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澎湃新闻记者欧阳李宁的一篇报道《ofo创始人戴威发布内部信:多个部门合并,跪着也要活下去》。原来小黄车的凛冬真的要来了。之前在简书上写过一篇有关摩拜和小黄车的文章,当时分析,感觉小黄车可能会略胜一筹,有可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但是也有可能是另一场失败的开始,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好风控,形成这样的格局往往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我想就当前的形势,谈几点我的认知及建议。
首先,我想分析一下小黄车,长夏结束,凛冬将至的原因。
1、小黄车资金链断裂。小黄车是资本运作的产物,但是任何投资都想追求更高的回报,所以在一次次融资的背后,都是一次次想以小赚大的资本博弈,本来投资的人,拼尽血本,只是想着一家独大,没有对手就可以笑傲江湖,但是他们赢了,只是惨胜。在这场还算持久的资本战中,小黄车赢得最后的胜利?。但是这不是资本的盛宴,而变成了资本匮乏的开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想起了一战,说是英法联军胜了,实际上是一种双输的格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们的胜利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好处,而是再一次的战争。而摩拜的退出,就相当于德国突然宣布它失败了,或许还有放手一搏的机会,但是它放弃了。此时,你放眼五洲四海,没有人能撼动小黄车在业界的地位。可是,它却在胜利后,有些悲哀了啊。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或许它负债了,因为有人开始反应,小黄车资金不济,押金难退。而且我看了昨天澎湃记者的报道,我深知,这个企业为了降低支出,应该是在裁撤员工了。所有都只能指向一件事,那就是他们没钱了?;蛐碚饧虑榉⑸诟绲氖焙颍赡茉谌ツ昴昴?,就已经见端倪了,只不过想放手一搏看看胜利之后的市场是否带来盈利。不幸的是,到今年下半年,应该是一部分用户脱粉了,可能因为太贵了,也可能因为车况不好,有可能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寒冬,不适合骑行了,反正种种原因,导致小黄车有点支撑不住了。资金可能是所有企业的命门,没有流动资金会把所有的企业逼上绝境。
2、盲目的扩大经营,将企业带入绝境。我认为小黄车发展速度有些过快,它基本占领了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过于乐观的估计了国内的市场,投资过大。而又对如何收回成本,没有做过多的可行性分析。这样盲目攻城掠地,而又没有有效管理跟上,就导致企业没办法风控。有可能有些市场已经占领,但是最终由于当地骑行人数过少,维护开支过大,最后怎么办?你肯定会很鸡肋。这跟几个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很像,秦始皇统一天下,二世而亡,统而不治,又有何用?还有更加短命的闯王李自成,进京没几天就被赶下来了。所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谋士朱升,跟朱元璋献了三计,“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我认为与企业亦是一样,走的快,不一定站的稳。中国的很多国企,就倒在了盲目看体量,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上。小黄车这个企业,成长的太快,一夜之间遍地开花,这样最好的效应就是省去了很多广告费,它就在你身边,已经广而告之了。但是,它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快速成长的企业,它在行业举大旗,是要有代价的,就是需要很多钱,很多人,还要有好的营销策略,以及很强的风控意识。前几个都有了,不过小黄车,缺少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控力。你肯定会问我,这还牵扯时空,你别说的太玄乎啊,确实啊。做企业,就跟谈恋爱一样,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才有预期的效果。小黄车进军骑行行业,时间肯定是对的,资金也很雄厚,只是空间利用把控不好,没有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的短板,盲目的扩张,没有仔细的分析,每一次骑行,用户的初衷,以及用户的忠实度,以及各个地区每天都有多少人在骑行,他们的职业是什么,他们那边有没有自行车道,是否适合骑行?;褂忻挥衅镄械难苌罚苌房赡苁怯囊淮笾旅ū?。除此之外,在资本盛宴结束后,大家没有看到希望,不知道盈利在何方,也没有预期,很可能有一些股东想撤资,好歹拿回来点东西吧。所以越是墙倒必是众人推。这可能比其他更可怕,想起了诺基亚,烂大街的手机品牌,它的消失是那么快。无论怎样,盲目的扩大经营,很难带来好的结果。
鉴于以上,我对小黄车有几点建议,有待大家共同商讨:
1、基于数据分析行业,找出盈利模式。数据对于任何产业都相当重要,通过数据,可以了解消费群体的消费动机和消费支出,能够比较精准的做预期。那么得到哪些数据有利于小黄车的发展呢?
