那时,我每天生活在焦虑与自责中无法自拔。我的意志曾一度动摇,精神也一度颓废,那个萦绕在耳边的噪音,让我踌躇不前。是去是留?难道真如朋友所说,悄无声息地做个手下败将,默默退出?
可是,面对孩子们稚气的童音,看着他们一张张清纯可爱的笑脸,我竟然坚持了下来,且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翻过一座座山,趟过一条条河,人生的种种磨砺让我明白,万事开头难,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本身。
北京第十一中学的李希贵校长所说的一番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我们内心强烈渴望每个孩子都变成一样的孩子,且殚精竭虑地想让每个孩子,走在同一条通往这种标准的大道上??墒?,面对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样做的弊端在哪里呢?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就如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一片森林,这棵树与那棵树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则需要在河边茁壮,有的习惯于云山雾罩,有的却渴望阳光普照。
看来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需要教育者有一颗宽广无比的胸怀,针对学生的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
我们不仅要爱护班级中的白天鹅,更要爱护那几只可怜的丑小鸭。那么,教育之路上,又如何做到阳光普照呢?
至今我对一个叫小琪的孩子,印象颇深。这个孩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坐立不安,手舞足蹈、极易冲动等不能自已的多动行为。
通过家访得知,孩子的父母都因在外地工作,而长期疏于管教孩子,再加上爷爷奶奶的一味迁就溺爱,因此养成诸多不良习惯。
找到了症结所在,我努力用放大镜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淡化其缺点。是表扬鼓励,是赏识教育的魔法,让这个“特殊”的孩子逐渐感受到老师及其同伴们对他的关爱。不仅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顾及别人,而且也明白了,孤僻行事、自由散漫的后果,只会让别人敬而远之。最终从根本上铲除了多动性行为产生的土壤。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把班级中的后进生,统称为迟开的花苞。有时我会不断反思:这些“花苞”,迟开的原因到底出自哪里呢?是因为缺少水、空气亦或者是阳光?
我们有时是否望子成龙心切,一味搞拔苗助长的教育?我们在赞美优秀学生的同时,是否对差生有过理解和宽容,有过期待和呵护?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发现不同的个体,不能仅仅依靠眼睛的洞察,而为他提供适合生长的土壤、水分、气候和养料才是最重要的。
可有时,我们又太急功近利,将孩子们身上刚刚萌芽生出、充满勃勃生机的枝枝杈杈,未等到抽芽开花,便被冠之以“旁逸斜出”的恶名而遭扼杀。
尤其是传统行政班级的一言堂管理模式,让多少班集体最终一统天下,让多少棵千姿百态的“树”最终被美其名曰“整齐划一”。
这让我想起了家门前的那片小树林子。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树木竞相抽枝发芽。这期间,虽不乏柳树的婀娜多姿,白杨树的高耸挺拔,古槐的青翠葱茏,但是,谁又能说,那些发育迟缓的枣树,就没有春天的绚烂多姿?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努力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所有的孩子最终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每个孩子都是有个体差异的,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既然如此,那么,当我们面对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家庭状况、学习情况不一的学生,更应该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
因为有时,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
遵循自然法则,培育出不同的树,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