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拜师求学,不是要求老师的知识,因为他的知识可以从书本、文章上读到,而是求他指点迷津,学他的思考方法?!薄盼宄?/p>
接触到一些新的知识、观点,在与他人沟通中,显得底气不足,因为担心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前不久与一位指导老师聊起这个问题,他认为不了解相关知识从来不是问题,在搜索引擎如此发达的今天,需要知识的问题都是可以很快解决的,如何理解、思考、运用才是关键,这点正好与五常先生不谋而合了。阅读他的上一本书是《五常学经济》,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模式,不得不让人大开眼界,其中关于如何读书、如何思考受益匪浅。
读书的方法分为四点:以理解代替记忆,思想集中,问比答更重要,书分大意、细节、重点三步来读。学习中死记硬背的经验大家都有,且不说记忆的精准度和记忆周期,就是记下来,恐怕也是很难灵活使用的,更别说多科目的融会贯通了。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与世界沟通越来越容易,时间也越来越碎片化,思维集中,仔细研读,兴趣感油然而生。同时仔细专研,将遇到的问题分类:是什么--事实,怎么办--方法,为什么--理论,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然后通过快速阅读、分析阅读的方法等,提高阅读的效率,具体的方法可参照——《如何阅读一本书》。
获取知识的成本越来越低,成效却不尽然,原因可能在于如何思考了。网络上惊现“打假专家”,对各种知识产生怀疑,或是作者真的出错了,或是炒作为了出名,作为一个初学者,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先假设这些人的观点和知识都是对的,思考其观点的内在逻辑,等自己在某个专题上有独得之秘,再去考虑相关观点的是是非非。接着就是提问了,问题要达、要浅、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得到一个稍有创见的预感,不要因为没有逻辑的支持而抹杀了。纯以预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复以逻辑证实,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逻辑是可以帮助推理的正确性,却不是思想或见解的根源。如果所有的问题都先以逻辑先入为主,会弄巧成拙。其次思考要转换角度,使用实例而不仅仅是数学等符合,如果百思不得其解,先做短暂的搁置,等待时机成熟。
“学而优则仕”,可见中方文华对考试的重视程度了,似乎读书就是为了考试,无关乎兴趣,也无关乎个人。各种各样的职业考试,也影响着财富的分配。殊不知许多考过钢琴十级的学生,再也不碰钢琴;毕业以后,扔掉全部书籍……“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要为了其他任何人”——作者这样嘱咐入学的子女,“读书也不要突然用力过猛,考试标准并不是最重要的”。前几年有一些“天才”,早早的去念了大学,媒体也大肆宣传,而后却默默无闻,实在令人惋惜。作者认为,每个正常的青年都可以是天才,如何过一把天才瘾?——第一步,把有关的技术及知识搞得融会贯通;第二步,在思想上能够走进四顾无人的原野;第三部,看天意了,不可强求。老师可以通过教授知识,触发学生的好奇心,把脑子打开,让天才冒出来。而好奇心,正好又影响了创意与创新。前不久听《东吴相对论》中吴伯凡有提到,中国学生最擅长的是总结,繁复的理论中国学生可以很快的用一句话总结,这恰好是思维上的偷懒。总结结论固然容易,可是全部的思维过程却不尽然了。
林语堂曾说过,“中国这个民族显然是比较有哲理眼光,而比较没有效率的”。炎黄子孙喜欢论仁义道德,民族大义,而今重视科学,作者希望年轻人要冷静的、理智的推理来解决问题,虽然没有人可以贬低一颗热烘烘的善良的心。对书中提到关于香港、国内教育体制的批判,理解并不深刻。教育之道“赏胜于罚”是最经济的,学习中、英文应该从背诵开始,结合自己的经历出发,循循善诱,指导青年如何学习,如何教育下一代,实在是脑洞大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愿你有一个愉快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