1)小黄车能得到每个城市,每天骑行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的数据。通过这样的数据,我们就可以提高小黄车的利用率,合理调整小黄车的投放量。对人员的分配也有所侧重,并不用平均分配,不是按区域分人,而是按投放量分人。
2) 小黄车可以得到骑行用户,每人一周用车的天数,以及用车高峰时间。这样就针对不同时间段出行的人,给予不同的服务,和不同的优惠,比如错峰出行的,是否可以打折,就像团购网的运行模式。
3) 能够了解用车人的职业和年龄,以及骑行的目的,比如锻炼身体,兴趣爱好,还是上下班刚需。这样有利于判断,我们最有粘性的粉丝在哪?大概有多少人,他们一天能骑行几次。按照这样的数据,再根据其他偶尔骑行人数量,算出平均影响因子,就可以得到我们全年预期的营业收入。根据数据制定营销策略,找出骑行的盈利点,才是致胜的法宝。
4)获取一个人一次的骑行时长和骑行距离。从骑行时长和距离,再加上骑行目的,我们可以获知这个人,骑行是否赶时间,是否需要给他提供定制骑行路线,合理避开高峰人群。那么在这个使用过程中,会让我们用户更有粘性。
2、去掉冗余的机构,缩减人员开支。公司成立部门越多,你的人力开支就越大,能不能从如此大的开支里面,找到不关痛痒的部门,不是特别急需的人,能不能让其他部门的人兼职呢?现在已经开始无人产业时代,那么再靠人力,而又没有很好的管理的话,很可能导致更坏的结果。千锤百炼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一面独挡,千面都行的人,锻造员工,员工强,企业才会强。我的第一家企业,是一个全球五百强的日企,在那里我只发现一个至今难忘的生存法则,就是不断提升自己,适应行业发展,不要抱怨不会不能,这是主观能动性不够的表现。所以,培养多面手大局观的人比较好。人不在多而在精,人说精兵强将。你看三国当时诛董卓的诸侯多多,大家想联合,匡扶汉室,可是结果呢?袁绍统领的军队,没怎么打,就乱了阵脚,各自心怀鬼胎,怎么整?所以人不在多,在于精,待遇也并不是越高,招来的人就越好。我认为是相辅相成,是一个体系的事,从上到下的事。所以精兵简政,什么时代什么企业都适用。
3、提高服务质量,加大维保力度。小黄车有一个弊病,一直没有太大改观,就是车况不是很好,找车时发现很多车坏着呢,都没人修,没人管。我个人认为,如果自己管不过来,不如分包到第三方,按照地域和投放量分包,由第三方来维护车况,根据这一区域的骑行数据,分配利润。紧靠用户报修,还是很滞后的。要做到防范于未然,才能给用户最好的体验。
4、提供衍生服务,搭建新型生态。有时衍生服务,反倒可以拯救一个企业。比如:
1) 成立骑行俱乐部。帮助热爱骑行的用户,合理规划路线,分享骑行攻略。像马蜂窝就是以分享旅行攻略被人熟知,借鉴他们的运营模式,在上面可以组团骑行,卖骑行装备。
2)开展骑行马拉松,这两年跑马受年轻人热捧,为什么不能搞骑行马拉松,搞得好,光参赛费加广告费就赚不少钱。
3)推出骑行美食路线。比如街头小巷的美食,通过骑行穿梭寻找,是不是很美。做一些美食定制路线,通过平台预约付款,可以提成,跟团购网一样。
4)推出特色美景路线。跟着小黄闯天下。发现更美的地方,就是经常噱头的人间秘境,一定会有人参与的。而且可以顺带卖一些骑行装备。
总之,小黄如果能够在各方面想办法,还是可以盈利的。如果全国每天有500万人骑行,那么一天至少500万,一年就是十来亿,再加上衍生品,未来肯定是大有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