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洋气杂货店
01.
高中聚会结束,和老同桌各自骑着电动车回家,一年没见的我们路上也聊了很多,知道了很多高中同学的现状。
曾经班级里最勤奋刻苦的女同学如今孩子已经一岁了,而所有人原本都以为她会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职场女强人;曾经班级里经常和我们聊天的男同学已经娶了一个年龄很小的女生,让我们目瞪口呆;曾经的朋友过段时间工资就要高到某一个数了,而我们还是职场菜鸟,初出茅庐;曾经的女汉子如今也哥哥哥哥地称呼着自己的男朋友,根本不在乎旁边可怜的我们。
同学聚会,看一看曾经让我们欢喜的面孔,缅怀一下逝去的纯真高中时代,抓住剩余不多的珍贵的友情,剩下的不过是交代自己的现状供大家畅聊调侃而已。
白天欢快的聚会结束,夜幕一旦降临,周遭都慢慢静了下来。
《迷失东京》里说,在天黑以后,往热闹地方躲,跟着别人努力快活,可惜心里头有定时的闹钟,提醒你有多寂寞。
没有多寂寞,只是焦虑之情突然产生:分开后,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地热热闹闹,剩下自己一无所有。
骑车路过一段没有路灯的马路,被对面汽车的远光灯照射到什么都看不见,心情差到极点:在这个焦虑的年代,我不过是想在自己的步调里安安稳稳地前进而已,哪怕真的很慢,而外界总是会用各种方式干扰影响甚至是破坏。
02.
在一些作者群里,经常能看到一些人相约互推,好奇的自己会点开他们的文章看一看质量以及最后的阅读量。
生活中做任何一件特别的事都有一个资格标准,很多人距离这个资格线都差了十万八千里。
互推的作者们要寻找的标准是浏览量多少点赞量多少,而自己所有的人数都不及别人发布后十分钟的阅读量。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小时候站在一旁听一群大人聊天,自己一个字还没说出口就被制止: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
相约互推的作者们一言一语,万年潜水的自己不发一语,没有谁制止,也无需谁制止。
写东西以后,越来越注意到一种标准,而这种衡量标准有个叫前期基本实力的前提,实力不等的人之间是没有任何比较的可能性的。
看到别人的推送不过是整理网络上的几个文字片段,依然赢得大片喝彩,自己苦心写的几千字冷冷清清,像个宝藏一般深埋地下。
你看,只要是生活,就有引起自己焦虑的事情,它时时刻刻提醒你:别人有的,你都没有。
某段时间积极向上的自己偶尔也会讨厌起生活来,就像《白日梦想家》里说的那样:这世界真是神奇,有一天你爱死他们,隔一天你又想将他们千刀万剐。
03.
之前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作者讲述自己当下的成果,一开始自己只顾着赞叹和羡慕,直到看到过程的描述时傻眼了:她说自己已经坚持写了十年,十年中的各种红利期、幸运和她的坚持才积累到了当下的成果。
原来,强大从来都不是一瞬间的事情。
想要她的成就,却又舍不得拿当下自己的青春去交换,成就固然令人羡慕,但最令人羡慕的不就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吗?
那个说可能单一辈子的人如今也开开心心地拉起了手,不过是一场缘分的事,或早或晚。
生活和八百米一样,有人跑在前,注定有人跑在后,除了真正赛场上的选手以外,早早到达规定的距离或者很晚才到,其实对于普通的我们并没有任何影响,也许奔跑的某一刻自己介意,之后便抛入脑后。
看到别人很大的书架上摆满了自己喜欢的书很是羡慕,嘴上嚷嚷着以后要买很多书,当下的自己买的书很少,而买的每一本都看的很认真。
我们不可能立刻买很多书,但尽量把买的每本书利用起来,读完有所收获和感悟,就是买书最好的意义。
作家孙犁在《故事与书》里也说过类似的事:我曾寒酸地买过书:节省几个铜板,买一本旧书,少吃一碗烩饼。也曾阔气地买过书,面对书架,只看书名,不看价目,随手抽出,交给店员,然后结账。
经验是:寒酸时买的书,都记得住,阔气时买的书,读得不认真。
我们无法立刻成为人们羡慕的大神,任何一篇随笔都有很多人喜欢;我们不可能看到别人幸福自己立刻就脱单,也不可能现在就大手一挥,买了满墙的书。
最伟大的成就在一开始,还有一段时间,都只是一个梦。
你所付出的那些都在慢慢有所收获,你该遇见的都将遇见,你期待的满墙书也有实现的那一天,但是一无所有的今天是余生最年轻的一天,它最值得好好过,所以请尽量快乐。
(图片选自《花瓣网》)
END
这里是《洋气杂货店》,坚持原创,感谢关注点赞。